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育+”课程体系 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2021-04-20 05:56王红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五育课程体系育人

王红

抚顺市顺城区大自然小学秉承“賞识每一个生命,成就每一个梦想”的办学理念,以“办美好的学校,办卓越的教育”为办学目标,弘扬“不忘初心,勇创一流”的办学精神,确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师生发展目标,构建了科学、系统、特色的“五育+”课程体系。

一、“五育+”课程体系构建缘由及总体框架

(一)“五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承担着育人的载体,更是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所以,我们把“五育”作为课程之基。又源于“互联网+”时代的启示,我们在“五育”基础上添加了一个简单的符号“+”,寓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寓意课程文化“一切皆有可能”。学校的“五育+”课程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顺应儿童生命成长的需求点、关键点,多维度延展学科的广度、深度、厚度,给予学生更加多元性、丰富性的课程体验,明确了推进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二)“五育+”课程体系总体框架(见图1)

“五育+”课程体系按照“1134566”的框架整体推进。其中,11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3是以“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为途径;4是要增强“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5是以“德、智、体、美、劳”五育为载体;66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

二、“五育+”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

(一)“德育+”课程:培育有根有节的红心少年

“德育+”课程包含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地方课程人与社会、魅力辽宁,拓展了“做有根的中国人”系列个性化课程。我校“德育+”课程遵循着“123456”的工作体系:1条主线,做有根的中国人;2个意识,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3个热爱,爱党、爱国、爱人民;4项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5种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6位一体,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位一体。

“做有根的中国人”的特色“德育+”课程,以“小、实、新、亲、近”的形象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定期活动类”课程,每周一的主题升旗仪式、每月的主题班队会、每学期的开学典礼等,使特色渗透融入常规活动。“礼仪”课程,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通过校园剧、情景剧、微视频等形式寓教于乐,体现礼仪之邦的修养和内涵。

“传统节日”课程,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欢欢乐乐中国年”“正月十五赏、做花灯”“不一样的清明”“你好,端午节”“中秋月饼我来做”“九九重阳节”等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蕴于衣食住行,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十四节气我知道”活动让中国元素充满学生的生活。

“红色基因”课程,成立红色宣讲团、评选红心少年、讲述红色故事等让孩子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树立民族自豪感。“中华传统文化”课程,“非遗项目我传承”“我与国粹”“走进国画”等让学生开拓眼界,感受中华文化精神和精粹的传承。

“仪式感”课程,我们为一年级新生量身定做了“新生入学典礼”,十米长卷端端正正写下“人”字,寓意走进校园学写中国字,学做一个大写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朱砂启智,寓意开蒙,要为“中华之崛起”“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读书;赠送书签,寓意走进校园就要学读书、爱读书、好读书,让阅读陪伴一生;填写入学手册,记录难忘的入学过程,成为一生“开蒙”记忆。新生“入少先队”仪式,我们在具有抚顺标志性教育基地——雷锋纪念馆举行每年的入队仪式,让学生珍惜入队仪式,学做新时代雷锋少年。为六年毕业生制定“毕业季”系列活动,让学生的生活处处充满仪式感。“德育+”课程是覆盖面最广、对学生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它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学校课程建设重中之重。

(二)“智育+”课程:打造学以致用的智慧少年

“智育+”课程包含国家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地方课程人与自然,拓展了系列个性化课程:群文阅读课程,通过有师导引的多文本“比、对、读、议”,紧密契合统编语文教材“1+X”教学理念,丰富“三位一体”阅读课程体系,提升儿童的思维品质和阅读素养。群文阅读理念下的阅读课程,将群文的思想贯穿到课程当中,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走向有思考的阅读,走向有素养的阅读。

语文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即各单元均有一个明确的阅读主题,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们在有主题的阅读中获得知识,获得思想,获得情感。

我校开展的“古韵诗香”校本课程,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诗词,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吟诵、表演、创作等手段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搜集作者、古诗中的故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开展古诗改写,把诗词中的人、事、物、景等改写成记叙文或说明文;古诗配画,结合国画课程和软笔书法课程,学生将古诗的理解通过书画形式表达出来;古诗表演,把古诗中的故事经过创作编排成课本剧表演出来。

举行“我和经典有个约会”的古诗词大会,每学期一次古诗词考级、吟诵表演大赛、讲诗歌中的故事大赛、诗歌创作大赛、古诗词书画展、古诗词课本剧大赛等……引领学生将“看的、听的、读的”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让所学知识由输入转向输出,在内化与外显中不断地拔高、提升。

(三)“体育+”课程:磨练动静相宜的健康少年

“体育+”课程包含國家课程体育,地方课程人与自我,拓展了系列个性化课程。体育个性化课程也是我校特色课程之一,如轮滑课程。我校于2006年3月全面开设轮滑课,外聘教练为学生进行专业培训。《轮滑》校本教材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校本教材。我校速滑队在国家、省市各类速滑比赛中多次获奖,为国家冬管中心输送了多名优秀速滑队员。2018年,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冰雪进校园、百万青少年上冰雪以及轮转冰等政策,我校引进了越野滑轮项目,越野滑轮是越野滑雪的非雪季训练方法。本学期,我校田之霖老师为市区三县教师进行了越野滑轮专项培训。我校也成为市首批冰雪运动进校园特色校,国家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为礼、乐、射、御、书、数。中国的射箭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弓箭。“射箭”也是奥运会项目,我们开设了“射箭”课程,意在引领学生了解掌握这项体育技能,激发学习兴趣。我校还开设了国际象棋课程,使学生动静结合,体会体育世界的传奇与美妙。除特色课程之外,我校还一直坚持“体育课+大课间+体育社团课+体育训练队+体育家庭作业+体育特色活动+体育阶段测评”等七大策略全力推进,让体育在每一天里悄然发生。

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每月一项主题体育活动、每学期一次队列汇操展演、每年一次田径健身趣味运动会、一次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体育让学生在强度、力度中壮筋骨、强体能,炼意志、修品行,在动静中体会内生力量的蓬勃生长,增长生命的厚度。

(四)“美育+”课程:陶冶独具风格的艺术少年

“美育+”课程包含国家课程音乐、美术,拓展了系列个性化课程,如口风琴课程。我校一至六年全面开设美育课程,让学生从小掌握一门乐器与技能。非洲鼓课程,简单易学,深受学生喜爱。“走见国粹”系列课程,我们在原有的国画、书法、古琴等课程之外,进一步全面深化京剧、茶艺,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绵延流传。每年的艺术节,摇篮工程比赛,是孩子们释放美、绽放美、享受美的最好契机。我校“三队”——器乐队、合唱队、舞蹈队,在近三年抚顺市摇篮工程舞蹈比赛中一直荣获一等奖。

(五)“劳育+”课程:培养脚踏实地的自主少年

“劳育+”课程包含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拓展了系列个性化课程。学校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他们才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展“爱劳动”主题教育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工厂、农村等劳动和社会生活的一线,认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内涵非常丰富,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专业实习也包括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五育+”课程体系,从外显课程到暗含的育人目标,始终以“五育”做基础元素,开发教育资源,拓展个性化课程,伴随学生生命成长的每一天,为学生一生的人格奠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超越的过程,我们一定秉承“不忘初心,勇创一流”的办学精神,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赏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五育课程体系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五育并举”,学校交出智慧答卷
“五育互育”: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