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天山雪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2021-04-21 06:24朱丽慧肖长峰侯浩宾吕文纬赵维民李复煌杨长锁
中国畜牧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肉鸽乳鸽饲粮

朱丽慧 ,肖长峰,侯浩宾,吕文纬,赵维民,李复煌,杨长锁*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106;2.上海金皇鸽业有限公司,上海 201504;3.北京市畜牧总站,北京 10010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鸽饲养和乳鸽消费国,肉鸽养殖业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家禽行业新的增长点[1-2]。家鸽属于晚成鸟,孵化后雏鸟没有独立进食的能力,乳鸽生长发育主要依赖于种鸽的鸽乳哺喂,因此,种鸽的饮食组成和营养水平对提高乳鸽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至关重要[3]。同样,乳鸽的胴体品质好坏也可间接反映种鸽的营养状况,可为生产提供参考,以衡量种鸽的饲粮营养水平。鸽乳中蛋白质含量达60%(干物质基础)[4]。已有研究显示,乳蛋白的合成量与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密切相关[5-6]。前期研究显示,饲粮CP 水平在14%~22%时,可维持乳鸽的生长性能[7-9],但是该范围跨度较大,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较难。此外,我国现有鸽品种有20 多种,品种之间特点鲜明,由于品种、生产阶段和生产模式的不同,各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较大。

天山雪肉鸽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上海金皇鸽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父母代繁殖力高和商品代生长速度快、均匀度好的三系配套系。目前,在新疆喀什已建立肉鸽扩繁推广体系,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但关于天山雪肉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营养需要及其营养调控技术研究将助推天山雪肉鸽遗传潜能的充分发挥。为了更好地配合天山雪肉鸽的扩繁推广,本试验旨在探索“2+2”生产模式下(1 对种鸽饲喂2 只乳鸽)不同CP 水平对天山雪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从而为天山雪肉鸽的科学饲养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种鸽及乳鸽由上海金皇鸽业有限公司提供,所用品种为新培育的天山雪肉鸽。选取健康、平均体重和产蛋性能相近且为同一天产蛋的天山雪父母代种鸽60 对,将种鸽随机分成3 个处理组(日粮CP 水平分别为16%、17%和18%),每个处理5 个重复,每重复4 对。试验期46 d(种鸽孵蛋期18 d,哺乳期28 d)。于种鸽产蛋后第1 天开始,分别饲喂含16%、17%和18%CP 的饲粮。种鸽试验饲粮配方及营养成分见表1。为节约饲粮,适应规模化养殖的需要,根据种鸽采食习性和生产实际,参照法国克里木育种有限公司克里木种鸽饲喂方式,试验饲粮采用“80%颗粒料+20%玉米”模式。所用颗粒饲料直径4 mm、长度3~8 mm。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成分(风干基础)

1.2 饲养管理 试验在上海金皇鸽业有限公司进行,种鸽单对分笼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自然孵化鸽蛋,出雏当天,进行并仔,每对种鸽哺乳2 只乳鸽(“2+2”生产模式),并于出雏后前7 d 在同一重复中根据乳鸽体重调仔,以保证每对种鸽哺育的乳鸽体重相近。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1.3.1 乳鸽的生长性能 分别在乳鸽出雏第1、10、20、28 天,禁食12 h 后,称量乳鸽体重,并统计用料量,计算乳鸽平均日增重(ADG)、种鸽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耗料增重比(F/G)。

1.3.2 乳鸽屠宰性能 于乳鸽28 日龄,每处理随机选取10 只乳鸽(每重复随机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乳鸽2 只)屠宰,测定其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及胸肌率[10]。

1.3.3 乳鸽肌肉肉色和滴水损失 测定乳鸽宰后取右侧胸肌肌肉用OPTO-STAR 肉色测定仪(德国布拉德)进行测定L*(亮度)、a*(红度)、b*(黄度)。

将修整好的胸肌肌肉样(约5 g、厚1 cm、面积6 cm2)装入专用塑料袋中,将肉样悬挂于挂钩上避免与袋壁接触,在4℃冰箱放置24 h 后,用定性滤纸轻轻拭去肉样表层汁液,称重。滴水损失=(贮前重量-贮后重量)/贮前重量×100%。

1.3.4 营养成分分析 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3-2016(第一法)和食品中的灰分测定GB 5009.4-2016(第一法)分别测定肌肉中水分和灰分含量。参照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5-2016(第一法)和食品中的粗脂肪测定GB5009.6-2016(第二法)分别测定饲料和肌肉中的CP 和粗脂肪含量。参照食品中的脂肪酸测定GB 5009.168-2016 方法测定饲料和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参照食品中的氨基酸测定GB/T 18246-2019 测定饲料中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ANOVA 方差分析,用Dunnett T3进行多重比较。P<0.05 为差异显著,P>0.05 为差异不显著。

2 结果

2.1 饲粮CP 水平对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 可知,10 日龄时,18% CP 组乳鸽平均体重可达261.10 g,显著高于16% CP 和17% CP 组。至28 日龄时,3 组乳鸽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1~10 日龄,18% CP 组乳鸽的ADG 显著高于17% CP 组;而在乳鸽的其他生长阶段,各组间ADG 均无显著差异。21~28 日龄,16% CP 组乳鸽的F/G 显著高于18% CP 组,而17% CP 组乳鸽的ADFI 显著高于18% CP 组。

表2 饲粮CP 水平对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粮CP 水平对乳鸽屠宰性能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各组之间乳鸽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胸肌率差异不显著。17% CP 组乳鸽的全净膛率显著低于16% CP 组和18%CP 组。

表3 饲粮CP 水平对乳鸽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 饲粮CP 水平对乳鸽肉色和滴水损失的影响 由表4 可知,18% CP 组乳鸽的胸肌肉色b*值显著高于16%CP 组,而18% CP 组乳鸽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16% CP组。不同CP 水平对乳鸽胸肌的肉色L*和a*值无显著影响。

2.4 饲粮CP 水平对乳鸽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由表5可知,各组之间乳鸽肌肉水分、灰分以及CP 含量均无显著差异;18% CP 组乳鸽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6% CP 和17% CP 组。

表4 不同饲粮CP 水平对乳鸽肌肉色和滴水损失的影响

表5 不同饲粮CP 水平对乳鸽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进一步测定乳鸽肌肉中脂肪酸含量(表6),16%CP 组乳鸽肌肉中硬脂酸和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17% CP 组和18% CP 组,18% CP 组乳鸽肌肉中肉豆蔻酸含量显著低于16% CP 组和17% CP 组。随着饲粮CP 水平的增加,不饱和脂肪酸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以及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其中,17% CP 组乳鸽胸肌α-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16% CP 组和18% CP 组,而18% CP 组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的含量显著高于16% CP 组和17% CP 组,且17%CP 组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高于16% CP 组。此外,18%CP 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16% CP 组。进一步对饲料中脂肪酸组成分析(表7)发现,随着饲粮CP 水平的增加,饲料中油酸含量呈上升趋势,17% CP 组和18% CP 组饲料中油酸含量显著高于16% CP 组。

3 讨 论

3.1 饲粮CP 水平对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吴红等[7]研究显示,给杂交王鸽种鸽饲喂16% CP 全价颗粒料可使得“2+2”模式下乳鸽30 日龄体重达到517.0 g。梁雅妍等[11]研究显示,16% CP 的饲粮基本可以满足集约化生产模式下塔里木鸽的蛋白质需要。高春起等[12]研究显示,随着饲粮CP 水平(15%~18%)增加,乳鸽ADG 增加。本试验研究显示,在“2+2”生产模式下,饲喂16% CP 饲粮可使得28 日龄天山雪肉鸽的体重达525.74 g,且18% CP 组乳鸽在28 日龄时体重可达到536.12 g,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目前生产上乳鸽在21~30 日龄上市,而本研究结果显示16%组乳鸽28 日龄时的体重可达525.74 g,乳鸽体重高于吴红等[7]研究结果。因此,基于节约生产成本考虑,可以考虑在28日龄之前将乳鸽上市。

表6 不同饲粮CP 水平对乳鸽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脂肪计) mg/g

表7 不同CP 水平日粮中脂肪酸组成分析(以脂肪计) mg/g

3.2 饲粮CP 水平对乳鸽屠宰性能的影响 屠宰性能可直观反映出动物体组成和可食部分的比例,也直接影响着肉鸽的销售价值。目前,有关饲粮CP 水平对家禽的屠宰性能的影响还存在争议。高春起等[12]研究显示,在“2+4”饲养模式下,将种鸽饲粮CP 水平从15% 提高到18%,乳鸽的胸肌率显著提高6.4%,揭示高饲粮CP 水平更有利于乳鸽胸肌的生长。而在其他家禽中的研究显示,13%CP 水平饲粮组肉鹅胸肌率显著高于15% CP 组,认为家禽屠宰性能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饲粮CP 和能量水平对家禽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13]。赵彦超等[14]研究显示,不同CP 水平对5~8 周龄承德白鹅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18% CP 组的鹅半净膛率显著低于14%组。降低饲粮CP 水平,补充必需氨基酸,可有效提高肉鸡的屠宰率[15]。本研究显示,18% CP 组乳鸽全净膛率显著高于17%CP 组,与陈明君等[13]研究结果类似。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家禽品种之间,有关CP 水平对家禽屠宰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还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中,18% CP 组饲料中赖氨酸实测值相对高于其他两组。有研究显示,饲粮赖氨酸水平对6~10 周攸县麻鸭生长性能各指标、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以及胸肌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腿肌率和腹脂率[16]。提高饲粮赖氨酸水平可显著增加肉鸡屠宰率和胸肌率,降低腹脂率[17]。林谦等[18]研究显示,饲喂不同赖氨酸水平(0.65%、0.75%、0.85%、0.95%、1.05%)日粮对49~70 日龄雌性临武鸭屠宰性能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是0.85% 赖氨酸水平日粮有提高临武鸭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瘦肉率的趋势。基于此可见,有关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肉用家禽屠宰性能影响因品种差异,结果差异较大。鸽子作为特种家禽,其生活习性和生产方式均有别于鸡、鸭、鹅,且目前关于鸽子限制性氨基酸对乳鸽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中不同CP 水平饲粮实测的赖氨酸水平存在较小差异,乳鸽屠宰性能的差异是否是由于饲粮CP 和赖氨酸的加性效应引起,还有待后续深入研究。

3.3 饲粮CP 水平对乳鸽肉色和滴水损失的影响 肉色是肌肉的生理、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变化的外观表现,主要影响肌肉外观评定和消费者的购买欲。高春起等[12]研究显示,19%CP 饲粮会降低美国王鸽乳鸽胸肌的肉色a*值。单达聪等[19]研究发现,高比例豆粕饲粮会导致乳鸽屠体肤色变浅,可能是由于豆粕经过加工萃取后,黄色素含量较玉米低所致。最新研究显示,有色羽的银羽王鸽和泰森鸽L*、a*、b*均低于白羽的白羽王鸽、欧洲肉鸽及苏威肉鸽,苏威肉鸽肉色与欧洲肉鸽接近,相较于其他品种偏亮、偏红、偏黄[20]。但本试验研究显示,不同CP 水平对乳鸽肌肉的L*和a*无显著影响,而随着蛋白质水平增加,肉鸽胸肌b*增加,这可能与品种以及饲料原料组成有关,因为随着饲粮CP 水平的增加,豌豆添加量增加,而豌豆可作为天然着色色素。

滴水损失即肌肉的持水性,滴水损失越小肌肉的持水性越强,肉质口感越好[21]。赵洋洋等[22]研究显示,高CP 水平日粮可提高荷斯坦公牛肉品质,增加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油酸含量,降低失水率。高春起等[12]研究显示,与15% CP 日粮组相比,17% CP 组和18%CP 组乳鸽胸肌的滴水损失和剪切力较小,肉质更嫩,其原因可能在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增加,增加了肌肉蛋白质含量,进而增强肌肉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数和肌肉的系水力,使得肌肉表现为嫩度升高。与高春起等[12]和赵洋洋等[22]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CP 水平的增加,乳鸽胸肌滴水损失减少,但未发现日粮CP 水平增加可增加乳鸽肌肉中蛋白质水平,故而有关日粮CP 水平对乳鸽肌肉持水性影响的机制还有待后续探讨。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不同CP 处理组乳鸽屠宰24 h 后的滴水损失在8.69%~11.34%,相对偏高。高春起等[12]研究显示,不同CP 处理组21 日龄美国王鸽乳鸽肌肉滴水损失在2% 左右。王艳萍等[23]研究显示,6 月龄的石歧杂肉鸽的胸肌滴水损失为5.92%;而28 日龄石歧杂乳鸽的滴水损失为3.92%,且72 h 内肌肉滴水损失最大[24]。李复煌等[20]研究显示,不同品种乳鸽的滴水损失达到25%左右。而张亚慧等[25]发现,屠宰24 h 后四川白鹅与西昌钢鹅的肌肉滴水损失在15%~21.96%。可见,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段家禽的肌肉滴水损失测定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后续需要针对不同乳鸽品种、不同年龄段、不同存储时间对乳鸽肌肉滴水损失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

3.4 饲粮CP 水平对乳鸽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重要化学物质,其组成和含量不仅影响着肉品的风味,且对人体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在肉类风味物质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不饱和脂肪酸是肉质风味的前体物质,肉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越高,则软脂比例就越大,肉的适口性就越好[26]。本研究显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是乳鸽肌肉脂肪酸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前人研究得出的观点“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是鸡胴体脂肪的主体”一致,再次证实了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规律性[27]。本研究显示,乳鸽胸肌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饱和脂肪酸的3 倍,表明肉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此外,饲料脂肪酸含量的改变可有效影响肌肉脂肪酸含量。本研究中随着饲粮CP 水平增加,饲料中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相对增加,这可能与饲料中豆粕和豌豆添加量增加有关,因豆粕和豌豆中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相对高于玉米和小麦。此外,饲料中α-亚麻酸经机体消化吸收可转化为二十二碳六烯酸[28]。由此可见,18% CP 组肌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增加与饲料中α-亚麻酸含量较高有关。

4 结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2+2”模式下,18% CP 水平饲粮可降低乳鸽肌肉滴水损失,提高肌肉肉色黄度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猜你喜欢
肉鸽乳鸽饲粮
补血活血话肉鸽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采用改进RetinaNet的笼养肉鸽繁育期个体检测模型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返乡大学生张波“飞鸽返巢”忙创业
烟火气息,是一道红酒烩乳鸽
鸽肉治愈五年顽疾
养好乳鸽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