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

2021-04-26 09:01张娟娜刘远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33期
关键词:伊伐布雷心室

张娟娜 刘远友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516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各类型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及终末阶段,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重,慢性心理衰竭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1]。常规治疗主要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病情进展为主,但随着疗程的延长,其作用效果逐渐降低,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2]。伊伐布雷定可通过稳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而有效缓解患者病情进展[3,4],目前临床关于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纳入标准: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5]者;无其他心血管疾病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等。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出血性疾病、心房颤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等。本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强心药物、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伊伐布雷定片(法国施维雅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81,7.5 mg)进行治疗,初始剂量5 mg/次,1次/d,根据患者心理变化情况调整药物用量,不超过15 mg/次,治疗期间保证患者心率高于55次/min。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一般资料 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2)临床疗效 治疗3个月后,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的相关标准将效果分为显效(患者心功能分级处于Ⅰ级或提高2级,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患者心功能分级[6]提高1级,临床症状或体征有所缓解)和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心功能 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使用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室间隔厚度(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4)血清生化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集患者静脉血3mL,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离心半径为10cm,3500rpm离心10min后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试 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n(%)、±s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3个月后,两组LVEF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VS、LAD、LVPWT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s)

注:两组治疗前比较,t LVEF=0.022,P=0.983,t IVS‘=0.020,P=0.984,t LAD=0.130,P=0.897,t LVPWT=1.142,P=0.256;两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t LVEF=5.277,P=0.000,t IVS=2.686,P=0.008,t LAD=4.737,P=0.000,t LVPWT=4.657,P=0.000。与治疗前比,*P<0.05。

?

2.4 两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CRP、PCT、Galectin-3、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两组治疗前比较,t CPR=0.320,P=0.749,t PCT=0.047,P=0.963,t Galectin-3=0.631,P=0.529,t NT-proBNP=1.803,P=0.098;两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t CPR=9.705,P=0.000,t PCT=10.669,P=0.000,t Galectin-3=8.569,P=0.000,t NT-proBNP=17.889,P=0.000。与治疗前比,*P<0.05。

?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后可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运动耐量下降、体力活动受限等,常规治疗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抗心衰、利尿等治疗稳定患者病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其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效果不佳[7,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IVS、LAD、LVPWT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及LVEF高于对照组,说明伊伐布雷定可有效改善慢性心理衰竭患者心功能。伊伐布雷定可通过维护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稳定而稳定患者心率改善患者的心室结构,同时其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延长左心室充盈时间,有效增加左心室的射血分数,改善患者心功能[9,10]。CRP是典型的炎性因子,可通过介导心肌细胞炎性浸润而加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PCT除细菌感染外,心功能衰竭也可引起其水平升高;Galectin-3可通过促进心室重构而加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NT-proBNP水平升高表示患者心功能损伤[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 疗3个 月 后 血 清CRP、PCT、Galectin-3、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伊伐布雷定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伊伐布雷定可通过稳定患者心率而改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状态,降低患者心室负荷而促进患者心室收缩功能的恢复,同时增加心室外周血流量而降低心肌缺血损伤,进而改善患者血清CRP、PCT、Galectin-3、NT-proBNP水平[12]。

综上,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伊伐布雷心室
伊伐布雷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穿越火线之布雷小分队
猜猜我有多爱你
在梅尔顿·莫布雷的孤独(外一首)
布雷博制动盘亮相上海车展
伊伐布雷定延长离体心脏单相动作电位时程及其致心律失常作用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慢性心衰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伊伐布雷定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