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追梦初心依旧 激情体育人不负韶华

2021-04-25 18:57李玉荣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教研员体育教师

李玉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四十个春秋,弹指一挥间,马上就要离开心爱的教育岗位光荣退休了,就要离开为之奋斗、为之感动、为之自豪的体育教育事业了,此时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回忆小学四年级我参加学校小篮球队,中学又被选入哈尔滨铁路分局体校篮球队,参加篮球比赛的一幕幕,是体育精神和体育的魅力吸引和征服了我,使我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体育教师,培育出更多的身体强健、勇于拼搏的体育人才,从此我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

高中毕业我考入哈尔滨师范学校体育系,此后我梦想成真了,成为了一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从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成长为一名助推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体育教研员。

四十年来,我勤勤恳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从心底里热爱体育教师这份职业,并付出了青春年华,我为自己是一名学校体育工作者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与此同时,我也是《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忠实的朋友,从1982年至今,我一直订阅《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它是我的良师益友,是它一直给我工作上的指引和陪伴。感谢《中国学校体育》送给我的退休礼物——与大家分享我四十年体育生涯的幸福与快乐。

一、躬耕不辍,绿茵无悔铸师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更是全面育人的重要载体。

我于1981年由哈尔滨师范学校毕业到道外区南市小学任体育教师。选择了体育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辛苦和奉献,尤其是一名女体育教师,在走到操场的那一刻,我就暗下决心,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优秀体育教师。在学校我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勤勤恳恳、默默奉献,不但要在操场上课、组织课间操,课余时间还要带运动员训练,平凡岗位见真情,这一干就是21年。

1.矢志不渝,在教学中开拓前行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条件很差,体育教学不被重视,但我在工作中没有丝毫的懈怠,从不耽误学生一节课,从不上“放羊课”。在课堂教学上,我带领体育组同志努力钻研、不断探讨、大胆创新、研究教学教法,根据学生年龄和个体差异,积极与学生互动,通过快乐体育、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体育器材,如沙包、投掷靶、铁圈、保龄球、简易冰刀等,将这些器材充实到体育课中,保证了体育课上器材的多样性。

在教学中我勇于承担任务,积极为青年教师做观摩课,先后做的《情境教学》《仰卧推起成桥》《沙包投准》《山羊分腿腾跃》《垫上技巧》等课,为青年教师做出了榜样;在体育教学评比中,我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先后获得了省、市体育教学评比一等奖和教学改革成果奖,被评为哈尔滨市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钻研教学的同时,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再提高,积极进修学习,根据教学实践和总结积累的资料,我撰写的论文和案例先后在国家和省、市获一等奖。

我还注重专业基本功的再提升,每天坚持与同事、学生一起运动健身,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并在哈尔滨市首届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0年时,我通过遴选参加了国家《园丁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班上聆听国家级专家的顶级培训,得到了最前沿的专业引领,收获颇丰,为今后体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我带领着体育组同仁,团结一致,大胆创新,把体育课堂上教的运动技能编排到课间操中,自编课间操、韵律操、表情舞、团体操等40余套,丰富了学生体育活动内容,为学生在校园开辟了一方快乐健康的新天地,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我主编的团体操《中国魂》《七色光之歌》《叠罗汉》在省、市团代会上、市区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受到各级领导和同行们的一致称赞。

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体育特长的培养。我克服困难,牺牲一个个寒暑假,起早贪黑,与体育组同仁带领小运动员们进行专项训练。我带的跳高、全能项目成绩尤为突出,这些小运动员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到重点中学和市区体校,为省市争得了荣誉,还有的学生因为体育特长被保送到重点大学,之后每当毕业生来看我,我心里别提多骄傲和自豪了。我当时所在的学校多年来在市、区田径运动会上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由于学校体育工作突出,1998年哈尔滨市在我当时所在小学召开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場会,展示的4节体育课、低高年级课间操、队列队形、运动队训练等活动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学校被评为哈尔滨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并被命名为哈尔滨市首批标准化体育组、哈尔滨市体育教师实习基地。学校体育教师也先后被评为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今后的学校体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我的一位徒弟还竞聘成为区级体育教研员,引领区域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敬业乐业,把挚爱送给学生

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外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不少教育界同行“下海”经商了,还有的同行因为不被重视,消积怠工,工作推着干。面对这些情况,我没有迷茫、没有退缩,没有受到影响,而是坚定自己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奉献的道路上。当时不少朋友劝我说:“女同志当孩子王,整天蹦蹦跳跳、起早贪黑、风风雨雨,冬天还要带领其他体育老师浇冰场,经常是双脚冻在冰场上,太辛苦了。”还说:“你的荣誉很高了,还是趁年轻改行吧!”还有的朋友在南方为我介绍了条件优越的工作,但都被我婉言谢绝了。因为在我心中有一杆秤,是党的教育事业培育了我,我爱教育事业,更爱体育教师这一行。正因如此,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会退缩。

在小学任体育教师二十年来,我从来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寒暑假,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琐事请过假,父母有病住院,也没有因此请过一天假,而是利用晚间和休息日去医院探望,孩子有病我也是请亲属照顾,我想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我选择了学校、选择了学生,并努力做好、坚守岗位。因为我知道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学校里有更多的孩子等着我。每当我站在操场上,看到学生们渴望的目光,看到学生手们舞足蹈的样子,每当我看到学生们在运动场上取得了好成绩,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快乐。

辛勤的耕耘,换来可喜的收获。我只不过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党和国家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和鼓励。1992年我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称号;1994年我被评为特级教师,1997年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另外,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第八届劳动模范,连续三届被评为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哈尔滨市优秀党员,并获黑龙江省第五届“现代园丁”奖和哈尔滨市报达杯师德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更是我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的动力。

二、教研引领,共谱体育新篇章

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新使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研员是践行学科育人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傳播前沿信息、探讨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教研员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倡导者、组织者,还是实践者,更是领导、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教育行政部门抓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参谋和助手。

也许我与体育今生有缘,也许是我对体育的热爱和执着,当了21年体育教师后,我仍然选择坚持体育教育事业,2002年竞聘到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艺体部任体育教研员,负责哈尔滨市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这一干又是20年。

1.勤于教研实践,积极适应角色转变

自承担哈尔滨市体育教研员工作以来,我感到了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我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倍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力争做一名优秀教研员。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后,我积极参加国家新课程培训学习,先后参加了教育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学体育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中国教育学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举办的中小学新课程体育与健康高级研修班等国家级培训。不断充电学习,丰富和提高自己,为今后的教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说心里话,做教研员很辛苦,经常要下基层,到所辖区县中小学校进行教研指导与培训,而我总能做到“以苦为乐,乐此不疲”。体育教研员不等同于其他学科教研员,夏天在操场上看课风吹日晒,冬天则寒冷冻人。但每当我看到体育教师渴望教研员指导的目光,看到体育教师在操场上带领学生开心地运动和游戏,看到学生体质增强了,这酷暑严寒带给我的感受就被喜悦和欣慰所替代,我感到十分满足。

在教研工作中,我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与政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虚心向老教研员请教,向兄弟城市教研员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克服困难,积极组织开展哈尔滨市中小学各项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力争给教师们创造多学习、多交流、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体育教师的自信心和专业能力。

疫情期间,我与同事积极响应教育局“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充分发挥体育名师工作室教研团队研究、指导、辐射的作用,组织一批专业能力强的体育教师录制居家锻炼微课600余节,分别在黑龙江省电视台和哈尔滨教育云平台播出,还利用学科公众号、网络平台等媒体资源,指导全市中小学生居家开展每天半小时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身体免疫力,为战胜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做出了积极贡献。

2.精准教研搭平台,区域联合引领提高

担任教研员二十年间,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努力发挥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的作用,为一线体育教师搭建培训研修、观摩交流、评比展示、研究提升的平台,促进了体育教师理论与业务水平的提升,提高了体育教师站位。

我带领中小学体育团队先后多次高质量地组织全市体育学科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高中体育教师培训、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体育教师冰雪课程培训,多次为省、市国培项目培训。组织承办了“十城市”、黑龙江省“四城市”体育教学交流研讨会。另外积极组织体育教研员和体育骨干教师走出去观摩,虚心向兄弟城市学校学习,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观念,同时还邀请国家级专家于素梅教授为哈尔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做体育教学专题培训,专家前沿、高站位的引领,使教师们受益匪浅。近年来我指导的20余名体育教师获国家级体育教学现场作课一等奖,有百余名教师获省级体育教学现场课评比获一等奖,为体育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动哈尔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我根据区、县教研情况,开展了区域联合教研活动,通过联合教研平台,以轮动教研的形式展现各区、各学校的特色,承办区确定教研主题,协办区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展示交流活动。先后多次组织阿城区、道里区、松北区体育教师的联合主题特色教研活动,如《展教师风采,促教学质量提高》《逐梦冰雪,燃情冬奥》《名师引路求精,聚焦素养求实》等展示活动,每年主题为兴趣、能力、实效的“烛光杯”等教学展示。三区联合教研活动,有代表地域特色的冰雪特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展示,有如跳绳这种实效性强的教研活动展示,还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内容,并鼓励区、县教研员主持研讨活动。通过各种教学展示研讨,加强区与区、县与县之间的相互交流,使体育教师学到了更多优秀的案例和教学经验,通过区域教研、联合教研、资源共享,促进了体育教师的共同成长与提高。

3.夯实教师基本技能,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我先后牵头组织了哈尔滨市体育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如综合体育技能比赛、单项体育技能比赛、特长比赛和冰雪技能培训等,通过各项培训与比赛,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为体育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黑龙江省体育教师技能比赛中,哈尔滨市连续多年获得团体第一名。有20余名教师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在全国首届《我是体育教师》综合能力评选中,哈尔滨市有2名体育教师进入前10名,为哈尔滨市体育教师争得了荣誉,弘扬了体育教师正能量。

另外,通过承办“十城市”和黑龙江省“四城市”的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通过组织哈尔滨市体育学科中小学《走进新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改革阶段性教学评比暨校本教研现场会、高中体育教学专题研讨会,以及中小学冬季冰雪课程展示、体育名师工作室主题展示等活动,为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也培养出了多名区、县优秀体育教研员、体育名师,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辐射作用,推动了哈尔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

4.科研教研并举,推动教学质量提高

为了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撰写的《创新教学方法 探索有效课堂》《例谈体育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冬季如何开展好趣味冰雪体育课》《快乐冰雪 趣味校园》等20余篇文章,在《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上发表。我先后主持完成了《提高中小学身体素质对策的研究》《哈尔滨市中小学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哈尔滨市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等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还编辑出版了《国家校本课程与体育教材开发》《新课程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教师用书,并在学校得以应用,撰写学校体育调研报告20余篇,推动了哈尔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科学有序发展。

二十年的教研员工作实践与培训交流、观摩学习,让我学到了先进省、市体育教研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扩展了视野,提高了站位,完善了哈尔滨市体育教学研究的新思路,谱写了哈尔滨市体育教研工作的新篇章。

回首四十年过往,激情满怀,青春无悔。虽然自己为挚爱的体育教育事业付出了泪水和汗水,但我却乐在其中,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厚爱和褒奖。虽然自己即将离开教师岗位,但是我依然会心系校园,关注教育事业,关注体育教师成长,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关注体育公益事业,我愿意发挥余热,继续完成体育人的初心与使命,为我挚爱的体育事业扬帆再起航,用实际行动诠释体育人的担当与责任。我很珍惜和享受四十年学校体育工作带给我的幸福和快乐,未来我会更好地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健康快乐每一天。

体育强则中国强。在这体育的春天里,希望体育工作者们专业再发展,育好人、健好身,不忘初心,不懈追求,与时俱进,为学生健康发展多做贡献。祝我们的学校体育工作越来越好,祝我们的学生都能身体强健、阳光快乐,未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教研员体育教师
画作选登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有失尊严
3名黑龙江越狱逃犯1人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