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套路术语国际化标准研制的参考与借鉴
——中英文版《传统少林武术套路集成》刍评

2021-04-14 15:19贺玲玲
浙江体育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少林刘海术语

焦 丹,贺玲玲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0 前 言

武术术语是反映武术基本理论和技术实践要旨的概念和用语,是构成专业领域学术规范和学术对话的基本单位,内容至少包含技术类术语与理论类术语两个方面(刘韬光,郭玉成,2016)。地处中岳嵩山的少林寺,自古以来就是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历经明清时期的波澜起伏,少林武术体系业已自成一体。如今,少林武术的传承与超越是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政策指导下,中华武术的代表性意义也尤为凸显。《传统少林武术套路集成》英文版的问世成为弘扬少林功夫走向世界的桥梁,将武术传播世界,为国际友人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的宝贵介质,也是中国传承和超越传统少林武术的扛鼎之作。《传统少林武术套路集成(套装上下卷)》(A Compendium of Shaolin-styl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主编及英文翻译刘海超先生被誉为“少林武术名家”,毕生致力于习武和少林武术研究,基于其扎实的武术功底、渊博的学识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少林武术新的理论体系构筑了夯实框架。该集成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讲解少林武术套路的英文专著,译介了中华武术精华,虽谈不上巨著,但在我国武术研究和出版领域来看,堪称我国少林武术研究领域创举,至今没有超越。该书所提供的术语翻译对中国武术国际化标准研制与中国武术国际话语体系构建意义重大。

1 《传统少林武术套路集成》评介

1.1 作者简介与译者

本书由郑州大学黄为葳教授和编者刘海超合作翻译为英文,最终形成中英文对照版本,主旨为西方爱好中华传统武术人士打开学习少林派武术的便利之门。在嵩山少林禅寺第三十任方丈释永信的《序》中介绍到,刘海超出身于七代习武的武术世家,自幼随父练拳,深得家传之真谛,又是中国七十年代最早的一批英语专业大学生,被称为“少林武术名家”,即精通少林武术,又熟练英语运用能力,可谓“文武双全”。在其父刘宝山和兄弟刘海钦、刘海科的共同努力下,呕心沥血、笔耕不辍的少林武术文本之精华,是中华武术保护与传承、创新的一大义举。英文译者黄为葳教授与刘海超在郑州大学有交集,于2006年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称号,精通擅长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的英汉互译,代表性译著有《郭沫若文集》(第5卷)、《中国人的恋爱·婚姻·家庭》、《在滇西南的峡谷里》等;为我国最高档次的英文版社科学术刊物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译稿,包括《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周敦颐“太极图说”新考》、《胡适整理国故评议》、《晚清国粹派的文化观》等50余篇英译文稿。该英文刊物总编曾致函称其是该刊创办15年来涌现出的四位最优秀的译者之一;时任首席英文顾问也对其高度评价:“我在中国工作了10多年,在我记忆里似乎找不出第二个中国人能像你这样用很地道的英文来写作。”两位作者的水平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其成果的高水平和准确性也值得信赖,两人的通力合作使得该书得以问世。

1.2 创作宗旨与梗要

2008年出版的《传统少林武术套路集成》中英文对照版以上下册形式呈现,是基于九十年代的《传统少林拳套路教程》修订而成。《传统少林拳套路教程》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发行,主编和翻译均是刘海超,时任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副校长,共问世四卷,前三卷均于1994年出版,第四卷于1997年出版。刘海钦、刘海科负责第一至第三卷副主编和第四卷的主编。该套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作为武术教学教程用书,服务于其世家相传的塔沟武术学校教学,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逐步发展壮大,刘海超将四卷套书进行优化修订,于2008年再次出版《传统少林武术套路集成》全五卷(现改版为上、下两卷),编著者本意旨在将此书作为武术学校在校的中外学生的套路教科书,以利在校学生学习传统套路和毕业后对所学成果的巩固(刘海超,2008)。此外,编著者还想将此书作为一种参考书,以供有志于武术事业而无机会到校学习的中、外武术爱好者参照练习。因此,该书以中英文对照的版式,以方便中外文读者使用,便于中华武术在国际上无语言障碍的交流使用。笔者在与刘海超先生的多次拜见交谈中,对其站位国家战略、谋事顾全大局、热爱武术事业、传承武术文化的决心和信心深受感染。

1.3 现实意义与哲学价值

时任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的于再清指出,“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必须有明确、规范、科学的术语, 武术术语表达的规范化是武术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武术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对外交往和翻译工作中, 术语表达的规范化是彼此交流的基础, 是时代发展对武术提出的更高要求。”本书的前三卷出版时,恰逢少林寺建寺1 500周年大庆,此书被寺方收藏于寺内藏经阁,并获得河南省优秀图书二等奖,足见该书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样评价该书:刘海超先生在整理传统套路和技法的同时,论述了技击理论和武德武略,他把禅学思想、人生哲理、为人处世之道和习武之人的身体状况、喜怒哀乐糅合在一起,指明他们和技击战术的运用及胜负的关系,非常透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信”一节中讲到:“立身之道,以威为助,以信为本。”在“定”一节中中提出:“先有宁静之心,后有夺人之气;心定气盛者,技击之大家也。”“禅武归一法旨要”中说:“禅者,明心见性也。明心以益智,见性以归真。”字里行间透漏出其对禅的深悟与践行。释永信提到,习武之人若能认真研读本书,必能使自己的思想和武功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所以从其现实意义上来说,本书不仅教育读者在研习少林功夫时强身健体,更要从中参悟到少林派功夫的“禅武合一”,做好内心的修为,才能在少林功夫中脱颖而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笔者作为一个武术外行,在通读全书的过程中,也是思想和心灵得到净化的一个过程,因此,此书的意义不仅在习武之人中得以实现,对普通人也是一种莫大的学习和洗礼。

编著者原旨在于将该著作作为武术学校中外学生的套路教科书,巩固学生传统套路学习成果,并将其作为武术爱好者和有识之士的参考书。近十年来,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武术文化对外传播日益频繁,该著作作为中华武术文化的优秀译介在武术文化的对外推广中起到积极作用,其译介地位在我国逐步提升,是我国少林武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新开拓,为进一步促进少林武术学术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1.4 内容特点与框架

本书特点归纳如下:第一,本书采用中英文释解,极大地拓展了本书的发展疆域和阅读者范围,体现了编者将少林武术传播海内外的意旨。第二,本书武术套路描写细致入微,配习武者黑白插图,使讲解更加直观易懂,体现了少林武术教习的特点。第三,本书翻译采用音译法和解释法,对于英语世界国家的读者和英文熟练者学习效果甚佳。第四,本书编者不仅停留在招式套路的教习上,还通过武德、参禅等理论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达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因此,作为一本武术套路集成的教科书,本书形象地为中国读者以及外国友人传达少林武术一招一式的内涵与精髓,使读者参悟其中招式与禅意,是少林武术集“技”、“道”为一体的优秀教材。

此外,本书在章节的布局结构上清晰明了,总共分为六个章节,页面布局上适当留白,给予读者舒适的阅读体验。此书上下卷与九十年代的前五卷不同,原来的五卷版中的第一卷含15个传统套路,第二、三卷各含传统套路14个,第四卷包括武术技击理论6篇,破敌单招75个,对练套路10个,第五卷融武术、医学、哲学于一炉,以中医《黄帝内经》经络气血运行学说为基础,以传统佛、儒、道思想精华为主旨,对少林武术的战术、战略和武德、武风进行阐述。本书以学习传统套路为主要目标,附以适当的武术理论,从术语特点和概念出发,力求全面阐述刀、枪、剑、棍等十八般兵器武功。本书在编者主办的武术学校长期实践积累的基础上,业已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体系教材,是长期有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释永信的序中对本书的技击理论部分和武略篇所提倡的武德、武风方面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表达了少林武术的精神真髓,发扬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统。

2 结 语

此本中英文版武术巨著付梓,是中文作者和英文译者通力合作的结晶,饱含二者长期的呕心沥血和精妙传神的编译探索,这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目前,国内外的武术套路教学书籍良莠不齐、鱼目混杂、宗旨各异。《传统少林武术套路集成》图文并茂的形式之新,中英文翻译的质量之高,使该书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和研究价值。为了更好地方便外国读者研习少林武术之精髓,本书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模式,系统还原原文本真,但书中所涉及的文言文部分包含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很多言语表达很难原汁原味地将本土文化传递给他文化,比如“五行” 、“五脏”、“九窍”等言语表达的零翻译技巧运用,未能实现多元文化的融会贯通,但总体来说并不影响读者对武术套路与招式的教习。

武术作为一门文化、一个学科、一项运动。其术语历经了传统文化的锤炼。也经历了当今社会文化的洗礼,称为一门艺术。在武术界举力推进武术标准化建设的浪潮中,其术语标准化是一项基础任务,是武术各项标准化工作的前提(刘韬光,郭玉成,2016)。“一带一路”和“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本书主编刘海超先生汇聚了前人的武术理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终于完成了巨著,其间凝结其孜孜以求、甘之如饴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少林武术的热忱与敬畏。此书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走出去,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扎实吸引海内外武术爱好者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既弥补了我国在少林武术教学方面的缺失,也成为少林武术传承与发扬的新开拓,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为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少林武术的术语学术研究提供了学术参考与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

猜你喜欢
少林刘海术语
以小见大 以情动人
Establish a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t Fingerprint Datab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我的青春期很“刘海”
A transition method based on Bezier curve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in cartesian space①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小幽默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