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融合、创生:基于IB理念的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开发

2021-04-18 19:40周维
文教资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

周维

摘   要: 国际文凭组织项目课程以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在众多国际课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三大主流课程之一。国际文凭组织课程体系具有四大特点:全人发展与终身学习兼顾的课程目标;学科课程与跨学科主题融合的课程结构;师生合作探究式的课程实施;系统且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该课程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与我国课程强调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整合的改革取向相对接,为我国现实背景下的学科统整提供了研究空间。

关键词: 国际文凭组织   跨学科课程   IB   课程设计

一、IB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

IB国际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IBO)为全球具有长远教育需求的3岁到19岁的学生设计的连贯一致教育体系。并提供了四类相应的课程项目:小学项目(PYP)、中学项目(MYP)、大学预科项目(DP)及职业教育项目(CP)①(18-24+56)。这四个项目都以共同关注国际意识和发展文凭学习者特征为基础,每个項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合发展的要素,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一)教育理念

IB国际课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课程评估被世界多所大学认可,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教育领跑者。优化整合各国课程优势,形成了以本土文化为核心的国际化课程②(54-58)。IB课程教育宗旨是培养酷爱探究、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青年,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终身学习者③。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发展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还强调在认知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社交、情感等,并确保学生学会尊重自己、他人和周围的世界,教会他们将学校内学到的知识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能够在将来高速发展的社会和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应对诸多挑战。此外,IB课程特别强调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旨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培养国际思维,培养理想的具有国际意识的公民,其课程体系中的诸多要素都深刻地体现了国际理解教育思想④。从设计理念和课程开发宗旨来看,学生至上和价值观培养这两个核心点一直是IBO和众多IB专家努力实现和发扬的。

(二)课程框架

在课程框架设计方面,IB课程视整合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要求各个成员学校和相关项目以整合的视角对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从而架构起整体课程体系⑤(13-19)。IB课程框架是在满足本土课程整合要求及实现其他学科培养目标的同时,贯彻IBO的教育理念,完成IBO的使命。以IB小学课程项目(IBPYP)框架为例:

在课程设置结构上,传统的课程设置是分学科的,IB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以某一主题为逻辑起点,融合多类学科内容,强调学科相互交叉与主题融入。IBPYP课程涵括“五个发展要素”“六项跨学科探究主题”和“六组学科”⑥。“五个发展要素”(知识、概念、技巧、态度、行动)涵盖了从课程设计、思维培养再到社区活动实践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学习者在老师的指导下习得知识,形成重要概念,探寻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不同方式,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基本技能,采取相应的行动。IBPYP最重要的最具特色的是基于学科知识基础的六大跨学科探究主题,即:(1)我们是谁?(2)我们处于什么时空?(3)如何自我表达?(4)世界怎样运作?(5)如何自我组织?(6)共享地球⑦(100-103))。这些主题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学习者,并且涵盖多个学科组的知识,国际文凭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本土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结合并整合到课程当中,学生在开展学习时能够链接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超越学科领域的界限,提高对人类社会状况及人类经验共性的认识。

IB课程的实施不拘泥于传统的老师授课形式,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同设计研究性的课程单元,有针对性地对各主题进行探索⑧(151-154)。主题探索计划一般基于七个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设计:(1)目标是什么?(2)使用什么资源?(3)要学什么?(4)如何学得最好?(5)怎么知道?(6)如何行动?(7)目标完成得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学生“元认知”的发展和学会学习,学生需要积极地在实践中探索世界,在获取探究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反思社会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习得基本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强化付诸实际行动的能力⑨。在 PYP学习结束时,学校会组织一个扩展性的、深入的合作项目,即PYP展览。PYP展览的选题可以融合多个学科内容,也可以某单一学科为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前期的知识积累进行选择。展览内容综合PYP课程中所有基本元素,并向整个学校社区开放分享。PYP展览为学生展示小学阶段学习成果提供了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机会,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评估学生理解力和组织能力发展的真实过程。

在课程评价方面,为保证课程评价的有效性及确保满足不同要求和不同文化背景学生需求,IBO成立了专门机构统筹课程评价,制定了《课程开设和评价指南》,开发评价量表,明确评价细则和相应流程⑤(13-19)。PYP评价是以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的,每一种评价方式有特定的功能。它的关注点是通过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判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情况,尤其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品质和综合素养。评估由师生共同进行,并基于多次“评估—记录—反馈”螺旋上升,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及综合能力的达成⑩(5-13)。

二、跨学科课程开发的动因

(一)复合型劳动人才短缺

知识型社会对复合型跨学科人才的热切需求催化了跨学科课程的产生。单一学科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难以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相关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存在缺失断层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相关新兴行业的就业缺口。如何突破既定教育模式的局限,培养出当前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首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要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1}目前,一专多能、综合素质强、知识覆盖面广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跨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增加复合型人才储备的必然选择。

(二)对未来学生素养的关注

跨学科课程是提高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12}(14+16)。核心素养(Core Competency)进入课程领域以来,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实施过程及课程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与调整。目前,未来学生所要求具备的素养受到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许多经济体、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更好地适应二十一世纪工作与生活的未来公民,并相继展开所需能力素养的遴选与界定研究{13}(40-43)。2016年《面向未来:二十一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报告就提出要将二十一世纪核心素养纳入课程政策,强调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核心、创设以真实生活情境为基础的跨学科内容主题{14}。跨学科课程成为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

(三)课程改革落实的应然要求

跨学科课程的出现是当前课程改革落实的应然要求。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要求在发挥各学科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之间综合的育人价值{15}。跨学科课程作为一种有效将学校课程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徑与方法,回应了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倡议。

三、IB理念下跨学科课程开发的路径

跨学科课程在我国尚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全国各地学校积极加入课程改革队伍,开发了自主且多样化的校本课程。部分学校开始进行以学生主动发现、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创客教育、研学旅行等课程。这些行动都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边界开始由过去的严格区分变为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和跨界{16}(16)。如何通过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及所需的知识结构,成为基础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跨学科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出发,应从树立全人发展的培养目标、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的课程设置、开展师生合作探究的课程实施、重视多元化过程性的反馈评价等方面进行突破。

(一)树立全人发展的培养目标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单方面智力的发展和学业成就已不能满足当今这个多元复杂的社会。IBO基于国际情怀理念开发了一套《国际文凭学习者培养目标》(the IB Learner Profile),即积极探索、知识渊博、善于思考、擅长交流、坚持原则、思想开明、关爱他人、敢于尝试、全面发展和自我反思{17}。这也是学校在开发和实施跨学科课程的过程中一直遵循的目标和方向{18}(16-19)。跨学科课程追求的不应该是表层上的内容统整,在设计跨学科课程的培养目标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力求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必备的素质。这一理念和目标很大程度和IB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目标高度契合。

(二)整合多类学科的课程设置

IB课程在知识内容的安排上,不仅重视挖掘知识的深度,还注重拓展知识面的广度。IB课程的核心特征就是跨学科整合,改变传统课程模式下内容单一化、碎片化的不足,把多个学科内容融入六大指导性主题并贯穿整个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外部世界形成整体认识。从IB相互联系的课程内容来看,跨学科课程设置首先应该要整合多个学科领域知识,强调各学科及相关领域间横向联系,以某个特定“主题”为媒介搭建起学科间相互联系的桥梁。此外,不仅要整合学科间的知识,还要整合学校内和校外的知识。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当前科技发展的联系,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改善当前教育模式下学校所学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总之,采用学科合作的整合模式有助于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尤其是跨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三)开展师生合作的课程实施

为了保证课程实施成效,IBO强化了教与学方法的变革,借此提高该课程体系与国家课程的融合性,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IB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侧重于对学生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态度的引导。该过程注重通过合作与分享,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教师应与学生共同确定研究主题,将研究性学习思想和方法体现在教学全过程中,紧紧结合科技教育和实际问题展开学生自创性的探究型课题{19}(24-28)。当前我国跨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传统“教”与“学”方式转型缓慢的困境{20}(34-39)。教师要改变讲授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自觉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和自由,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头脑风暴”活动中提升对学习本身的认识。另外,学生应该积极配合老师,多加思考、及时反思,在课外针对主题进行广泛的自主学习,回到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深入的探究学习。教与学之间和谐共融才能有效推进跨学科课程的实施。

(四)重视多元化过程性的反馈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效果的有力保证,评价的过程是学生能力素养的再提升过程。在课程评价中,评价者应该强化课程评价的激励、调控和导向功能,淡化课程评估的评比及选拔功能{21}(190-192)。明确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考评。形成性评价主要见于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效实现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予以解决,进一步确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学习内容,更好地制订下一步的教学计划。终结性评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探究过程及体验。仅仅采用终结性评价已无法满足学习者全面发展的需要。跨学科课程评价应该均衡两类评价方式发挥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此外,基础教育阶段需要鼓励家长及学生本人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重视家长的反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确保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某阶段的发展情况,判断其是否已经实现阶段性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跨界与融合是未来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IB跨学科课程的关注点及理念与我国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相对接,可以为我国未来跨学科课程开发和改进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指导。

注释:

①惠中,车丽君.国际文凭组织PYP课程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1).

②徐鹏,夏惠贤,陈法宝.IB国际课程——理念与行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02).

③徐鹏.IB国际课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④吴悠.国际理解教育(EIU)视角下的IBPYP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⑤李学书.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设计研究——IB跨学科课程的经验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20(05).

⑥尤璐琪.IB国际课程PYP小学项目本土化实践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⑦孟丹.IB课程PYP项目与中文教学之浅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01).

⑧何璇,胡妍,周兴平.国际文凭小学项目(PYP)的特征与启示——以美国过帐橡木(PostOak)学校为例[J].教育探索,2015(03).

⑨解读IB-PYP幼小项目[EB/OL].https://school.ieduchina.com/education/201811/37969.html,2018-11-28/2020-9-14.

⑩何兰.国际视野下IB-PYP课程的框架与实践[J].辽宁教育,2020(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2010-7-29/2020-9-14.

{12}李宇星.核心素养下我国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7(61).

{13}王奕婷,吴刚平.芬兰基于跨学科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2).

{14}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破译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N].中国教师报,2016-06-08(003).

{15}教育部.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s7081/s7787/201401/t20140113_162378.html.2014-1-13/2020-9-14.

{16}冯晓颖,陈艳燕.美国中学跨学科课程研究——以洛杉矶Ayala高中ACSE跨学科课程为例[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三分会:化学基础教育,2016.

{17}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the IB Learner Profile[EB/OL]. https://www.ibo.org/contentassets/fd82f70643ef 4086b7d3f292cc214962/learner-profile-en.pdf.2013/2020-9-14.

{18}孙广杰,张春玲.基于IB理念的跨学科统整:助学生开启创新之门[J].中小学管理,2016(10).

{19}阚维.教师跨学科素养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以IB课程MYP项目中的教师发展为例[J].人民教育,2017(Z3).

{20}李志辉,邵晓霞.我国中小学跨学科教学实施之动因、困境及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05).

{21}徐鹏.IB国际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9(26).

参考文献:

[1]惠中,车丽君.国际文凭组织PYP课程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1):18-24+56.

[2]徐鹏,夏惠贤,陈法宝.IB国际课程——理念与行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02):54-58.

[3]徐鹏.IB国际课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4]吴悠.国际理解教育(EIU)视角下的IBPYP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5]李学书.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设计研究——IB跨学科课程的经验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20(05):13-19.

[6]尤璐琪.IB国际课程PYP小学项目本土化实践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7]孟丹.IB课程PYP项目与中文教学之浅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01):100-103.

[8]何璇,胡妍,周兴平.国际文凭小学项目(PYP)的特征与启示——以美国过帐橡木(Post Oak)学校为例[J].教育探索,2015(03):151-154.

[9]解读IB-PYP幼小项目[EB/OL].https://school.ieduchina.com/education/201811/37969.html,2018-11-28/2020-9-14.

[10]何兰.国际视野下IB-PYP课程的框架与实践[J].辽宁教育,2020(11):5-1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2. 2010- 7-29/2020-9-14.

[12]李宇星.核心素养下我国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7(61):14+16.

[13]王奕婷,吴刚平.芬兰基于跨学科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2):40-43.

[14]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破译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N].中国教师报,2016-06-08(003).

[15]教育部.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s7081/s7787/201401/t20140113_162378.html.2014-1-13/2020-9-14.

[16]馮晓颖,陈艳燕.美国中学跨学科课程研究——以洛杉矶Ayala高中ACSE跨学科课程为例[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三分会:化学基础教育,2016:16.

[17]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 the IB Learner Profile[EB/OL]. https://www.ibo.org/contentassets/fd82f70643ef4086b7d3f292cc214962/learner-profile-en.pdf .2013/2020-9-14.

[18]孙广杰,张春玲.基于IB理念的跨学科统整:助学生开启创新之门[J].中小学管理,2016(10):16-19.

[19]李志辉,邵晓霞.我国中小学跨学科教学实施之动因、困境及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05):34-39.

[20]徐鹏.IB国际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9(26):190-192.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网络安全培训课程设计概论
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研究
湖南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