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留白式课堂教学

2021-04-14 00:59费佳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接地气留白

【摘要】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能“投其所好”,贴近学生的生活,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设计必须“平易近人”,我们的课堂必须要“接地气”。同时,我们的课堂必须有“开放自由”的格局,要学会“留白”的艺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学设计中的“留白”,可以是让学生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去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付诸实施,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教学设计中的“留白”,可以让学生在同一个课堂情境里获得不同的情感价值观的体验。

【关键词】接地气  留白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1-0049-02

如何提升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这应该是每位教书育人的信息技术老师都会关注的,即使是已经工作了数年的我。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自我能力的提高,是知识、技能以及情感价值观的综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社会责任,学生能够独立的运用自身的信息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一、营造“接地气”的教学课堂

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我们需要回归课堂,不拘泥于教材,贴近生活,革新教学模式。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过线上教育平台有幸聆听了教师发展中心凌老师执教的《scratch综合应用——大鱼吃小鱼》,主要从变量入手,教会学生从认识变量,到灵活运用。凌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创新的,每次听课总让人醍醐灌顶。她不拘泥于现状,总是走在信息技术的前沿,哪怕是用同一个情境,在她巧妙的构思中也能有“七十二般变化”。如何设計变量才能更让孩子们接受,这也许是凌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的重点: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虽然这个“大鱼吃小鱼”的小游戏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但是凌老师在设计变量时还是充分考虑了生活实际,“如何让鲨鱼通过吃到了小鱼就长大呢?”这个变量的设计很新颖,而学生也能够理解接受。同样是立足于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去创建贴近生活的情境,而不能仅仅为了创建而创建,这样就失去了意义。在教材中,关于变量这个知识点,书上的案例是用“小猫出加减法题”引出的,对于简单的,五年级的学生显然已经觉得有些小儿科了。此刻,如果可以选择的话,相信大部分学生都更愿意选择“大鱼吃小鱼”来进行深入学习。简而言之,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能“投其所好”,贴近学生的生活,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设计必须“平易近人”,我们的课堂必须要“接地气”。

还记得凌老师曾在听完我课之后对我的教学内容设计提出了建议:教学设计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兴趣。言犹在耳。我以scratch中教授切换造型为目标,以《抽奖》为题,在教学时,设定了一个场景:动物园里要举办抽奖活动,小动物们纷纷来报名,于是大屏幕滚动起来,看看谁会是幸运儿。整节课围绕动物抽奖为主,让学生通过“切换造型”来实现动画效果。练习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设计一个班会抽奖活动,另一个是掷骰子。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建构进行迁移。对这样的一节课,教研组老师都觉得我设计合理,而凌老师在肯定的同时却提出:为什么不把班会抽奖作为案例来讲呢?这不是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吗?一针见血的评价让我一下子茅塞顿开:当时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我只是从scratch现有的资源库出发,因为动物造型多,故而设计了动物园抽奖的环节,然而我却忽视了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素材,怎么能围绕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呢?如果让孩子们从自己班级出发,去编辑那些熟悉的名字,从抽奖中获得喜悦,不是更能带动课堂的气氛,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吗?和“动物抽奖”这个情境相比,班级抽奖显然更接地气,更能被孩子接受。

二、创设“留白式”的课堂空间

同时,我们的课堂必须有“开放自由”的格局,要学会“留白”的艺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们需要培养的是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有想法”“能变通”,这是我们教学需要激发和培养的能力。

教学设计中的“留白”,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通过自主探索寻找答案。一节课短短40分钟,要让学生对新知从一无所知到驾轻就熟,其实还是不够的。老师们精心设计的课堂环节,如果缺少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那也是徒劳。就如凌老师在最后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创意、设计什么变量可以让你的游戏更丰富?有学生提出可以再设计一个计时器提高游戏的难度等等。我们会听到学生很多与众不同的答案,虽然未必有标准答案,但未来,这些思维的火花何尝不会成为他们成功之路的奠基石呢?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可能无法在课堂中去一一论证学生的思维火花,去一一解答学生的困惑,但一定会有这样的孩子,在兴趣的驱使下,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课堂上遗留下来的问题。

教学设计中的“留白”,可以是让学生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去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付诸实施,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老师只能根据班级的平均水平决定教学的难易程度,让大部分学生都能习得新知,而知识内化的过程,则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反复思考和钻研。正如我在教授scratch时以《小猫赛跑》为例,通过背景的切换来实现小猫奔跑的效果。在半节课讲解后,大部分学生能依葫芦画瓢,而总有些孩子不拘泥于“模仿”,甚至希望自己能“大显身手”。于是我便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任务: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猫看起来在奔跑呢?五年级的学生虽然不知道相对运动,但通过生活经验,他们也能理解通过小猫位置的变化可以实现运动效果。于是在我毫不提示的情况下,学生各自开始认真思考了,因为我没有提供任何的“脚手架”,他们能依靠的除了已有认知结构,就只有他们自主创新和探索。最后,总有人欢呼雀跃说自己成功了,也有人抓耳挠腮一筹莫展。而无论成功还是碰壁,自然都是有收获的,而这收获,恰恰超出了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的“留白”,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学科知识常常相互融合和渗透,在信息技术的课堂里,也常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审美情趣设计、创造。四年级学生在设计电子小报时,教师不光要教会学生WPS文字软件中文本框、艺术字、分栏等各类图文排版操作技巧,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制作电子小报》需要至少2课时以上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学习完成,老师教授的是技巧方法,但是每个学生对制作标准都会有不同的领悟,他们需要“留白”的时间通过实践操作去检验可行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有的学生把文字格式设置得过于花哨,或是无限制地把所有的功能与技巧都堆叠在一起,显得版面杂乱无章,他认为这是美观;有的学生在设计时则过于简洁朴素,在插入图片时甚至不能做到以图示文。这些设计中的误区,都需要我们在评价中纠正。学生展示作品时,我会讓学生先自我评价一下:你插入了几张图片,为什么要选这几张图?它们为什么要放在文章中这个位置?你是运用了什么操作技巧来排版的?通过自我评价,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让学生自己能意识到创作中存在的不足。在同伴互评中,可以让学生用他们的眼光来给出赞赏或建议,也能让创作者更容易接受;那些存在争议的标准,通过同伴间辩论似的你一言我一语,进行了思维的碰撞,激发了新的创作火花,让学生用批判性思维重新审视问题,在同伴、老师的建议中学会找到新的方法改进和完善创作。在展示作品、相互评价这个环节中,我们也许无法得到完美的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通过“留白”的方式,让学生能自主评判审美标准、自觉提升审美能力,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更为深远。

教学设计中的“留白”,可以让学生在同一个课堂情境里获得不同的情感价值观的体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包括他的学习素养和情感价值观。我们的教学目标,很难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即使达到了,其水平也有高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能顾虑到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我想,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还不如多给予我们的课堂“留白”,少一些“面面俱到”。在教授四年级演示文稿时,我以“寄给未来”为主题,教授学生用WPS中形状、插入图片等技巧设计了一张明信片,寄给十年后的一位重要的人。第一课时教授知识与技能,旨在设计明信片;第二课时情感体验,意在珍惜当下,学会感恩。第二课时基本属于“留白”状态,学生可以自由创作,畅所欲言。在读信环节,看着一个个高举的小手,听着信中的字字真切,我想,每个学生都是有所触动的。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立足教材,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有亲切感,能产生共鸣;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是自由开放的,多一些“留白”,让学生能“大显身手”,真正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狄宪英.清晰授课需要关注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9):30-32.

[2]高丹丹,陈向东.未来课堂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11-15.

作者简介:

费佳(1987年7月-),女,汉族,江苏省苏州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接地气留白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为南疆建言献策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