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1-04-14 21:52周星星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家庭

周星星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1 研究背景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回顾我国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关注与干预,确保困难学生不因经济问题失学,在高校校园稳定、立德树人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也是重要的一环。高职教育在教学资源、学生生源、教学育人方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和不足,因此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具有较大挑战性,这对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选取江苏南通三所高职院校,对资助育人现状展开调查与评估,试图全面了解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现状。

2 调查方案与过程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从事高职资助育人工作的教师、被资助学生及部分师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在线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主要涉及高职院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目标、任务、作用、过程、结果、评价、反馈等方面内容。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在课题组、专业调查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制作完成,通过在线问卷平台面向被资助学生及资助工作相关人员广泛发放,同时也有部分师生员工采取纸质问卷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有效问卷1176份,其中在有效问卷中教师及工作人员问卷178份,调查数据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数据与分析

3.1 基础数据情况

3.1.1 参与调查学生数据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与访谈的学生总数为998名,从性别来看,男生占比62.8%,女生占比37.2%;从生源户口来看,城镇户口占比22.73%,农村户口占比77.27%;从民族来看,汉族学生占比78.9%,少数民族学生占比21.1%;从学生所在年级来看,大一、大二、大三年级所占比重分别为42.75%、35.67%、21.58%。在998名学生中,被认定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占比88.7%,其他学生为11.3%。

3.1.2 被认定家庭困难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致使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的原因较为多元化,引起学生家庭经济贫困主要为,17.8%为孤儿单亲家庭,34.7%为家庭经济来源较少,24.5%为家庭成员患有重疾,18.9%为家庭成员多负担较多,4.1%为突发的经济情况及受灾。

3.1.3 学生的经济来源

根据调查数据,学生经济来源分别来自父母的供给,占比22.3%;通过国家发展银行助学贷款占比41.2%;获得各类奖助学金人数占比33.6%、通过亲朋好友的资助占比2.9%。

3.1.4 学生在校消费情况

调查表明,有23.4%的同学在校每月消费在500元以下,53.6%的同学月消费在500-800元区间,21.2%的同学月消费为801-1000元,1.8%的同学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

从消费支出占比来看,学生每月消费在伙食方面占比为56.7%,在服装化妆品方面占比23.7%,在网络通信方面占比12%,继续教育方面占比7.6%。

3.2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情况

3.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及流程

从国家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主要依据家庭贫困证明,国家有关部门对认定为贫困、低保、建档立卡等材料作为主要的认定材料,同时通过班级成员组成评议小组,对学生在校消费状况、生活状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以及各类的奖助学金的认定,主要测评的程序为学生自评、班级民主评议、教师及学校学工部门审核公示。从程序和形式上都,有效的保证了公开公平公正。

3.2.2 资助育人工作中学生心理状况

1)受资助者的心理状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普遍,根据调查显示,57.2%的受访学生反应,经常会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产生焦虑、自卑的低落情绪,32.1%的同学偶尔会产生焦虑、自卑的低落情绪,10.7%的同学觉得没有异常;67%的受访同学表示经济状况在校园集体生活中、交友、恋爱、继续教育方面影响很大。

2)受资助后的心理状况。根据调查数据,仅有21%的同学在受资助后感觉到幸运愉快;42%的同学认为在资助过程中要忍受大家的非议;32%的同学感觉到在资助发放后感觉到压抑。综合分析,受资助同学出现较为矛盾冲突的心理,一方面感受到激励,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及毕业后工作来还清助学贷款,回馈社会,心理状况较为正面,一面又感受到自卑和压抑,出现负面的精神状态。

3)资助工作人员对受资助者心理状况的认定。数据显示,97.8%的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认为,必须要在认定前、认定后对受资助者尽心心理干预,高职院校及社会应当给予受资助者更多的精神资助。67%的从事资助工作人员表示,受资助学生普遍在感恩意识方面较为缺失,在受助者资质认定、奖助学金评定的过程中较为自私自利。

3.3 受资助者对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反馈情况

3.3.1 困难学生资质认定及奖助学金评定情况

根据调查情况,有71.4%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以及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较为公开公正,对结果也较为满意;但也有16.4%的同学认为在认定和评测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开、主观性判断过多,对评定结果不满意;又12.2%的同学表示对资助工作无所谓,不关心。56.7%的受访教师表示,对贫困学生的经济程度很难把握,无法标准化量化,12.3的受访教师表示,最终的评定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从资助工作的参与程度来看,虽然国家、学校社会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但仍有36.4%的同学表示对此类的政策活动不了解不清楚,7.8%的学生表示从没参加过学校关于资助育人方面的活动。这说明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多停留在等通知靠政策的程度,缺乏主动性,在活动前宣传力度不够,在活动中参与程度不够,在活动后反馈机制较为缺乏,缺少对受资助者学业完成后的跟踪。

3.3.2 受资助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的评价反馈情况

61.3%的同学认为,学校资助工作较好,及时解决了学生的经济紧张状况,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对学业顺利完成及就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23.2%的同学认为学校资助工作应该既能“输血”,又能“造血”,希望学校提供更多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为家庭苦难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82%的受访同学表示需要加强在资助过程中隐私保护;76%的同学认为,除了物质资助,精神资助更为重要,希望学校更能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

4 建议

4.1 资助活动丰富化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国家对高校的资助育人出台了多项政策,旨在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但根据调查,有不少同学对国家资助政策、认定程序、奖助学金的发放等不熟悉不了解,同时在学校开展资助育人活动中,学生普遍参与程度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改善当前的一些简单发发宣传手册、开会宣讲等传统单一的活动方式,针对高职学生个体特点,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应用,鼓励学生参与到高校资助育人活动中来。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关心爱护,又能加强资助育人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得学生能全面了解资助政策及认定程序,及时有效化解因为不了解政策和程序错过助学贷款及奖助学金的发放。

4.2 加强困难资质认定的信息化与精准化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仍然是提交相关认定的纸质材料,根据班级民主评议,学校进行审核的方式进行。但学生由于缺乏对政策及流程的了解,尤其是大一新生,往往在材料提交方面不及时,不完整,导致认定工作较为片面主观。因此,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面,可以广泛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协同国家有关部门及金融部门,引入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对学生家庭人口情况、收入情况、消费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能有效提高家庭困难学生的精准度。同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避免了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学生个人数据暴露在公众面前,能有效解决学生个人隐私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认定过程中自卑感受程度的降低。

4.3 以励志教育为主线,以感恩教育为重点,以诚信教育为后盾

根据调查,被资助学生在资助育人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等、靠、要等不良的心理和习惯,同时在资助后,常常因为心理矛盾的心理出现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因此在资助育人过程中,需要通过励志教育,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刻苦努力来改变目前的经济现状,甚至改变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学校也需要树立励志典型,通过优秀毕业生的分享,引导学生养成自立自强的意识,并能够在有能力时候回馈社会,反哺社会,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在整个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尤其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同学的诚信教育,及时在毕业工作后还清贷款。

4.4 加强对受资助者的心理干预

根据调查,多数受访者表示在资助过程中经常出现自卑、焦虑的低落情绪倾向,甚至影响了大学的学习及毕业后的工作心态。因此,作为从事资助工作的高职院校来说,首先既能在资助过程中保证公开公正透明,又能保证学生的个人隐私最大程度的保护,这需要主管部门出台健全的资助管理制度和政策,优化管理机制,从事资助的工作人员也能又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意识。在资助工作人员中也要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及时关注受资助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干预,引导学生坦然应对困难,通过努力完成学业。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对高职学生的学业及未来成才就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对受助学生心理干预不够等问题,高职院校需要更多丰富化资助活动,与全社会共同形成资助育人的合力,推动国家资助育人工作更好发展。本调查主要选取江苏南通三所高职院校,调查的数据及结论不能完全代表全国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现状,未来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更多应用信息化的调查方式,在全国范围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如何改善受助者的心理素质,优化心理干预机制也是未来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家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煮”夫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