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方式探析

2021-05-05 12:31郭帅马文涛
今古文创 2021年9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产业化开发

郭帅 马文涛

【摘要】沂蒙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开发。要加大保护力度,形成品质高、形态新的红色文化资源特色;要深度挖掘其文化价值,发挥品牌效益;要创新开发形式、传播机制,扩大影响力;要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助推红色研学。全面提升沂蒙红色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当地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焕发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沂蒙文化;红色文化;产业化;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67-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沂蒙红色文化是沂蒙革命文化精神的内核,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的同时立足于时代精神,传承文化价值,要与时俱进、承上启下,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价值支撑,奠定国家文化繁荣昌盛的根基。

一、沂蒙红色文化是一种代表性符号

沂蒙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革命战争年代中遗留的红色遗迹、红色歌曲和文学作品等,无不体现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对沂蒙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沂蒙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同沂蒙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革命文化。王以第认为,红色文化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特点[2]。沂蒙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此形成了特色鲜明、含义深邃的沂蒙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应发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促进红色文化发展繁荣。沂蒙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有着非常广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是沂蒙红色文化精神的生动体现。

(一)历史遗迹

临沂市境内现有革命战争年代的重要革命遗址100多处,革命烈士纪念地60多处。如原址山东分局、孟良崮战役遗迹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这些遗址、纪念地都是一座座不朽丰碑。

(二)文艺作品

根据地军民创作的《跟着共产党走》《沂蒙山小调》等红色歌曲、民谣,歌舞剧《支援前线》等红色文艺作品薪火相传,不断激励着人们缅怀先烈,弘扬和传承沂蒙红色文化,并丰富其内涵。

二、沂蒙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开发意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时代唯有创新发展,促进沂蒙红色文化产业化开发,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当地文化的旺盛,使沂蒙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发挥重要作用。

(一)价值

沂蒙精神是传统美德和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杨玉认为,蒙山革命文化资源具有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和理论价值[3]。沂蒙精神,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和与时俱进的功用,沂蒙红色文化是沂蒙人民长期以来的智慧的结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与现代产业结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有效弘扬传承沂蒙红色文化的基础上,还可以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二)开发意义

以沂蒙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基因相融合而形成的沂蒙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通,对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引导政治方向,引领时代风气。沂蒙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坚定不移地跟随党的步伐。沂蒙红色文化遗址体现着沂蒙人民正确的思想意识,因此沂蒙红色文化可发挥宣传带动作用,为人们提供思想路标指引方向。二是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培养崇高精神品质。沂蒙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文化育人效果显著。弘扬传承沂蒙红色文化,有助于让人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期,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三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文化发展的过程,文化是现代经济的‘发动机’”[4]沂蒙地区交通便利,有“物流之都”的盛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独特,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以此为基础而创作的影视剧、歌曲、旅游纪念品等,逐渐形成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局面。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对经济价值的发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沂蒙红色文化产业化开发途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沂蒙地区发展的根源。应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该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让其更好的扎下根来,开花结果,进而促进当地发展。“一般地,文化资源的品相应包括下列基本属性,即文化特色、保存状态、知名度、独特性稀缺性及分布范围”[5]对于沂蒙红色文化资源,要利用其知名度和价值,来丰富繁荣文化,走创新发展之路,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红色研学旅行,成为引领革命老区发展的推动力,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

(一)加大保护力度,提升综合效益

沂蒙红色资源分布广、数量多,是革命战争年代遗留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必须对现存的红色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促进红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实现分级保护,政府要根据当地文化资源的特点,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律,并加强对群众的法制教育,以法治化的管理来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二是创新保护方式,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把科技与文化结合起来,增强参观者的沉浸式体验,让其贴近人民,才能传得开,传得广。三是加强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保护,在保护红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推动沂蒙精神与之相结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红色文化资源的魅力,提升社会综合效益。

(二)推出文艺精品,发挥品牌效应

加强当地红色文化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推广,推出艺术精品,发挥品牌效应,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临沂这座城市散发文化之光。一是要挖掘当地现存的作品、文物、遗址等。沂蒙地区作为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遗留的许多红色文化的遗址,凸显出独特文化魅力,为文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二是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化。借助红色文化的独特优势,以红色旅游、红色品牌、红色教育为依托,整合优势资源,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使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能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品牌建设,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与当地文化资源相结合,推出优质红色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推动沂蒙红色文化更好的传承、发展,以促进老区品牌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三)融合新兴媒体,创新传播机制

借助互联网和现代媒体的优势,以新媒体为依托,扩大传播力,影响力。一是新媒体具有竞争力强、形态多样特点。可与抖音、小红书、快手等新媒体相融合,朝着视频化、社交化、带货化方向发展,以直播销售的方式,可促进其网络化、大众化发展。二是通过线上学习、交流互动等形式,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互通与共享,使红色文化获得更广的传播。三是加大政府网站宣传力度,在官方网站中,增加介绍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栏目,让人们在网上了解本地文化,以此来扩大其影响力。

(四)依托文旅融合,助推红色研学之旅

研学旅游是对传统游学思想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进而逐渐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及新方式。[6]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要注重将红色教育融入旅游开发之中,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是以沂蒙精神为内核,深度挖掘内在价值,用内在价值引领当代价值,促进其产业化发展。二是以创意设计为抓手,开发文创产品,开发出具有革命价值的文旅产品,打造红色品牌,创新营销方式,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开展红色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到革命遗迹、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并请专业人员解说,加深游客对战火年代下沂蒙人民爱党爱军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认识。

行稳方能致远,奋斗之路正长。在沂蒙地区这片红色沃土上生成的沂蒙红色文化,是珍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坚定地传承和弘扬并予以创新型发展。“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希望沂蒙红色文化这片春色,能带来整个红色文化的满园春光。

参考文献:

[1]张健.自觉自信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213/c40531-29821757.html,2018-02-13.

[2]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其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7.

[3]楊玉.以蒙山革命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4]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0.

[6]李虎.红色研学旅游产业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2020,12.

作者简介:

郭帅,男,汉族,山东济南人,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红色文化与文化创意。

马文涛,男,汉族,山东菏泽人,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红色文化与文化创意。指导教师,白春霞。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产业化开发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