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在小儿大肠多发息肉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21-05-06 13:11程雪燕张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3期
关键词:结肠镜大肠息肉

程雪燕,张楠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小儿大肠多发息肉主要是指大肠肠腔内突出的赘生物,主要包括结肠息肉与直肠息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早期诊断并对息肉进行切除,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结肠镜技术已日趋成熟,广泛应用于各类肠道息肉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促进患儿恢复[3]。因此,本研究探讨结肠镜在小儿大肠多发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20 年7 月本院收治的63 例大肠息肉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科疾病诊断标准》[4]中小儿大肠息肉诊断标准;②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息肉;③均具有小儿大肠息肉手术指征;④年龄<14 岁。排除标准:①先天发育不全;②合并肝、肾、心等重要脏器疾病;③精神异常,无法正常沟通;④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⑤合并免疫系统疾病。63 例大肠息肉患儿中男31 例,女32 例;年龄3~11 岁,平均(7.14±2.06)岁;息肉直径0.5~1.3 cm,平均(0.93±0.12)cm;临床症状:无明显症状6 例,便秘12 例,便血13 例,腹痛19 例,腹泻18 例,黏液便13 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 年审(109)号),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儿术前需进行血液、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充分了解患儿身体情况;术前12 h 禁食,并采用乳果糖与开塞露结合进行灌肠清洁;年龄较小而无法配合的患儿,可于术前1 h 内予以适当的镇静剂、胃肠道解痉剂等药物。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全身麻醉,左侧卧位。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与黏膜剥离切除术,由两名医生合作完成进镜,动作需轻柔,注意控制注气量,必要时可改变患儿体位,结肠镜进入肠道探查确认息肉位置后,固定,吸尽息肉周围液体。对无蒂型或直径<0.5 cm 的息肉,将息肉放置结肠镜前2 cm 处,采用高频电凝灼除法,高频电发生器功率设置为40~50 w,脉冲设置为320 s,进行电凝灼除,直至息肉变白或气化脱落。对于无蒂型或直径为0.5~1.0 cm 的息肉,采用高频电凝电切除术与黏膜剥离切除术联合治疗,采用黏膜注射针将0.9%生理盐水分次注入息肉基底部和背部,促使息肉隆起突出,方便查看与剥除,采用圈套器将隆起的息肉圈住,直至蒂根完全切除。针对无蒂型或直径>1 cm的息肉,采用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采用黏膜注射针将0.9%生理盐水分次注入息肉基底部和背部位置,使用圈套器对肠内息肉进行分次切除,若切除后,仍旧发现有残留,则可将电凝功率调整为25 w,并使用blend 电流档,剥除剩余息肉。对于蒂型息肉,可通过结肠镜观察其具体形态、结构等情况,使用圈套器,分块、分次切除。手术结束后,需卧床休息48 h,不可进行大幅度活动,严密监测患儿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如发现异常,立即处理;术后当天禁饮禁食,第2 天可进流质或半流质,术后1 周可恢复正常;护理人员指导并帮助患儿定期翻身,避免压疮;术后可予以适量的凝血酶、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等类药物,可有效避免发生各类术后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儿病理检查情况、结肠镜表现、息肉切除情况、并发症(术后肠出血、肠穿孔等)发生情况,同时对所有出院患儿进行为期6 个月的随访,记录息肉复发情况。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63 例大肠息肉患儿经病理检查,管状腺瘤最多,占50.79%(32/63),其后依次为混合性腺瘤、炎性息肉,分别占23.81%(15/63)、19.05%(12/63),绒毛状腺瘤最少,占6.35%(4/63)。

2.2 结肠镜表现

63 例大肠息肉患儿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小儿大肠息肉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处,分别占38.10%和23.81%,而肛柱处发生最少,仅占1.58%;小儿大肠息肉形态多表现为球形及椭圆形为主,少数呈分叶状,其中蒂型最为常见,占49.21%,其次为亚蒂型与无蒂型,分别占30.16%和20.63%;小儿大肠息肉以直径0.5~1.0 cm 较为常见,占61.90%,直径>1.0 cm的患儿较少,仅占38.10%。见表1。

2.3 其他指标

63 例大肠息肉患儿的息肉均完全切除,切除率为100.00%。术后肠出血2 例、肠穿孔1 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及时实施治疗后病情均好转。随访6 个月复发2 例,复发率为3.17%。

3 讨论

小儿大肠多发息肉是临床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小儿肠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认为与家族遗传、炎性刺激或细菌病毒感染等有关,早期起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息肉的不断增长,后期则会出现便血、腹部疼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患儿消化系统障碍,且长期便血还会造成贫血,不利于患儿成长,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5-6]。因此,找到一种高效、优质的治疗方案,对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表1 63 例患儿结肠镜表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不断提升,结肠镜逐渐应用于各类肠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促进患儿恢复[7]。本研究结果显示,结肠镜检查可确定患儿病理类型,介入治疗可准确确定息肉位置,切除率为100%,同时具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表明结肠镜介入治疗小儿大肠多发息肉效果确切。这可能是因为结肠镜治疗小儿大肠多发息肉主要采用高频电凝电切除术与黏膜剥离切除术,该术式主要通过高温电凝的方式切除息肉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操作、对周边组织伤害较小等优势[8-9]。结肠镜下小儿大肠多发息肉的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手段,主要是在结肠镜的帮助下,可更加清楚、高效的确认息肉的位置,并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等,采用高频电凝刀、圈套器等不同的器材切除息肉,故而可达到100.00%的治愈率。同时,结肠镜可将大肠多发息肉直接暴露于视野下,可有效避免术中对其他组织的损伤,安全性更高,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结肠镜下大肠多发息肉的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等优势,利于患儿接受[10-12]。

综上所述,结肠镜下治疗小儿大肠多发息肉具有息肉切除率高、复发率低,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控制疾病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结肠镜大肠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是否做结肠镜可以挽救生命?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