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效果提升路径研究

2021-04-14 17:03邓乐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路径教学改革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是目前教育改革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教学理念,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为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本文将重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对其提升路径予以详细说明。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教学改革  提升路径

【课题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课题名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编号:JXJG-20-74-11。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6-0007-0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理念是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挖掘自身潜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与社会接轨,扩展自身发展领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该理念模式的落实,对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优化和调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鉴于此,高校应加大对该理念的研究和应用力度,不断探索教学改革路径,达成最终教育目标。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目标

受到现今发展形势的影响,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在目前高校教育改革中,应加大创新创业理念的融合力度,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合理应用所学知识,增加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技能,促进自身发展。同时该理念下也能够催生出新型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

对本校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总结当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学生虽然认可创新创业教育,但并未形成完善的统筹规划。调查显示,1成左右的学生认为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十分必要,6成以上的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安排持支持态度;2成以上的学生认为高校需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只有不到1成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可有可无。上述调查数据充分证明多数学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持支持态度。

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依然将理论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忽视了创业项目筛选、筹资和编制创业计划书等重要的实践性活动指导,且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也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时间较短,课程体系有待调整,学科基础薄弱,《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中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及完善的师资统筹。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应用。调查中仅有2成左右的学生认为需要借助理论课程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而接近8成的学生提出参与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其中,2成左右的学生希望通过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业能力,做到以赛代练。6成左右的学生提出希望日后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走进社会,在实践中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

从调查結果中不难看出,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并掌握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校需设立多种大型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该结果展现出学校创新创业课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设置不合理,学校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问题。

(三)课程设置未能顺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课程以及参与创新创业大赛能够增强创新创业意识。部分学生认为,在专业学习和参加各类比赛的同时,也要有创新创业的真实体验,增强自身综合能力。不同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部分学生更加关注理论知识学习,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日后的创新创业实践奠定基础。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希望积极参与到实践中,以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全方位顺应学生的实际需求,防止创新创业走形式主义的道路。

三、优化教学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在具体的课程设置过程中,教师应全方位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不同模块。教育教学中需高度重视基础通识理论教学,改善学生的基本素养,掌握我国的创业市场现状,了解行业政策。在后续的学习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应将教学的重点从理论教学转移到实践教学上,引导学生体验创业团建、选择创业项目和筹措创业资金等重要环节。

很多学生认为高水平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必要前提,因此,学生也希望课程设置中能够加入团队建设的课程。所以,在创业课程之中,针对理论知识学习较好的同学教学可在课程中可设置创业实践核心元素,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创业实践体验,创设完善的实践平台,合理利用学校的创业基地,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突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二)打造优良的教学环境。首先,设立校内创业孵化园。为了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深度,开设课程前,学校可以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想要创业的学生打造优良的创业环境。在创业孵化园中,学生能够积极交流,密切合作。此外,很多毕业生成立的公司也可进入到孵化园之中,为孵化平台的有效融合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合理利用校外实践,加深学生的自我感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一方面可以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概况,另一方面也可结合学生实际给予针对性指导。

(三)创建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高校应高度重视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立,主动联系有丰富创业经验同时具备较强教学能力的人才,使其成为师资队伍中的一员,切实做好教学工作。选拔教师的过程中,要突破高校内部选拔的局限,面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选择优秀人才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

教师团队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增强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员系统培训,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另外,邀请具有强大相关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以此培养大批专兼职相互融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稳定发展,提升大学生综合水平。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育教学中,课程教师可以引入翻转课堂这一先进、新颖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肯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需认真分析和探讨问题,教师要掌握课堂教学全过程,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分享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学生可分组讨论,并且要重视讨论过程,而并非结论的对错。讨论案例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除此之外,课堂教学中也需分享课程。教师可在课堂上邀请企业家和创业者分享自身创业的经验,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在课堂教学中也可邀请有创业失败经历的人士分享其创业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创业过程中,失败在所难免,失败者的经验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来说,更具借鉴意义。不仅如此,游戏教学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吐槽大会、职来职往等游戏环节,充分利用游戏,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树立团队意识,学会掌握机遇、规避风险的技巧,为学生未来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外实践教学。课程实践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组织小组自由讨论,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小组,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校外实践中,每一个小组均需配备1~2名企业导师加强小组实践指导,做好实践管理工作。项目实践中,小组应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各项预设任务,以此达到既定目标。实践过程中,学生可在中途退出,但是其必须加入到下一次的小組实践当中,学生退出的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实践期间,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小组组员共同完成任务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使不同思想之间擦出耀眼的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三)课后反思。在完成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反思,在课后反思中,应客观地总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后续学习中,全方位展现自身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为个人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界关注重点。现如今,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只有保证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方可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莉萍.专业教育融合创业创新教育的教学改革策略——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新闻爱好者,2020(10):3-3.

[2]郑珺.大学生创新创业公共课程创新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黄山学院《创业基础》课改革为例[J].艺术科技,2019(9):30-31.

[3]王婷.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分析[J].电子技术,2020(6):128-129.

[4]彭艳华,陈广明,夏希悦,等.众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思考[J].产业创新研究,2019(5).

作者简介:

邓乐(1984年-),女,汉族,江西临川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路径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探究
高校教师赴东航机务产学研践习之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政府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色缺失及重塑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