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城市高架桥施工中的应用*

2021-04-30 01:05磊,李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桥梁微信

李 磊,李 江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001)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道路改造中的立交桥多位于主干道交汇处,具有交通繁忙、场地狭小、工期短、地下构筑物多、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在城市高架桥施工中引入BIM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长沙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为例,根据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的实践,总结BIM技术的应用成果,并结合桥梁工程领域BIM技术应用现状,提出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BIM技术的建议。

1 工程概况

长沙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为长沙市南部东西向的城市快速路,是湖南省首次采用装配式工艺施工的市政高架桥梁(见图1)。主要施工内容有主线、平行匝道、万家丽立交、万家丽路高架桥拼宽段的桥梁主体结构、桥面铺装、伸缩缝、支座、防撞栏杆、桥梁排水等。

图1 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建筑效果

该项目墩高≤15m的墩柱和盖梁及所有钢板组合梁采用预制拼装工艺施工,其中盖梁最大节段吊重为120t,立柱最大吊重95t。钢板组合梁采用国内首创的二次叠合施工技术,即底层10cm厚的混凝土梁板在工厂与单片工字钢梁进行叠合,整孔组合梁吊装上桥后再进行顶层20cm厚的混凝土梁板叠合,形成整体梁板结构。

2 工程重难点

该项目中万家丽立交是施工重难点之一。下部结构与地铁5,8号线换乘站共建,上部结构5次跨越既有万家丽路高架桥,上下共5层,最高桥面距地面40m。工程实施难点如下:①工期短;②交通流量大;③场地狭小且交叉施工;④地下构筑物多;⑤沿线高压线;⑥多层立交钢梁跨既有桥梁吊装;⑦单节钢梁吊装质量大,施工安全风险高。

3 BIM技术应用

将BIM技术应用于该项目,施工中由BIM应用人员将3D模型、工程量及4D/5D模型数据上传至施工管理平台,通过BIM管理平台对进度、成本、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管理。

3.1 BIM模型管理

3.1.1地形采集

传统三维建模一般只有施工主体本身,在施工环境复杂的市政项目中,单独的模型不能指导施工。该项目利用无人机对周边环境进行地形采集,处理采集数据后,和主体模型一起导入平台中,生成空间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信息,为各项方案的制作提供依据。

3.1.2模型建立(见图2)

图2 模型建立

按照工程整体CAD图进行定位,相关数据对应图纸内参数,将Revit等软件建好的模型导入BIM管理平台,再将处理过的地形数据导入管理平台中,与主体模型融为一体,使施工情况一目了然。

3.2 施工管理应用

3.2.1构件参数查看

BIM平台中的三维模型可进行旋转、缩放及漫游。由于已提前导入相关数据,点击具体模型时会显示模型代表构件的相关信息、参数。

3.2.2道路交通疏解指导

由于施工现场交通压力大,且与地铁、管廊等同时施工,现有施工围挡对道路交通导行造成影响。在已建好的BIM模型中,根据实际地形模型,编制交通疏导方案,可最大程度还原现场真实程度,在准确地形上模拟交通疏导、围挡布置。

3.2.3施工方案模拟

万家丽立交项目中施工场地有限、施工结构复杂,施工时需考虑交通疏解、机械设备站位、钢梁吊装顺序、对地铁的影响等因素。通过BIM模型比对方案,选出最理想的吊装方案,并继续进行施工模拟,反复优化方案。施工工况模拟如图3所示。

图3 施工工况模拟

3.2.4技术交底

针对现场复杂的施工环节,制作对应动画,辅助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和技术交底工作,便于一线施工人员准确理解施工工序和作业要求,使复杂工艺流程变得通俗易懂。

3.2.5高压线与新建桥梁对应关系模拟

利用Revit建立主桥及附近高压电塔和电线的模型,能直观看出高压线对施工的影响,通过分析高压线和主体模型相对位置,为施工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提供依据。

3.2.6预制构件管理

由于该项目采用装配式施工,存在大量预制构件,需根据现场进度制定预制构件的施工顺序,预制构件制作与出厂需大量人员进行统计,操作繁琐。为使预制构件实现可视化管理,项目部利用BIM技术结合微信客户端,通过预制构件月度计划制定及统计功能,进行计划生产量与实际生产量的对比,同时,通过台座管理模块,有序管理预制台座和存放台座,使预制厂状况一目了然。

3.3 进度管理应用

在传统BIM平台基础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小程序管控施工进度。现场人员根据工程进度,每日在微信上填报工程量、消耗材料、当日机械和人员情况。

根据计划进度和接收到的实际进度,平台可分析现场进度,找出滞后节点,以便确定解决方案。

3.4 安全质量管理应用

本项目采用微信公众号实现安全质量管理。现场巡查发现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后,打开公众号拍照取证,并填写相关内容,如问题描述、整改要求、经办人员、问题严重性等,填完后进行发送。现场负责人收到整改消息后,可选择相应人员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负责人会收到整改完成通知。

3.5 物资机械管理应用

3.5.1物资材料管理

平台中录入所需材料库,并关联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填报可直接调用本地材料库。平台可统计收发材料,预警库存不足的材料。

3.5.2机械设备管理

与材料管理一样,平台内录入建设该项目所需的机械库,并关联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填报可直接调用本地机械库,还可管理机械状态、进出场时间。

3.6 视频监控应用

利用BIM平台对接现场监控系统,实现平台直接查看模型对应位置的实时状态,项目部通过计算机客户端、手机端与BIM平台相连,能直接在计算机、手机上查看现场状态,且移动端可在任何地方操作摄像头,对违规或危险情况进行截图或摄像,方便项目部实时掌控现场情况。

3.7 二维码应用

将该项目的管理人员信息、现场作业人员信息、机械信息录入系统后台中,自动生成相应人员信息、机械信息二维码,再将相应二维码进行打印、粘贴。管理人员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得知相应人员信息、机械基本信息、检查记录。

4 BIM技术应用中的障碍及改进方向

1)任务进度管理作为BIM辅助管理的重要部分,可系统化查看、统计实际工程进度和计划进度,并进行相应分析。但因工程业务较繁忙,导致录入实际进度存在滞后现象,不能及时反映实际情况,所以设立专职人员,优化任务进度,有效改善该情况。

2)该项目工程体量较大、周边建筑物众多,因此使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得高质量的周边环境模型,整体效果好,但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模型较大,前期模型建立用时较长,从而对BIM平台的使用有一定影响;②高质量的倾斜摄影模型对硬件设备要求很高,往往需要更新替换台式机满足使用要求。所以需提前做好硬件准备制作项目模型,不影响正常开展BIM工作。

3)相比住宅等传统建筑,桥梁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和流程更复杂,导致BIM技术落地困难。以预制构件信息化管理为例,二维码张贴、扫码流程涉及构件厂、物机部、工程部等部门,每个参与方必须正确履行扫码流程,才能实现桥梁预制构件信息化管理。因此,BIM技术在大型桥梁项目中的落地实施,企业除积极吸纳先进技术外,还需逐步变革管理流程与模式。

4)目前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各监测数据尚未接入系统中。将来可考虑将各监测、监控数据集成至数据中心,并结合BIM技术,形成信息集成优势,进一步提高桥梁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

5 结语

本文依托湘府路项目BIM技术应用实例,通过总结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成果和不足,分析需提高行业领域整体应用水平的建议,并期望BIM技术在湘府路项目的应用成果能提高行业领域应用水平。在今后的城市高架桥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BIM技术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具体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桥梁微信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族库管理研究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微信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