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评价

2021-04-28 00:34谢晓峰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开腹直肠组间

余 明 谢晓峰

临床中,针对结直肠肿瘤多选择手术治疗,但开腹手术切口较大,对机体易产生较大损伤,而且术后易发生感染、疼痛等情况,影响机体康复速度[1-3]。近些年来,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率逐步升高,本文旨在观察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60例,通过平均分配的方法,划分为2组。比对组30例:女性14例,男性16例,平均年龄(45.55±1.71)岁;探究组30例:女性13例,男性17例,平均年龄(45.78±1.80)岁。在基线数据方面2组进行均衡性比对,无差异性(P>0.05)。

1.2 筛查标准

纳入标准:①结直肠肿瘤本人与家属知情同意;②通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直肠肿瘤;③符合手术指征;④病症未出现转移。

剔除标准:①重要器官功能衰竭;②麻醉高风险,对治疗必用药物过敏者;③严重传染性疾病;④中途更换治疗方案;⑤存在出血性疾病;⑥听力障碍或语言沟通障碍。

1.3 方法

比对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全身麻醉后,实施气管插管,开腹行根治性手术,对病灶进行清除。

探究组:实施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性切除术。麻醉成功后,对患者侧腹膜应用超声刀等工具实施分离,对肠系膜下血管根进行切断,对直肠后间隙、直肠与乙状结肠进行分离,同时对直肠前壁、腹膜后间隙等进行处理,清扫淋巴结;对病灶进行根治性切除,这样可降低疾病复发率。操作结束后,对腹腔进行反复冲洗,并将腹腔进行关闭。

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等药物,加强对患者生命指标的观察,做好相关护理措施,从而加速疾病好转。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不同术中出血量、在院治疗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对患者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监测。应用视觉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后机体疼痛程度进行评价,0~1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机体疼痛程度越高。观察术后,患者机体是否有相关并发症出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组间基本治疗数据比较

探究组术中出血量、在院治疗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少(短)于比对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基本治疗数据比较

2.2 组间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探究组IL-6与IL-8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2.3 组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探究组术后疼痛评分为(2.01±0.45),明显低于比对组的(5.41±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0,P=0.003)。

2.4 组间手术安全性比较

探究组治疗安全性高于比对组,有统计学差异(χ2=5.510,P=0.000)。见表3。

表3 比较组间手术安全性(例,%)

3 讨论

社会经济发展快,人们生活作息紊乱,饮食结构不正确,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以及老龄化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结直肠癌疾病的发生率呈递增模式[4]。结直肠癌有着较高的死亡率,仅次于食管癌、胃癌与原发性肝癌[5-6]。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延长其生存时间,控制疾病发展,临床多对结直肠癌疾病选择手术治疗[7]。

临床中,开腹手术针对腹腔内粘连严重、解剖不清以及手术较为复杂情况优势性更强,但其对病症探查期间,凭据手感,对病灶可能会存在清除不全情况,而且手术切口较大,需对肌肉组织进行分离,术后疼痛程度高,切口易产生瘢痕,而且发生感染等几率较高[8]。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在临床应用率逐步提升,由于其术中视野清晰,利于医师开展精准性操作。适当增强腹内压,可减低创面渗血以及腹膜血管受损情况,进一步减低术中出血量。正因为出血量的减少,从而降低输血量。此外,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切口较小,对机体内环境以及胃肠功能影响性低,从而改善术后机体疼痛程度,利于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减少静脉血栓、压疮以及感染等不良反应出现,促进机体好转,从而缩短在院治疗时间[9]。有研究在文中称: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肿瘤有一定治疗价值,不仅创伤小,疗效佳,安全性高,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0-11]。所以,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已经成为临床中经济、安全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案。

通过本次调研结果可发现: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在院治疗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IL-6与IL-8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开腹手术;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腹手术;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发生感染、静脉血栓以及吻合口瘘情况低于开腹手术。这多与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属于微创操作,手术视野可延伸,从而对病灶进行观察,应用器械实施清除,减少遗漏病灶,从而加速患者机体康复速度,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在院时间,达到节省医疗费用等目的[12-14]。此外,在实际操作期间,一定需注意几点事宜,从而可进一步保障手术安全性、顺利性与有效性。①一定筛查好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并对病灶大小进行评估,确定肿瘤直径,从而分析手术风险。②手术操作全程做好无菌措施,并根据相关流程与规定开展操作。③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对操作医师要求较高,建议医师持续性提升自我技术水平,保证操作规范化,从而提升手术安全性。④术后,合理应用抗感染等药物进行干预,降低感染等病症出现。此外,为进一步保障手术顺利,术前对患者实施宣教,告知其手术流程与相关注意事宜,让其身心处于放松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可进一步提升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安全性高,可行性强,可有效提高结直肠肿瘤患者预后,降低术后机体疼痛程度,消除炎性水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开腹直肠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