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类型理论下的达斡尔语第三人称领属成分语法化研究*

2021-04-22 08:00王雪微潘家荣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达斡尔词缀第三人称

王雪微,潘家荣

(1.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2.北京师范大学 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广东 珠海 519087)

一、达斡尔语的人称领属成分

人称领属成分是指附加在名词上标记其领属者的一种名词形态。它附加在名词上表示该名词是被领属者并明确其领属者的人称和数。例1tu-minj“我的弟弟”中-minj附加在teu上表示teu是被领属者,其领属者是第一人称单数,即“我的”。人称领属范畴存在于蒙古语族的所有语言中,但不仅见于蒙古语族,世界上许多语言都有这一范畴。Dixon (2012b:270) 将这种名词范畴称为pronominal pertensive,“pertensive”一词来自拉丁语pertinēre‘to belong’。本文采用汉语学界普遍使用的“人称领属”范畴这一术语。例1中的-minj可以称为第一人称单数“人称领属”词缀。

(1) xikh:w:xikhɑ:hɑ, tu-minj

大娘 大爷, 弟弟-1SG.POSS

kh:lj-injxuns-pi。

肚子-3.POSS 饿-PRES。

大爷大娘,我弟弟肚子饿。

Dixon (2012b:190)指出世界上的语言都有一套独立的人称代词,这是普遍共性。Siewierska (2004:251)认为从跨语言的角度人称领属范畴在形式上常与人称代词有联系。达斡尔语也有一套独立的人称代词。人称领属词缀在形式上与属格人称代词相关。

表1

意义上,人称领属成分的功能最常见的是表示领属者。达斡尔语人称领属成分也被普遍认为表示领属者。

达斡尔语也有可以独立使用的人称代词属格,当一个名词接加了人称领属词缀时,名词前面可以同时使用人称代词属格,如例2所示;也可以不使用,如上例1所示。

(2) Tɑsun ini: pɑtɑ-injit-sn。

达颂 3.POSS 饭-3.POSS 吃-PAST。

达颂把他的饭吃了。

但是,笔者调查得到的语料中,有不少接加了第三人称领属词缀的名词前不出现人称代词属格,却出现领属者名词成分的例子。

老师 手-3.POSS。

老师的手。

爸爸-1SG.POSS 爸爸-3.POSS

uthkhɑi j:j:l-pi。

就是 爷爷 说-PRES。

我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叔叔-1SG.POSS 地-3.POSS

pɑl tɑrj-sn。

苏子 种-PAST。

我叔叔的地种了苏子。

(6) thrrin-injɑulipl

那个 时候-3.POSS 山坡

xuli mote-inj

山丁子 树-3.POSS

thnrtli xot

天 上面 星星

那样 多-PAST。

那时候山坡上的山丁子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这种用法在已有的达斡尔语简志和语言描写的著作中并没有记录。达斡尔语表示“第三人称领属”概念的结构是“(ini:)+NP-inj”即“(代词属格)+NP-人称领属词缀”,想明确领属者的具体所指,应该用名词属格形式,且被领属者成分后不附加人称领属词缀。我们可以看到以上例子中的NP都不是属格形式,被领属者成分后附加人称领属词缀。

任何一种自然语言在社会交际中都不可能严格按照语言学家归纳出的规则来使用,任何一本简志都不可能记录一种语言的所有现象。达斡尔语的人称领属成分并不像以往的简志和概论中记载的那么严整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这些不严整的现象恰恰是最有趣的地方,往往反映了语言发展变化的规律。

从已有的描写达斡尔语的简志和概论中可以发现,各家普遍认为人称领属成分的形式来源于人称代词属格,有的学者在文献中也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恩和巴图(1988)明确提出“名词的人称附加成分是从领格人称代词虚化演变而来的”。欧南·乌珠尔(2003)也指出“名词的领属性范畴是由领格人称代词变来的”。来源关系是被普遍认可的。但是,或许形式上太过相似,可以推论演变的过程也十分简单,所以并没有学者关注过达斡尔语人称代词属格到人称领属成分的变化过程。

那么,人称代词属格到人称领属成分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呢?达斡尔语第三人称领属成分的新用法要如何解释呢?这种用法是怎么产生的呢?达斡尔语的历史资料数量稀少,难于利用,故历时考察很难实现。这种情况下,跨语言的类型学和语法化理论能给我们以指导。

二、人称代词的语法化和类型学研究

人称领属成分存在于许多语言中,如Dixon (2012b)提及的土耳其语和印度尼西亚的南岛语言Buru语,Siewierska (2004)纳入采样的环新几内亚地区的Tauya语和西伯利亚的濒危语言Udihe语等等。如此广泛的分布或许能吸引到类型学家的注意。但这些语言一般是形态丰富的语言。这些语言并不是国内类型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所以在国内的类型学研究中很少见到讨论人称领属成分的文章。

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黏着的人称代词至少可以分为两种:附加在动词上的和附加在名词上的。附加在动词上的黏着人称代词主要有“有指称性的表达动词论元的黏附词缀”和“标记动词和主宾语之间的一致关系的黏附词缀”两种。附加在名词上的黏着人称代词以如达斡尔语一般标记领属关系的词缀为最常见。

国外学者对形态丰富的语言有更多关注。我们放眼国际,确实发现了一些人称代词的类型学研究和语法化研究。如Hengeveld (2012)、Siewierska (2004)和Marlou Rijn(2016)。但他们关注的重点大多不在人称领属成分上,而是更关注与动词相关的人称代词,也就是独立做主宾语的代词语法化为附加在动词上的词缀,或者有指称功能的人称词缀语法化为主谓一致关系标记的情况。

Hengeveld (2012)在功能语法框架下,从跨语言的角度,讨论指称性标记和一致关系标记之间的演变关系。但由于语料来源于多种语言,导致分析上的难度很大,所以他只讨论了附加在主要动词上的指称标记和一致关系标记。

兰卡斯特大学的Anna Siewierska教授2004年讨论“人称”的专著Person一书是剑桥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专业丛书之一,被很多学校采用为教材。这本书主要是从类型学视角讨论人称这一语法范畴,此书在第七章讨论了人称形式的历时演变,并单设一小节解释从独立的人称词缀到句法的一致关系词缀的演变,但主要谈论的也是附加在动词上的词缀。

至于人称领属成分,虽然也有学者从类型学或者语法化的角度对人称领属词缀进行过研究,但很多都着眼于领属关系的可让渡性,对语法化的关注很少。如Siewierska (2004)谈及人称领属的部分,主要放在了人称一致关系一章,关注的重点是类型学角度可让渡领属和不可让渡领属呈现出一些共性,主要有三点:1.如果可让渡领属有人称一致标记,不可让渡领属也有,反之不然;2.如果人称一致标记可以附加在领属者、被领属者之外的其他成分上,一般会附加在其他成分上的是可让渡领属;3.可让渡领属和不可让渡领属倾向于使用不同形式的标记。

相比于其他学者的研究,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Marlou Rijn 2016年发表在历史悠久的TransactionsofthePhilologicalSociety杂志上的讨论领属人称标记语法化的文章和本文要讨论的主题相关性很高。他认为以往的代词语法化研究都集中在动词的主宾一致上,然而领属人称代词的语法化现象也在众多语言当中存在。虽然这篇文章的重点依然在于不可让渡的领属结构呈现出比可让渡领属结构更高程度的语法化。但是他对于语法化过程的阐释是值得借鉴的。

三、人称领属成分的语法化研究

(一)四部类型理论(four-part typology)

Marlou Rijn(2016)的理论贡献在于把功能层面指称性丢失的过程和语音层面形式弱化的过程分开阐释。在讨论成分的指称能力时避免了形式自由或黏附的干扰,也解决了分析那些形式上处于自由和黏着之间的成分时的困难。语义或功能层面他借鉴Hengeveld (2012)的四部类型理论(four-part typology)

该理论将人称代词到一致关系词缀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单独的指称标记→同位的指称标记→上下文的一致标记→句法的一致标记

划分的标准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人称标记(markers)能否与相应领属者名词或代名词共现。这一层标准将人称标记分为禁止共现的单独的指称标记,强制共现的句法的一致标记和可共现可不共现的人称标记三类。对于可与领属者名词或代名词共现的人称标记,Marlou Rijn(2016)提出由于领属者名词或代名词可以不出现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称标记本身有指称性,二是领属者可以从上下文中推知,所以应该具体语言具体分析。

第二层标准是用以进一步划分可与领属者名词或代名词共现的人称标记的,标准是语法信息特征在领属者名词或代名词和人称标记之间的分布。同位的指称标记比领属者名词或代名词承担更多的语法信息特征,上下文的一致标记反之,只有与领属者名词或代名词相同或更少的语法信息特征。

Marlou Rijn(2016)指出单独的指称标记是语法化的起点,语法化到最终阶段的语言尚未发现,他所考察的大多数语言处于语法化过程的中间阶段。根据第一小节的描写可以看出,达斡尔语也正是处于这个阶段。

(二)四部类型理论应用于达斡尔语人称领属成分

1.传统功能下第三人称领属成分的语法化

划分语法化阶段的两层标准中,第一层标准比较好理解,第二层标准比较抽象。因为达斡尔语刚好处于这个阶段,我们下面就在分析达斡尔语人称领属成分的同时解释第二层标准。

我们先来分析用于“(ini:)+NP-inj”结构的第三人称领属词缀,即传统功能下的第三人称领属成分。

如第一小节所分析的,达斡尔语的人称领属词缀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属格人称代词共现:

(7) ujin-injtɑlɑ-krj-inj

姑娘-3RD 带着-ADV 房子-3.POSS

看 去, 好-RDP 房子。

带着姑娘去看他(小伙子)的房子,是特别好的房子。

(8) Tɑsun ini: pɑtɑ-injit-sn。

达颂 3.POSS 饭-3.POSS 吃-PAST。

达颂把他的饭吃了。

这种情况下,要知道人称标记是指称标记还是一致关系标记就要看当它与领属者成分共现时,是否承担了更多语法信息特征。指称标记比领属者成分承担更多的语法信息特征,一致标记反之。例7、例8中的-inj的语法信息特征是第三人称和领属关系,ini:的语法信息特征也是第三人称和领属关系,所以,-inj和ini:有相同的语法信息特征,-inj应该分析为上下文的一致标记。

我们在第一小节说明过,达斡尔语的人称领属成分被普遍认为是由人称代词属格虚化发展而来。那么也就是说,人称代词属格应该有一个单独的指称标记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称代词属格单独使用,不能与领属者成分共现,人称领属词缀也不能出现在句中。虽然我们无法诉诸历史语料去证明这一观点,但我们在共时语料中发现了这种用法的遗迹。如例9、例10所示。这种用法还存在于第一人称领属成分中,只有零星几例。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都不见属格单独使用的语料。

咱们 房子 钥匙

哪里 放 疑问语气词?

咱家钥匙放哪儿了?

从前 我们 达斡尔 语言

pithjo: uwei a-sn?

书 为什么 NEG 有-PAST?

从前我们的达斡尔语为什么没有文字?

我们可以推测,达斡尔语人称领属范畴最早只有人称代词属格这一单独的指称标记,后来由单独的指称标记发展出可以与属格共同使用的一致关系词缀。后来随着语法化程度的加深,一致关系标记在人称领属范畴的表达形式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代词属格单独使用的形式逐渐式微。

2.新功能下第三人称领属成分的语法化

Marlou Rijn(2016)依照四部类型理论(four-part typology)的观点认为,在领属者名词或代名词在句中可以选择性地出现的情况下,我们按照语法信息特征的分布来区分人称标记(markers)是指称性标记还是一致关系标记时,应该具体语言具体分析,甚至具体功能具体分析,因为即使是一个语言中的人称标记也可能因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语法信息特征。

所以,我们应该具体分析第三人称领属词缀发展出的新功能,以准确定位新功能下第三人称领属的性质。明确当第三人称领属词缀以新功能出现在句中时,是指称性标记还是一致关系标记。

老师 手-3.POSS。

老师的手。

例11中的-inj的语法信息特征是第三人称和领属关系,而pɑʃi“老师”并没有“领属关系”这一语法信息特征,所以,-inj应该分析为同位的指称标记。按照前辈学者们的记录,用作主语和宾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分别是i:n和jami,与ini:/-inj不是同一个形式。也就是说,达斡尔语的人称领属范畴和非领属的人称范畴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如果-inj没有“领属关系”这一语法信息特征,那么他就不会和其他非领属的人称范畴使用不同的形式。

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虽然达斡尔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主格还是使用i:n的形式,但宾格已经开始像名词系统一样使用和属格相同的形式——ini:。如下例子证实了变化的出现:

(12) Tɑsun omul-injini: uir-sn。

达颂 孙子-3 他 看 来-PAST。

达颂的孙子们来看他了。

(13) pi: ini: thɑ:l uwei。

我 他 喜欢 NEG。

我不喜欢他。

也就是说,人称领属范畴和非领属的人称范畴的区别消失了。在新的代词系统里,没有证据证明-inj有“领属关系”语法信息特征,所以只能说它只有“第三人称”的信息特征,这样-inj和pɑʃi“老师”所传达的语法信息特征等量,所以应该将新功能的-inj分析为上下文的一致标记。“领属关系”语法信息特征的丢失不会导致对传统功能(即如例8可与领属者代名词成分共现时的功能)的-inj定位的改变,因为当-inj的信息特征等量于或少于ini:时,都应被分析为上下文的一致标记。

-inj从指称标记发展到一致关系标记,不只有第三人称代词宾格转为使用属格形式这一个证据。也能从领属短语对表达领属者要求的增强看出来。

Marlou Rijn(2016)认为对领属者成分出现的要求增强是指称标记语法化为一致关系标记的特征之一。第三人称领属词缀本来只能与第三人称代词属格一起使用,也就是说,在领属短语中领属者的位置本来只能有属格第三人称代词,而属格代词是可以不使用的,只使用人称领属词缀就可以表达领属者。这时,领属短语对领属者成分的出现要求很弱,人称领属词缀的指称功能很强。现在,很多使用了人称领属词缀的短语同时也使用领属者名词性成分。这些领属者名词性成分往往是不可以省略的,省略了语义表达上就会有残缺,影响交际的进行。可以看出领属短语对领属者成分的出现要求增强了。相应的,这反映出人称领属词缀指称功能的弱化。

3.第三人称领属成分语音形式的弱化

Marlou Rijn(2016)把指称功能丢失的过程和语音形式弱化的过程分开讨论,他借鉴Hengeveld (2012)的四部类型理论(four-part typology)来分析功能层面的语法化过程,即指称功能的丢失。至于形式层面语音形式弱化的过程,Marlou Rijn(2016)统计了他采样的39个语言中不同功能的人称标记(marker)所使用的形式(独立词/附缀/词缀),发现功能层面的语法化和形式层面的语法化呈现出这样一种相关性:在任何一种语言中,指称性弱的人称标记所使用的形式都不会比指称性强的人称标记所使用的形式更独立。当然,这不排除指称性弱的人称标记和指称性强的人称标记使用独立性相同的形式的情况。我们在上文已经论证过,达斡尔语第三人称领属成分的指称功能弱化,从指称性标记发展为一致关系标记。形式上,达斡尔语的第三人称领属词缀大多数情况下依然使用的-inj形式,但形式上也并没有比指称标记阶段的形式更独立,所以这是符合Marlou Rijn(2016)对语音形式语法化的观点的。但我们也在一些语料中发现-inj有弱化为-n的趋势。如:

(14) xoir khkhw-nnkhkhkhw-n

两个 儿子-3 一个 儿子-3

爸爸-ACC 好 对待-PRES。

他的两个儿子中有一个儿子对父亲好。

使用-n而不是-inj的例子只是少数,且并没有规律可循,同样是接加在一个词(如:khkhw“儿子”)上的,有人用-n有人用-inj,同一个发音人的语料里也有时出现-n有时出现-inj。目前可以观察到的规律是-n只出现在元音或鼻音n收尾的词干后。但同样的,元音或鼻音[n]收尾的词干后也不是都用-n的形式。

四、小结

基于田野调查获得的一手语料,我们发现达斡尔语第三人称领属成分出现与领属者成分共现的新功能以及很多不规则用法。为解释这些用法,探求其发展规律,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人称领属这一语法范畴,提出问题。其次介绍前辈学者的类型学和语法化研究成果。最后以四部类型理论为指导,证明这一新用法是语法化的结果。

根据四部类型理论的分析方法,我们得出如下结论:达斡尔语的人称领属标记是由指称性的属格人称代词逐渐发展而来的标记领属者和被领属者之间一致关系的标记。随着语法化程度的加深,一方面,一致关系标记在人称领属范畴的表达形式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领属结构对领属者成分出现的要求增强,第三人称代词的属格和宾格形式开始混同。第三人称领属成分的的指称性不断弱化,越来越体现出一致关系标记的特征,语音上也相应地发生弱化。

猜你喜欢
达斡尔词缀第三人称
外国学生习得类词缀“感”的偏误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达斡尔语研究概述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缀功能及从中存在的奇异现象的处理探讨
浅谈现代汉语类词缀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记叙文写作之记事(三)
抗联三支队与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