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2021-04-29 03:47任晓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天冬氨酸基转移酶胆红素

任晓燕

(任丘友谊医院,河北 沧州)

0 引言

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重要的病症诊断方式,通过血液样本的检测能够提高病症的诊出率,根据其生化指标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措施[1]。由于生化血液检测会涉及至多个医学部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临床检测,用以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2]。现通过选取100 例需要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血液标本采集中产生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血液生化检测结果的标准性做出探究,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相关部门批准,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录的100 例需要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液采集,观察所有患者标准检测与不同特征检测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其中男性54 例,女性46 例,年龄32~74 岁,平均(64.18±5.58)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血液标本采集量均设定为5 mL。设定方法:取54 例患者行同侧血液采集,取另46 例患者行不同侧血液采集;取59 例患者于空腹情况下对血液进行采集;取另41例患者于其他时间对血液进行采集;取45 例患者进行规范送检的生化检验,取另55 例患者于血液采集1 h 后进行生化检验,两组患者血液检测均由迈瑞BS-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在不同部位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包含肌酐、尿酸、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观察不同时间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包含尿酸、肌酐、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观察不同送检时间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包含尿酸、肌酐、葡萄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4]。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不同部位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

观察不同部位血液标本采集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同侧血液采集患者在肌酐、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方面低于异侧血液采集患者,在尿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方面高于异侧采血患者(P<0.05),患者在各方面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 患者的不同时间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

观察不同时间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标准血液检测患者的尿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以及间接胆红素方面高于溶血标本的患者,溶血标本患者在肌酐、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直接胆红素方面低于标准血液检测患者(P<0.05),患者在各方面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2.3 患者的不同送检时间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

观察不同送检时间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规范送检患者的血液检测患者的尿酸、葡萄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间接胆红素方面高于1 h 后送检组的患者,1 h 后送检组的患者在肌酐和直接胆红素方面低于标准血液检测患者(P<0.05),患者在各方面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1 患者的不同部位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s)

表1 患者的不同部位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s)

组别 肌酐(mmol/L) 尿酸(mmol/L) 血糖(mmol/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同侧组(n=54) 106.97±4.65 286.51±7.64 61.87±5.64 187.56±9.21 2.81±0.16异侧组(n=46) 134.52±5.51 123.95±4.93 97.32±6.14 134.82±7.23 3.84±0.32 t 27.120 123.947 30.074 31.445 20.80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患者的不同时间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s)

表2 患者的不同时间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s)

直接胆红素(μmol/L)标准组(n=59) 128.61±6.72 82.16±3.75 101.06±4.82 138.47±8.10 3.17±0.84 317.67±8.68 214.34±5.94 4.82±0.13溶血组(n=41) 223.74±6.74 46.42±2.53 123.24±5.16 110.16±7.31 8.92±1.74 157.84±6.28 34.63±2.87 24.14±1.85 t 69.503 56.947 21.987 17.880 21.994 100.908 179.509 80.11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肌酐(mmol/L)尿酸(mmol/L)血糖(mmol/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总蛋白(g/L)间接胆红素(μmol/L)

表3 患者的不同送检时间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s)

表3 患者的不同送检时间血液标本采集的生化检验结果情况(±s)

直接胆红素(μmol/L)规范组(n=45) 203.85±7.65 223.31±4.64 5.17±1.03 26.56±1.10 68.28±2.16 172.98±5.87 19.34±1.72 1 h 后送检组(n=55) 247.52±7.63 186.27±4.12 4.64±0.83 17.18±1.04 59.22±2.00 137.84±5.91 26.83±1.89 t 28.440 42.253 2.850 43.720 21.739 29.670 20.523 P 0.000 0.000 0.005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肌酐(mmol/L)尿酸(mmol/L)葡萄糖(mmol/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间接胆红素(μmol/L)

3 讨论

随着医院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医疗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准确的检测结果对患者来讲尤为重要,若血液检测中的不规范行为导致血液检测产生误差,会造成医生的误诊现象,影响患者后期治疗[5]。因此有效检验患者血液生化指标中的检测结果对医生的诊断以及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尤为重要[6]。本文通过对患者进行分析可知,患者的血液情况往往在血液采集的部位、患者是否为空腹状态以及血液的送检时间上均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于此告知相关医生,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需严格执行其操作规范,减少影响因素产生的误差[7]。

本文通过选取100 例需要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进行研究得出结果:患者同侧血液采集的检验结果与异侧血液采集的检验结果差距较大(P<0.05);患者标准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溶血样本的检测结果差距较大(P<0.05);患者正常送检的检测结果和1 h 后的送检结果对比差距较大(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所有患者在进行不同部位的血液采集、不同溶血情况、不同送检时间中均有一定的血液检测差异,于此提醒相关检测医生:为保证血液检测的准确性,需要严格执行标准的血液检测操作,从而减少误诊现象的产生,为患者的病症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基础,从而提升医院血液检测的准确性、诊出率,为治疗服务奠定条件[8]。

综上所述,通过对患者进行不同的血液标本采集措施可见,患者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不同侧的血液会对血液生化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同时患者在非空腹状态下的检测结果也会产生差异,另外医生在保存血液标本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其检测结果。因此在常规的血液检测重要严格执行规范的血液检测操作,保证血液标本检测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天冬氨酸基转移酶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不同水平天冬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不同分子量聚天冬氨酸对小麦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氨基转移酶升高真有这么可怕吗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氨基转移酶升高代表肝脏受损吗
聚天冬氨酸用量对玉米发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