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索罗辛对腰硬联合麻醉痔上黏膜环切术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

2021-04-27 09:55廖淑英
医疗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坦索罗辛排尿功能肛管

廖淑英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普外科 (广东东莞 523290)

痔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类肛肠疾病,多见于20~60岁人群,由肛管或直肠下段的静脉充血肿大导致,临床表现为排便时疼痛、出血、肛门瘙痒与痔赘脱垂等[1]。近年来,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凭借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被普及到临床。腰硬联合麻醉起效速度快、麻醉效果确切,同时不受时间限制,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能够被应用到PPH 治疗中[2]。但术后常出现自行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等一系列并发症,多需开展导尿,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痛苦。有研究表明,盐酸坦索罗辛属于α 受体阻滞剂,改善下尿路症状的疗效确切[3],但有关该药对腰硬联合麻醉PPH 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对2019年1-12月于我院行腰硬联合麻醉PPH 的46例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坦索罗辛对该类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以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于我院行腰硬联合麻醉PPH的4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3例。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20~58岁,平均(48.25±3.55)岁;病程1~14年,平均(5.68±1.54)年;疾病类型,内痔11例,混合痔12例。试验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2~60岁,平均(48.30±3.48)岁;病程1~15年,平均(5.70±1.48)年;疾病类型,内痔10例,混合痔1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4]中痔疮的诊断标准;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术前各项检查均正常,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慢性基础病;泌尿系统异常;肝肾心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过敏体质。

1.2 方法

两组均行腰硬联合麻醉PHH,具体如下。(1)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左侧卧位,于L2-3或L3-4间隙开展硬膜外穿刺,然后采用针内针穿刺法开展蛛网膜下隙穿刺,待脑脊液流出后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注射0.5%布比卡因1.6~2.5 ml,拔出腰穿针,留置硬膜外导管,根据具体情况注入0.5%罗哌卡因,调节麻醉平面至T11-L1。(2)PPH:麻醉起效后将患者摆放成俯卧臀高位,并对其会阴皮肤和肛管直肠开展常规消毒,女性患者需对阴道开展常规消毒,插入直径为33 mm 的透明扩肛器和荷包缝合肛镜,于齿状线以上2~4 cm 沿肛管周径黏膜下层做2个荷包并缝合,取出肛镜,后将吻合器插入到荷包缝线上方,将荷包缝线收紧结扎后切除吻合,观察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肛垫的复位程度与肛口外观等,后采用凡士林纱布开展肛管填塞。

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指导。试验组术后予以坦索罗辛(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5,0.2 mg×10粒)口服,0.2 mg/次,1次/d,连续治疗1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出现。

1.3 临床评价

(1)排尿相关指标,包括自行排尿时间、排尿间隔时间、尿量、自行排尿顺畅比例、自行排尿困难比例、尿潴留导尿比例,其中患者存在尿意能自行排尿即为自行排尿顺畅;患者存在尿意,经过局部按摩、诱导和热敷等方法才能自行排尿即为自行排尿困难;患者存在较强尿意,但无法自行排尿,需要开展导尿即为尿潴留导尿。(2)总有效率[5]:显效,患者尿潴留完全消失,同时自行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尿潴留基本消失,同时可以自行排尿,但仍有一定困难;无效,患者尿潴留仍然存在,需要置入导尿管;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排尿相关指标

试验组自行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排尿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自行排尿顺畅比例高于对照组,自行排尿困难比例及尿潴留导尿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排尿相关指标比较

2.2 总有效率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痔作为临床一类常见病,位于肛门部位,任何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PPH 作为该病常见的治疗术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痛苦小等优点,而腰硬联合麻醉属于该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但手术会给患者的排尿功能造成一定影响,较多患者术后会出现尿潴留情况,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1)术后肛门位置伤口疼痛;(2)患者不习惯于床上进行排尿;(3)手术带来的刺激作用,可反射性使尿道括约肌出现痉挛,从而引发尿潴留;(4)术后为预防切口处渗血,采用纱布开展肛管填塞以压迫止血,填塞物过多则会导致排尿困难,甚至引发尿潴留等[6]。因此,如何改善腰硬联合麻醉PPH 患者的排尿功能成了临床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自行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排尿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自行排尿顺畅比例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自行排尿困难比例及尿潴留导尿比例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坦索罗辛用于腰硬联合麻醉PPH 患者中能够改善术后排尿功能。分析其原因为,坦索罗辛作为一类高选择性的α1受体阻滞剂,主要的作用机理为选择性阻断前列腺内α1A 肾上腺素受体,对α1受体亲和力较α2受体强5 400~24 000倍,该特性能使其疗效增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7]。由于尿道、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存在的α 受体多为α1A 受体,因此,坦索罗辛对于尿道、前列腺平滑肌和膀胱颈均能起到高选择性的阻断作用,与对血管舒张压升高的抑制能力比较,其对尿道内压升高的抑制能力强13倍[8]。用药后能使膀胱和后尿道压力下降,进而使尿液返流大大减少,并使输尿管平滑肌的张力下降,对输尿管管腔直径起到扩张作用,确保尿液引流畅通,改善术后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一定程度上减少尿潴留的发生[9-12]。此外,本研究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选取的样本量较少,同时研究时间较短,未对两组开展远期深入随访,未来还需增加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开展多证型、多中心、广泛性的临床观察,得到更为客观可信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推广于临床。

综上所述,坦索罗辛用于腰硬联合麻醉PPH 患者中能够改善术后排尿功能,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猜你喜欢
坦索罗辛排尿功能肛管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的酒精突释研究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对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盐酸舍曲林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观察
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35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
治排尿功能障碍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近期排尿功能的影响分析
坦索罗辛联合黄体酮治疗中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