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分析

2021-04-14 21:52李海鹏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三界四区土地利用

李海鹏 陈 璐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3)

土地利用的本质是人类生产生活地对生态环境的改造和影响,将其自然属性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社会属性,进行相应的生产活动。而在对土地的改造过程中无疑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如何控制对土地的改造行为,将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到最大化并将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就成为所有土地利用规划活动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出发,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问题,希望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所帮助。

1 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空间衔接的概述

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所必须的经历,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土地一直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基础元素而存在。可以说土地建设与利用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成就,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地然环境加以改造和利用,将土地的自然属性转变为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社会属性,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空间,营造出宜居的环境以及适宜生产的环境。无可避免的是在人们土地建设和规划过程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消极影响,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直线下降。加强对规划与利用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就显得十分有必 要了[1]。

土地的环境保护规划目的在于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对土地规划与利用的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功能分区,在不影响土地社会经济价值的前提下,保护土地空间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杜绝恶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计划,从法律、政策以及行政规范等领域出发全方位的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合理的限制与规范是十分有必要的,土地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超出土地环境承载能力的破坏性开发利用应当被杜绝,站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对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相衔接,实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化。

2 土地利用规划中“三界四区”的内涵

科学合理的规划土地是土地开发利用的核心要件,无序过度的开发只会导致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生态效益的损耗,随着人们对土地的不断开发与建设,自然规律与科学发展理念在土地的利用规划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土地的功能区划以及环境保护也日趋完善,将土地的利用规划通过“三界四区”进行功能区划,最大限度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降低土地开发对神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 影响[2]。

“三界四区”与环境功能分区对于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有着重要的参考和辅助作用,使得土地利用规划更为科学合理。其中的“三界”是指土地规划中的禁建边界、规模边界以及扩展边界,“四区”则指的是有条件建设区、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以及禁止建设区。对土地的环境功能分区则是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保证环境的发展与质量的前提下对不同种类的区域进行划分,便于后续的土地开发与管理[3]。在实际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开发过程中,根据“三界四区”的划分,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和策略,在发挥土地的社会属性时,保护土地的自然属性,避免出现土地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等问题,努力实现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3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空间衔接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效益,就需要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空间的完美衔接。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

1)借助信息数据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土地的土质条件、水文条件、空气条件以及植被覆盖状况等都是影响土地利用与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传感技术的深入应用,对于土地的空间信息数据收集工作也变得十分高效便捷。通过低空航拍以及卫星定位和传感技术等,对利用规划地区的土地进行生态环境监测与实地勘察,详细分析规划利用区域的土地状况,尤其是土地的水文条件、土质条件以及植被状况等,详细的收集各项参数,为后续的土地利用与规划方案制定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不但有助于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完美衔接,还有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4]。

2)实现利用规划土地的“三界四区”与环境功能分区的空间衔接。土地的利用规划可以将土地分为农业用地、工业用地、旅游用地以及生活用地等多种类型,土地的功能区域划分对土地的利用开发也是十分重要的。为确保利用规划土地的功能区域合理划分,需要结合土地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以及实地勘察结果,合理的划分土地的禁建边界、规模边界、扩展边界以及有条件建设区、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结合土地的实际状况规划相应的功能区域,不仅可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助于环境功能分区和土地“三界四区”的空间衔接。

3)实现利用规划土地的“三界四区”与地表水区域环境空间衔接。水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元素,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最为明显的因素,在土地的利用规划过程中,需要切实考虑到地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与开发利用土地区域之间的空间衔接。根据地表水的水能状况和水的纯净度,确定水利水电功能或者饮水工程的规划建设,如果地表水能允许,可以建设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提高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度,同时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在地表水周围营建水资源保护工程,如防护林以及城市园林等可以保持地区的水土条件的基础设施,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

4)实现利用规划土地“三界四区”和声环境功能分区的空间衔接。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都会产生各种程度的声音,声音超出一定的分贝范围就会变成噪声,噪声污染不仅会危害到人体健康,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需要对利用开发地区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声环境功能分析与土地规划建设用地的空间衔接,注重防噪声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噪声较大的建筑和功能分区规划到周边土地以及偏远的土地范围,合理规划布局土地功能区域。

4 结束语

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为核心的部分,它不仅是人类未来追求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也是人类通过自身努力对环境的改良和建设,土地的类型决定了地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模式,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人们需要合理规划土地的功能分区,实现利用规划土地和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空间衔接。

猜你喜欢
三界四区土地利用
中心四区 买少见少,地价赶超房价
中心四区人气代表:中海学仕里——广钢板块少见小户型多房产品
镜子
全力打造“四区”,建设美丽幸福新崇义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沉浮作品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打造一城四区格建和谐瓯海
人分三界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