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评述

2021-05-04 14:28张悦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现代性翻译

摘 要: 刘禾的《跨语际实践》从跨学科的角度重新思考新词语在本国获得合法性的过程,考察文学常识诸如“国民性”“个人主义”等概念是怎样在历史中生成的,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小说等跨语际表述模式的角度对文学经典重新进行阐释,这种新的研究思路使得国内外学者对其充满争议。本文试图对该书进行解读,以此分析该书的创新性与不足。

关键词:刘禾 跨语际 翻译 现代性

刘禾(Lydia H.Liu),美国华裔批评家,1956年出生于四川泸州,1976年考入甘肃师范大学英语系,1980年考入山东大学英美文学专业读硕士,198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博士学位,1990年博士毕业进入伯克利大学任教,现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其主要学术成果有《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等,由此刘禾构建了其“新翻译理论”(此提法最早见于李晋悦的《往返于书斋与现实之间》),所谓“新”是新在刘禾拓宽了翻译的概念,“本书讨论的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翻译,更不用提所谓的外国词语和话语的中国化问题”。刘禾将翻译看作是文化交流之间的“跨语际实践”,使得翻译研究具备了跨文化的前提;其次,“新翻译理论”涉及了多门学科,例如符号学、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福柯“知识考古学”等,“从理论框架上超越了后殖民所包含的‘西方影响和决定东方的东西文化交流模式”,给跨文化研究带来许多新鲜的启示,拓宽了跨文化研究的空间。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此书进行评述。

首先,刘禾在第二章中对国民性理论进行了“历史考古学”的梳理,她考察了“国民性”这个概念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她指出,国民性理论本是欧洲人用来维系种族优势的话语——认为欧洲的文化和民族优于所有非欧洲的文化和民族,但被晚清知识分子用来承担中国的历史包袱,1917年,一位署名光生的作者发表了《中国国民性及其弱点》一文,对当时的国民性理论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在光生看来,“所谓改造国民性,不过是为了适应‘现代性的生存条件所必须的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手段”。直到“五四”后期,这种国民性理论才成了强大的知识权威。刘禾从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出发,关注“国民性”这一话语宰制下各种细微的痕迹。刘禾认为鲁迅的国民性思想受到了北美传教士Arthur Smith所著的《中国人气质》的影响,甚至将此作为鲁迅国民性思想的主要来源,她举出许多例证说明鲁迅与《中国人气质》之间的密切联系,她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将殖民话语内化为批判自身的武器,但正如苏志宏分析的,即使能够证明鲁迅极大地受到了Smith的影响,但鲁迅和Smith的立场是不同的,因为鲁迅自身也参与其中,这是把自我纳入到否定对象之中并且加以否定的批判,这是在自我否定中杀出的一条生路,不可否认西方在中国国民性的建构中的角色,但中国的国民性实践绝对不只是对西方话语的借用,当时的中國战败连连,内外交困,即使没有“国民性”这个概念的输入,当时的知识分子也会建构别的概念对国民性问题进行反思,安德森曾说,任何一个新的民族国家想象出来之后,势必要为自己造出一套神话,即“大叙述”,“大叙述”是建立在记忆和遗忘的基础之上的。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建立都要有一套“大叙述”,然后才能在想象的空间中使得国民对国家有所认同。“国民性”理论的建构是中国民族危亡时期知识分子反思的手段,所以“在后殖民的意义之外,也要看到其民族性”。

这一章最精彩的莫过于对《阿Q正传》的分析,通过对阿Q的分析,刘禾考察了跨语际的表述模式问题,许多批评家认为阿Q是国民性的具象,但刘禾却认为鲁迅创造阿Q这样一个形象,不可能是只是为了迎合或者证实Smith所言,而是鲁迅刻意所为,她从故事的叙述者出发,借用巴赫金的“戏拟风格”指出:“巴赫金以果戈理(鲁迅最喜欢的俄国作家之一)为例,指出他作品的叙事观点是假客观叙事文体的最佳范例,即叙事人假装别人的话,或‘公众意见是自己的意见,从而造成‘众生喧哗的效果。”同样地,在《阿Q正传》里,叙事人也承担了这样的中介角色,由此,刘禾提出疑问:如果像以往的批评家认为的那样——阿Q和村民代表的是中国国民性,未庄代表的是中国,那叙事人呢?他也在未庄这个社会里,那他站在什么立场去嘲笑和讽刺阿Q和村民呢?“鲁迅的小说不仅创造了阿Q,也创造了一个有能力分析批评阿Q的中国叙事人。”因为这样一个叙事人的存在,反而颠覆了中国国民性理论,值得疑惑的是,难道仅仅因为存在着这样一个叙事人就可以否定国民性吗?鲁迅既然承认批评对象包括自己,叙事人难道因为批判国民性就不能是这些被批判的人中的一员吗?

笔者对文中的两处细节有所疑问,第一,刘禾说:“他(叙事人)夸张地深究阿Q不详的姓名宗谱,这等于在嘲弄传统的儒家价值观。”以此证明叙事人对新旧学都不满意,笔者认为作者在此不厌其烦地解释阿Q的姓和名不能确定,是为了说明阿Q的无特点——“中国农村中的‘普通一人”(李欧梵语),是无名者,刘禾认为作者与叙述人之间存在距离,鲁迅虽然是新文化的领袖之一,但叙述人并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中的人物,同样,虽然鲁迅认为儒家思想是吃人的,也不代表这是叙事人对儒家价值观的嘲讽。第二,刘禾在国民性的结尾说:“说它是神话,我不过在这里用了一个隐喻,指的是知识的健忘机制。”也就是抹去了知识生产的历史痕迹,成为一个超然性的东西,刘禾在原书中用的单词是“myth”,“myth”的一个重要特点是“fictitious”,即虚构的,我“仍将作者用名词给出的“神话”(国民性神话)理解为虚构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下,刘禾否定的是“国民性”存在本身还是只是“中国国民性”的荒谬?“国民性”只是一种话语建构吗?话语之外的现实存在吗?如果否定的是国民性本身,从不同国家、民族不同的文化、地理、历史等因素出发,“国民性”理论是否真的只是个“神话”?学者王彬彬提出,要否定或者质疑国民性理论,必须证明任何国家的民众,都没有这方面的特性。欧洲炮制出“国民性”这个概念,不可否认的是会有建立其种族和文化优势的目的,以便为侵略和扩张提供理论依据的意图,但这并不能否定“国民性”本身的不合法性。

接着,刘禾用了一章对“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做了追本溯源的探究,“个人主义”常常被“五四”的知识分子用来反抗传统,但它的价值并非是不证自明的,正如李欧梵所言:“‘五四时期的个人主义只是打破旧习的一个支派。其本身并不是一个有体系的思想根基,甚亦不代表一个成熟、有系统的政治或哲学理论。”“个人主义”话语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来操控以建立自己国家的民族理论的,她首先批评李泽厚和维拉·施沃尔兹把个人主义当作了一个给定的概念,她也不赞同“中国的个人观是对西方观念的扭曲”这种看法,刘禾运用历史学的方法,将个人主义放回“五四”时期的具体历史语境中对其进行批评考察。她以诸多民国文人的文章为例,梳理了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一直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例如在1914年,《东方杂志》的主编杜亚泉对个人主义进行了一次重构,个人主义在这里与社会主义、儒家思想并不冲突,甚至是可以兼容的,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时期,为了声讨中国传统文化,个人主义被用来与儒学相对立;在20世纪中后期,个人主义被赋予了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色彩,成为社会主义的对头。当然,刘禾并未简单地进行这种划分归类,她认为这其中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例如个人主义与儒学的对立时期,“个人主义的另一个对立面民族国家反倒在很大程度上被接受,成为个人主义话语的一个合法部分”。个人主义无论是和哪种中国传统文化挂钩或者对立,这实际上都是一种命名。刘禾说:“我的论点是,‘个人主义 的话语自入中土以来 ,从来就没有过一个稳定的意义。”民族主义与个人主义看似对立,实则存在一种共谋的关系——解体家族主义。王彬彬在《以伪乱真和化真为伪——刘禾〈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中的问题意识》中提到,个人主义这个概念在其发源地因为被用于不同的政治目的,其含义的混乱程度并不亚于中国,刘禾考察个人主义在中国意义的暧昧与含混时,是否忽略了它在西方的理解也是多样的这层原因?笔者认为,刘禾在此并非是去追问“是否忠实”的问题,“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汉语的译名‘个人主义对英文individualism之本义究竟有多少‘偏离”,她所关注的是“个人主义”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如何参与中国近代国家理论的过程,它在跨越语境时做了什么。如果纠结于源语文化中的概念,我们关注的依旧还是西方。

第三,刘禾还从问题层面讨论“跨语际实践”与中国现代小说之间的关系,“所谓文体学,在这里是指叙事修辞性写作,它们包括小说现实主义的各个层面、对于内心世界的叙事重描,第一人称语态、自由间接引语、指别成分以及性别化文本策略等”。她认为,现代作家,尤其是男性,在讨论民族国家等话语时,存在一个明显的盲点:性别与阶级问题。当时的批评家并不是故意忽视女性问题,这跟他们文学话语中无意识的性别角色有关,“它通过抹除自我以及他人的性别特性的标志,使得一种普遍化表述的政治成為可能”。性别是显示权力关系的主要方式,身体参与了国族主义话语,刘禾关注的是在民族建设的过程中,文学批评所具有的性别化情景和话语实践。她认为存在的一个争议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男女作家在民族主义斗争中怎样去诠释性暴力,她选取了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来表现性别是如何参与国族叙事的。

《八月的乡村》讲述的是农村寡妇李七嫂的故事,她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蹂躏,成为受辱的牺牲品。她本人的身体成为民族国家的隐喻:中国作为女性正在被日本蹂躏,女性体验的意义则被否认,并且因为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强奸只有是外国侵略者犯下的才有意义,虽然女性也被要求参与革命,但毫无疑问,这场民族主义的革命是男性化的:“革命以后,一个钱不花,你就可以有个老婆!”这种民族革命的性别政治在诸如萧红和丁玲等女作家的作品中受到了抵制,萧红的《生死场》一直被认为触及了民族存亡的主题,具有抗日精神以及农民的爱国意识,但刘禾认为这是在挪用萧红的作品为民族主义服务,这种做法“抹除了萧红对于女性与民族国家思考中深刻的张力”,女性的性别消失在男性和革命性话语当中,萧红在《生死场》中极力描写农妇的身体与生育、死亡、性之间的关系,拒绝将受辱的女人比喻为国家,拒绝将女性的身体升华,因为国家的劫难无法解释女性身体遭受的苦难,从而实现对“男性挪用女性身体这一策略的颠覆”,萧红在最后七章表明男性可以借助民族主义获得主体地位,发现新的生命意义,重振他们的“男子汉”之气,而女性是十分不一样的,她们只有以某种方式拒绝了女性身份之后,才能为民族国家而战,但也无法分享那种地位和自尊。刘禾说,她并非是否认日本军人对中国妇女犯下的罪行,而是为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话语实践所证实的女性民族主义体验的复杂性”。刘禾将以国族建构为目的的批评话语对女性话语的压制暴露了出来,为我们思考女性身体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结语

本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色,刘禾将语言实践和文学实践放在中西方的关系中进行考察,我们太热衷于大结论,像“个人主义”“国民性”这些概念信手拈来,仿佛它们是不证自明的存在,刘禾通过对具体话语实践的深入与细致的分析,关注了某些话语相对于其他话语是如何取得合法性地位的,这能够我们了解话语生成的历史过程。刘禾通过这种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西方的概念如何传入中国,如何获得了一种真理性、权威性位置的过程,解构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同时也为这种我们认为是老生常谈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启发我们对于那些既定的事实予以质疑和批判。由此比较文学的概念得以拓宽,“撼动了传统翻译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套路”,得以质疑常识世界的不证自明性(皮埃尔·布迪厄语)。

我们在研究中西关系时,很容易落入西方统治/本土反抗这种对抗式的窠臼,注重“冲击——回应”的模式,但刘禾从中国的语境入手,她借用斯皮瓦克的“历史变迁论”:“……诸多变迁时刻(the moment change)应该‘多元并存(pluralized),并应该悄然设计为‘多重对立(confrontations),而非‘过渡(transtition)。它们因此或许可以从与统治、压迫的历史关联中,予以观察,而非在宏大的生产叙事(a great modes-of-production narrative)中予以观察。”由此解构东西方二元对立的局面,也提供了批评他们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来追问西方统治和反帝斗争的价值。学者刘登翰在《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说:“她的工作提示我们:当西方思想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时,这些概念被翻译的过程既是一个传播过程又是一个重新定义的过程,其中存在许多取舍、交锋,而正是这些交锋的过程决定了中国现代历史、思想、文学的复杂性。”

当然,“跨语际实践”并非无懈可击,首先,本书存在着大量套用后现代话语理论的问题,名词概念的堆砌,使得本书略显空洞;其次,刘禾如此看重翻译的作用,甚至宣称“严格来说,旨在跨越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所能做的工作只有翻译”,不免招致许多争议。学者王彬彬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变化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但这种变化不能主要归因于翻译,更不能完全归因于翻译。翻译所起的作用当然是不可忽视的。但在造成中国变化的诸种原因中,翻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因素。”正如李欧梵说的:“西方的事物、观念的进入对晚清中国当然是一种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启迪,并不表示它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变化。投石入水,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皱纹。”

参考文献:

[1] 〔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 李凤亮.文学批评现代性的译介与传达——刘禾文学批评思想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费小平.美国华裔批评家刘禾“新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4] 杨曾宪.质疑“国民性神话”理论——兼评刘禾对鲁迅形象的扭曲[J].吉首大学学报,2002(23).

[5]陶东风.“国民性神话”神话[J].甘肃社会科学,2006(5).

[6] 王彬彬.以伪乱真和化真为伪——刘禾《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中的问题意识[J].文艺研究,2006(10).

[7] 旷新年、张莉.《跨语际实践》的重新文学史实践[J].文艺研究,2007(1).

[8] 王彬彬.关于萧红的评价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8).

[9] 董曦.试析《跨语际实践》——跨语际实践与中国现代性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16.

作 者: 张悦,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现代性翻译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重构现代性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艺术追问多样的世界
关于现代性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