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操弓 共同射箭

2021-04-18 13:35张展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4期
关键词:综合思维训练小学美术

张展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从健康人格塑造的角度,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德行、情感等方面。对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师可在活动的每个环节设置一个“靶心”,引导学生对“想什么”“怎么想”“为什么想”进行探讨,通过生活化、艺术化、综合化的美育途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思维训练;美育;综合;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2-0054-02

试想这样一个场面:一大群人同时举起弯弓,朝着同一靶心射箭,顿时,靶心被箭挤成黑压压的一片。

学生、教师、学校及校外教育,如果齐心协力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以健康人格塑造的角度,帮助学生智力、德行、情感等方面达到和谐状态,就能更好地达到既定的目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也应“万人操弓,共同射箭”,将美术与自然、社会相结合,探索生活化、艺术化、综合化的美育途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笔者尝试在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以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解决问题,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为一体,与其他学科相整合,与现实社会相联系。这样在明确每个主题的目标及改变教与学方式的同时,与学生、学校及校外团体同心协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想什么”“怎么想”“为什么想”是活动的“靶心”,教师要以此出发,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操弓引箭,促训练推陈出新

美育视野下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要让学生感受与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自然、生活与艺术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美术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环境。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是“操弓引箭”的源头。

如名画《红鬃烈马》,教材这样解读:作者用精细的素描画了与真马一样大的作品,它有光洁的鬃毛、跃起的前腿、鲜艳的颜色……教师教学时可这样引导学生:“当看到、听到或者接触到一些事情、事物时,要尽量赋予它们新的性质,运用新的观点、方法、结论反映其独创性。”运用这一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往往能收到推陈出新的效果。美术欣赏就是解决“怎么看”“为什么看”“看什么”的问题,这样的思维进程,也是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维的重要途径。

“马的姿态如何?”“尾巴类似什么?有缰绳束缚吗?”“马蹄的颜色等细节的阅读思考该如何进行?”……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中受益匪浅。如果爱追问的学生想知道这匹马为什么有只蹄子是白色的,是不是跟马的类型有关,想来一定更有趣。

再如,马奈《音乐咖啡厅的一角》(如下图)的思维进程:这是谁画的?画中女人拿着什么?画面背景中能看到几个人在跳舞?此作品是原画的左边部分还是右边部分?前景中的男人拿着什么?他穿的衬衫是黑色的还是蓝色的?画中右上角的百叶窗是黄色的还是蓝色的?此画是用油画画的还是用水彩绘制的……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时并未提及咖啡厅,而是通过提问,触发他们思维的敏锐性,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关注美的图像的意识,使他们对形、色、技法等美术专业词汇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弩箭离弦,让思维豁达开朗

美术学习要使学生形成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了解并运用传统与现代的媒体、技术,结合美术语言,通过观察、想象、构思、表现等活动,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美育视野下的美术教学更应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能自觉运用美术表现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要增设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把所感知到的对象,依据既定标准聚集起来,找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这一思維训练方法,首先要对感知材料形成总体的认识,发现它们特殊的本质;其次,对共性问题进行分析。思维分析由抽象到概括再到具象,能形成较为理性的结论。如《我做的花园》教学中的策略犹如弩箭离弦:

(1)3~4人自由组合成组,为花园(可以是中国古典园林、欧洲古典花园,也可以是融现代设计的园林)设计图纸。组长负责协调,由两人负责绘制草图,其他人准备制作材料并构思主题。

(2)收集的资料要进行分享,可参考、借鉴中外经典园林或《花园》的写生作品。

(3)设计内容跟组内同学准备的工具、材料相匹配。

(4)学生各尽所能,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相互尊重。

(5)教师适时分享自己的设计图。

(6)家长志愿者分享较专业的园林设计及创作思路。

这样把由古至今、汇集中外特色的花园作为学习主题,并以点带面的方式对文化根源进行追溯,提升了美术教育的价值,也是对高年级学生综合活动能力的培养。资料收集后的汇总是学生设计的合作“预热”,然后进入园林写生环节,让学生对园林构成进行讨论交流。接下来,学生对多个方面资料、多种混合材料进行思考(如下图),制作个性作品。教师及时给予建议,循序渐进地进行创作指导,这在“综合·探索”学习活动中是必要的。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预见能力,促使学生事先对某个设想进行较为周密的思考,在思维上借助逻辑推理形式,把结果推导出来。当推导与真实结果一致时,学生豁达开朗:“我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策划了设计稿,提示同学用旧报纸揉成团做成花园中的假山、用铅笔屑拼成五彩小路、用绿色皱纸装饰柳树……”“我受设计师启发,用牙签围成彩色的亭子,用水彩笔画出它的亭柱、坐凳,再用饮料罐做圆锥形的亭顶,这样色彩中有统一,造型中有变化……与组员做的花园相互辉映。”

三、箭不虚发,使思维见微知著

不同个性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借助思维彼此交流,这种集众人智慧、广收有益意见的合作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在学习成果研究形成时,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如两天之内布置一个大型画展,且没有资金,没有设计师的策划,也没有专业布展人帮忙。一群毫无经验的六年级学生要在一天半时间内完成这样的任务,且每次布展时间只有40分钟,因此他们要做到箭不虚发。

第一个班级的学生进展厅空空如也。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有序地把绘画、手工作品搬来展厅,做到轻拿、归类摆放。班上请一位学生记录活动的全过程,每人离开时记住布展的成果(照片记录),在课间关注展厅的变化。

第二个班级的学生走进展厅,关注展厅的硬件,如作品在哪、放哪、如何展示等。然后他们开始搬运、清洗,设计作品的摆放位置……同样由一位学生记录活动的全过程,每个学生离开时留记影像,课间再关注展厅的变化(每班如此,不再赘述)。

第三个班级的学生到来,布展框架、清洁都已完工,他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装裱作品、如何美化。男生组队做边框,女生组队用纸丰富边框或底板……

第四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专业组,如构成、形式感好的学生组成排版组,一部分学生做传递员。展厅布设活动秩序井然,一片和谐。

第五个班级的学生观察到展架的立柱是用来布置手工作品的,墙面展板是用来布置绘画作品的。在其他班级的半成品继续美化时,学生选择尊重他人的成果,适当调整,提升美感。

最后一个班级学生的来到,布展接近尾声。在欣赏作品、感受布置成功之余,他们微调布局,注重作品间的疏密、色调、大小以及框架搭配……对美有了更高的追求。

六年级学生一个不少地参与布展,由于各人观察问题角度、研究方式、分析问题水平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切磋等方法,有意无意地学习到对方思考问题的方法,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虽然这次只是小的布展,但在不断的探索中,学生见微知著,形成创新意识,大胆尝试更多的创作方法。

“想什么”“怎么想”“为什么想”,每次“综合·探索”学习活动都应以此为“靶心”,朝着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发,相信他们在接触其他学科之美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之美。同时,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学习、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体会到“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综合思维训练小学美术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