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线与腹部超声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2021-05-01 02:42胡美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下段尿路输尿管

胡美玲

(江西省南昌市结石病专科医院影像科 江西 南昌 330000)

输尿管结石属于泌尿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该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输尿管结构原因,输尿管结石包括输尿管上段、输尿管中段、输尿管下段及输尿管中下段等,其中以输尿管中下段比较难检查出来,由于位置特殊性,肠道气体干扰,早期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无显著症状,但后期患者会出现下腹部疼痛、排尿疼痛、尿血、腰部疼痛、尿频、下腹坠胀等症状,且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甚至造成输尿管梗阻,出现无尿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根据输尿管结石位置及结石大小选择相应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排石、体位排石、运动联合口服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等,准确定位结石位置有助于提高治疗的针对性,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诊断具有较高要求[1-3]。目前,影像学是诊断的主要辅助方式,包括X 线、CT、腹部超声等,其中,超声检查具有较高检出率,因此,通常被作为临床诊断主要依据[4-5]。基于此,本文将静脉尿路造影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X 线与腹部超声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选2019 年4 月—2020年4 月95 例该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组分析,比较诊断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中选95 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对照组(47 例):28 例男,19 例女;年龄20 ~71 岁,平均(45.63±1.93)岁;病程5 ~42 周,平均(23.73±3.17)周。观察组(48 例):30 例男,18 例女;年龄21 ~70 岁,平均(45.43±1.68)岁;病程6~43周,平均(24.13±2.83)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1)均存在输尿管结石症状,包括排尿疼痛、尿血、腰腹部疼痛并放射至阴囊、阴唇、大腿内侧等,进行CT 检查并确诊;(2)知情本研究并自愿加入;

排除标准:(1)依从性较差者;(2)合并有输尿管其他病症者;(3)合并有恶性肿瘤者;(4)临床资料缺失者;(5)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X 线检查,具体如下:(1)告知患者X 线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检查前指导其佩戴相应物品以便减少X 线辐射伤害;(2)使用X 线仪器(品牌:锐珂)检查患者肾脏情况,包括肾脏形态、大小、位置、结石状况等,并拍片;由专业审片医师阅片。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具体如下:(1)检查患者膀胱,了解其膀胱充盈状况下肾脏状况,包括肾脏积水情况,并根据结果选择腹部超声检查方式,针对其中积水严重者,则使用超声并由上至下检查患者输尿管中下段情况;针对其中无积水者,则将膀胱出口作为检查起点,并由下至上检查其输尿管中下段情况;(2)采用数字化X 线摄影系统(品牌:锐珂)、超声诊断仪(品牌:GE/通用电气),使用凸阵探头,设置探头频率,以3.5 MHz 为宜,并按照膀胱检查结果选择相应腹部超声检查方式;两组阅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

同时,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将静脉尿路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X 线与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准确情况。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准确率=输尿管中段结石例数/总例数×100%。

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标准:(1)检查结果提示输尿管扩张,检查过程中信号降低或中段;(2)检查提示动脉、静脉前方无管状血流;(3)检查提示存在较强回声团;(4)检查显示管壁分界线明显。

X 线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标准:输尿管走形区有卵圆形或长圆形致密影,密度高且均匀,较大者形态和腔道方向一致。

1.4 统计学方式

使用SPSS 17.0 分析数据,(±s)为计量资料、(%,n)为计数资料,分别以t、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确诊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对照组经X 线检查,37 例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检出率为78.72%(37/47),观察组经腹部超声检查,46 例为输尿管中下段,检出率为95.83%(46/48),组间比较,观察组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见表1。

表1 诊断准确率比较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尿路结石类型之一,临床90%以上的输尿管结石是由于肾结石排出受阻,嵌顿于输尿管所形成。输尿管结石影响尿液从肾脏流至膀胱,增加输尿管阻塞发生率,极易导致肾积水,损害患者肾功能,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需积极治疗[6]。

输尿管是将尿液从肾脏运输到膀胱的管道,由于构造原因,输尿管存在三个生理性狭窄,包括肾盂输尿管移行处、跨越髂血管处、膀胱壁内部,结石出现后,经过输尿管,受到输尿管管腔狭窄程度及结石大小影响,在输尿管中卡顿形成输尿管上段结石、中段结石、下段结石、中下段结石等。不同位置的输尿管结石治疗方式存在差异,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对输尿管结石位置的诊断具有较高要求。影像学技术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常用辅助方式,包括X 线、CT、超声等,其中,X线是最基础影像学检查方式之一,其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该方式属于基础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广泛。X 线显示输尿管结石呈类椭圆形或米粒状的致密影,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能检出输尿管结石[7],但由于分辨率不高、不能看到喷尿等原因,X线无法检出阴性结石。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腹部超声出现,应用该方式进行疾病检查逐渐成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方式之一。将腹部超声应用于输尿管结石诊断中,通常使用凸阵探头,探头频率设置为3.5 MHz,在采用相应方式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肾积水后,根据结果采用不同超声扫描方式,包括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上,以便明确输尿管结石位置。超声探头检查过程中显示输尿管内存在团块状或斑点状强回声伴有声影或彗星尾即为典型结石的声像图,同时,超声显示强回声团,且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等,则可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结合超声探头显示的结石位置则可进行输尿管结石位置判断[8-9]。

廖长硕[10]等人对腹部超声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选70 例确诊患者,分对照组(X 线尿路平片检查)与观察组(腹部超声),其将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输尿管下段结石检出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4.3%)(P<0.05),说明,采用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相较于X 线来说,诊断准确率较高。本研究将静脉尿路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与X 线检查结果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37 例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检出率为78.72%(37/47),观察组46 例为输尿管中下段,检出率为95.83%(46/48)。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该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均说明腹部超声在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

综上所述,与X 线诊断结果相比,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较高准确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中下段尿路输尿管
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严重开放性损伤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比较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