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2021-04-16 07:28赵蒙成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劳动评价

赵蒙成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的定义,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类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世界,同时还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意味着人必须使用体力或脑力,劳动使人的本质得以对象化。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格尼丝·赫勒进一步指出,劳动的本质属性在于它既是日常活动,又是超越日常的直接类本质活动。为促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陆续出台多项劳动教育的政策,学界也对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已有研究大多属于思辨研究或规范研究,有意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粗线条勾勒劳动教育展开的方向。为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应当深刻剖析劳动教育的底层运行逻辑,夯实劳动教育实施的有效路径。

首先,促进职普融通,为劳动教育提供资源与组织保障。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院校在设备、场地、师资、校企合作等方面更能满足劳动教育的需要,弥补普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先天不足。然而,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立的格局下,普通学校的劳动教育很難利用职业院校的资源。因此,应大力推进职普融通,挖掘职业院校的资源,为普通学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创造优良条件。在某些地方,由教育管理部门牵头,依托职业院校建设职业体验中心,将普通学校的劳动课放到职业体验中心进行,提高了劳动教育的成效。这种普通学校、职业院校、政府管理部门通力协作的模式畅通了普通学校与职业院校的联系与合作,有利于整合多方资源并协调各方需求与利益,是劳动教育实施的一种创新。

其次,建设高质量、专属于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当前劳动教育的任课教师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是普遍现象,即使有些学校配备专职的劳动教育教师,这些教师也从未脱离过学校环境,对校外的工作世界相当陌生,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难以胜任劳动教育的真实需要。个别学校虽然会聘任校外兼职教师,但普遍是随意、零散、不规范的。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夯实劳动教育最为迫切的任务。在劳动教育教师职前教育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来发展其适应劳动教育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必由之路,广泛开展针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各个层次的培训刻不容缓。再者,应当制订规范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鼓励学校聘任企业员工以及合适的公众作为兼职教师,改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结构。

第三,强化对劳动教育的考核。劳动教育难以量化考核,这是劳动教育的痛点,也是其容易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在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改革范畴下,一方面,可以把劳动教育纳入到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中;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采取不同的评价模式,例如,对于学生在家庭中的自我服务劳动,可以采用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过程性评价,对于有一定技术与知识含量的生产性劳动,可以采用基于学生劳动产品的档案袋评价,等等。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劳动评价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