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的研究

2021-04-13 20:53赵红伟王永梁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治理策略土壤环境

赵红伟 王永梁

摘要: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耕地面积逐渐减小,导致耕地资源十分紧缺。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工业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并在农田土壤中不断累积,从而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因此,修复当前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并强化保护力度,是当前环境部门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土壤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因素,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土壤保护与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环境;破坏因素;治理策略

1.造成土壤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因素

1.1农业污染

土壤环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屏障,若土壤环境出现较大程度的破坏以及恶化,首当其冲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质量以及安全。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因缺乏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因缺乏绿色农业的生态发展观念,部分地区的农民仍然习惯于采用化学肥料来进行施肥作业。部分化肥或者农药的大量使用,极容易造成土壤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当化学肥料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有毒元素时,更会严重损害土壤环境。在土壤中含有土壤微生物,可以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和降解有毒物质,是对土壤有利的,但是长年使用化肥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难以转化及降解有害物质。

1.2工业污染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广大的乡镇农村地区承接了很多由大中城市转移而来的重工业以及一些落后产能。不可否认,这些重工业企业在初期可能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活力。但若从长远来看,重工业等大量向农村地区转移,容易给土壤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工业污染。比如这些重工业企业在发展实践中,盲目排放有毒气体,盲目排放工业废水、工业污水等等,都会给土壤环境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甚至会破坏土壤的养分结构,致使土壤环境持续恶化,甚至引发土壤板结等严重问题。

1.3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指农业灌溉污水和生活中没有经过严格处理的一些污水被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细菌以及病原体,从而对土壤造成污染。不可否认,土壤具备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但这种净化能力,需要匹配土壤的污染程度。若盲目排放污水,不顾及土壤的接受能力、吸收能力以及整体承接能力等,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的整体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土壤环境破坏

2.提高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有效措施

2.1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

2.1.1有效控制土壤环境污染源

在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中,最直接、最直观的就是有效控制污染源。工业生产过程中,企业要强化环保意识,积极采用先进、无污染的生产技术,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还要做好排放物中的污染物和有害废弃物的成分检测,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向土壤环境的排放。另外,要将工业废水统一收集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在农业生产方面,首先不要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其次,不采用污染的水资源进行灌溉,做好灌溉用水检测,避免使用含有各种污染源的水资源。

2.1.2设置重点保护区域

在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农业用地和饮用水源进行特别保护,设置重点保护区域,避免对人们的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另外,根据当地土壤环境的检测结果将土壤划分不同的等级并建立相关的数据库,方便以后对各种用地的审批和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如污染程度较小的土壤经过相应处理就可以作为农业耕地,而污染程度较大的土壤不可作为建筑用地,以免加重其污染程度,还要采取更长久、更有效的治理措施。

2.1.3对已污染的土壤环境加大检测力度

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在具体的保护和治理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已被污染的土壤环境的检测力度,比如对于农业用地和农产品进行检测,如果未检测到对人体有害的污染成分,就可以继续用以农业种植。如果检测出有害成分,就必须停止农业生产,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果污染达到一定程度,通过治理手段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就需要将其划分为禁止使用区。对于工业生产用地的检测,则要结合检测结果数据网再根据工业生产的性质进行用地的审批,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进行不定时检测,做好土壤环境数据的及时更新,便于对土壤环境的实施管控。另外,对于住宅、道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用地也要结合土壤检测结果来审批,并做好后期的检测工作。

2.2提高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2.2.1科学优化治理组织体系建设

土壤环境的治理是一场攻坚战以及持久战。为此,在土壤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应该积极结合治理工作实践以及治理任务目标等,全方位优化治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实践证明,只有依赖于科学且全面化的治理组织体系,才能够行之有效的提升治理成效,也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治理水平。在土壤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部门协同配合成效,依托于科学且明确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展治理工作。与此同时,在治理过程中,既要就现阶段的情况进行高度全面的研讨以及论证,同时也要精准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可能发展的情况进行有效充分的预防以及规划,积极配置高素质的治理人员,积极优化治理技术的应用。

2.2.2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和法律依据

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坚强后盾。国家和当地政府要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开展。如制定和完善农业、工业和其他行业用地的使用标准,加强重点保护区域的设置依据,并对土壤环境污染程度和治理效果的评定制定相关标准。另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并进行对应的处罚措施,对于保护环境的生产活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等。通过各种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很大程度上约束污染环境的行为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是人类各种活动的载体,一定要加强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首先要意識到土壤保护和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然后要正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分析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以及治理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和治理措施,改善土壤污染现状,最终达到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捷,许年冰,周惠红.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9):5.

[2]张盛华. 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分析[J]. 决策探索(中),2019(08):83.

淄博圆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省 淄博市 255000

猜你喜欢
治理策略土壤环境
浅析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常规治理策略
网络失范言论的治理策略分析
基于农村低电压现象探究综合治理策略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及治理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