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的效果评价

2021-04-29 03:47王海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分值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王海燕

(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建设的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压力,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让人们苦不堪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精神方面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状况,随着现代社会的自杀率日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精神层面的治疗。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性疾病,是情感、思维、行为等不协调的精神障碍,具有病程长、易复发、易受伤等病症,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在进入康复期之后就停药治疗,导致病情反反复复。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改善,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一份保障。本文就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的效果做出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8 年7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5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25 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3 例,女性12 例;年龄16~66 岁,平均(36.66±4.2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0 例,女性15 例;年龄18~66 岁,平均(35.24±5.02)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理问题等基本信息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此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的同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配合本次治疗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因个人原因退出治疗的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主要操作如下。

(1)健康宣教:每星期对患者进行2 次健康知识宣教,1 h/ 次。主要给患者讲述导致精神疾病的因素和精神疾病治疗期间的用药指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促进患者的治疗,预防复发。同时也要给患者讲解如何解决紧急事件。改善患者与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培养患者积极治疗的心态,树立患者治愈的信心,为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2)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和患者要积极的沟通,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仔细聆听患者的叙述,并进行分析,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的解答,并鼓励患者、给予患者精神支持,让患者产生安全感。

(3)组织娱乐活动:护理人员每天组织1~2 次娱乐活动“邀请”患者积极参加,例如下棋、听音乐、读书等。给予患者生活的希望,让患者体验到生活的快乐。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让其做适当的体力活动,比如扫地、擦桌子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训练患者的社会技能:为加强患者的社交能力,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人际交往的训练,同时要训练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恢复。在日常生活中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患者搞好个人卫生,以此保护其的自尊心和人生价值感,让患者体会到和其他人一样正常生活。让患者多与病友沟通交流,促进其学习人际交往技能。

(5)家庭情感护理:为了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告知家属适时探望,让其了解亲人和家庭最近的情况,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其内疚感和失败感。让亲人、朋友加强对患者的鼓励,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1.5 观察标准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1 个月的护理之后,以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分值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 和SAS 分值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 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 理 后,观 察 组SDS、SAS 评 分 低 于 对 照 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DS 和SAS 分值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的SDS 和SAS 分值对比(±s, 分)

SDS SA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25 47.26±2.89 17.65±3.02 48.26±3.15 19.01±3.00对照组 25 47.64±2.33 34.55±2.97 47.63±3.22 33.73±2.99 t 0.511 19.949 0.699 17.377 P 0.611 0.000 0.488 0.000组别 例数

2.2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s,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情感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躯体功能观察组 25 72.36±9.52 74.12±11.42 73.75±10.65 71.19±13.01 75.51±12.59对照组 25 61.79±11.26 66.28±10.31 61.65±11.38 63.89±12.82 61.68±11.15 t 3.584 2.548 3.881 1.998 4.111 P 0.001 0.014 0.000 0.051 0.000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发率和复发率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程度的降低。如果不积极治疗会使患者产生抑郁、急躁、消极的情绪,严重时危急生命。坚持用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的主要措施,但是良好的心理护理也是治疗的关键,经过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治疗患者内心的创伤,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从心理层面解决患者的问题是最有效的,家庭治疗是精神疾病治愈最好的办法。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开展科学、健康的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要严格按照规范与患者进行沟通,沟通时护士仪态要端庄、态度要亲切、语气要温柔,让患者觉得沟通过程是很愉快的。护理人员积极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树立患者家属对治疗的信心,让家属尽可能做好医护人员的配合工作。

综上所述,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分值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分值。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来看,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的病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改善了患者家庭的生活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分值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