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减负非一摞文件可解

2021-04-29 13:16南方周末评论员
南方周末 2021-04-29
关键词:作业量作业负担课间

南方周末评论员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先后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一”)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二”)。两个通知中的亮点,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与其说是什么新提法,毋宁说是对旧举措的重申与强调。

例如,通知一提出,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平均不超过90分钟。在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就有这“不布置”“60分钟”与“90分钟”的规定,只不过,新的通知在“不布置”之前加了“确保”,措辞更显严厉;“60分钟”与“90分钟”之前加了“平均”,增强了可操作性。通知二要求的每天校内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30分钟大课间等在上述方案中也有规定,每天校外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则是新提法。

这两个通知当然有关系,总的时间就那么多,学习作业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此消彼长。每周有几节体育课,每天有30分钟大课间,有没有安排,安排后有没有被挤占,很容易核查,学校或不敢不在课表上予以安排。在这个意义上,落实通知二,也有助于落实通知一。

不过,相对而言,落实作业减负有更多的困难。核查难,也没有罚则,是容易想见的。更大的问题在于观念。在许多甚至可能是大多数家长看来,布置作业多,说明老师负责。更有一些人认为,增加学生在校时间,课外时间尽量被学校作业占满,有助于缩小不同背景之间学生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在他们看来,学生在校时间少了,老师留的作业少了,有资源的家长给孩子在课外开小灶,就会与别的孩子拉开差距。

这些观念都值得商榷。作业量为什么那么多?以小学语文为例,本来一课中的生字分为“会写”与“能认”,但老师对“能认”的要求“会写”,识字加油站的也要求“会写”,那学生作业负担自然加重。至于课前要填写预习单、抄生字,课后要继续抄生字、组词、写字帖,做教辅“阳光同学”等,层层叠加,当然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但将初高中的题海战术延伸到小学是否有必要?严格按照教纲来、作业量只以掌握为限,学生作业负担自会减轻。

作业减负之后,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这绝不是坏事,可以运动,可以休息,可以发展才艺,也可以在学业上继续精进,千姿百态,参差不齐,各得其乐,才是最美风景。“对高个子截肢、对美者毁容”之类的所谓“公平”,是赤裸裸的嫉妒与人性之丑陋,不足为训。让高智力、天赋异禀的把各种潜能发挥出来,是个人之幸,亦是社会之幸。

总之,作业减负,非一纸文件或一摞文件可以解决,要根本解决,非得家、校、社会各方的观念转变不可。

猜你喜欢
作业量作业负担课间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的方案应用研究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数优化策略
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配置方案分析
有效识字 减轻写字作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