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

2021-05-06 13:11杨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3期
关键词:胞宫腺肌病瘀血

杨容

(天门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湖北 天门 431700)

0 引言

子宫腺肌病先前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腺病,现统一称为子宫腺肌病[1],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袭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改变或者局限性改变(子宫腺肌瘤)[2],侵袭的内膜受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出血、纤维结蹄组织增生,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3]。子宫腺肌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主要有痛经并进行性加重,月经不调,子宫均匀性增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肌瘤临床上可同时并存,其临床症状并非都很典型,但任一种症状的发生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都有严重影响[4]。该病症根据其临床症状,在中医上属于“经期腹痛”“妇人癥瘕”“月经不调”“不孕”等疾病的范畴,传统的西医治疗副作用大,复发率高,近年来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病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8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就诊于我院门诊子宫腺肌病患者,共80 例,年龄18~50 岁,平均(32.26±2.28)岁;病程3 月至4 年,平均(1.65±0.85)年。未婚30 例,已婚50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妇产科学》[5]及罗元恺的《实用中医妇科学》[6]。

1.3 辨证分型及治法、用药

临床分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热郁血瘀证和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治以疏肝理气、活血祛瘀方用隔下逐瘀汤;寒凝血瘀证治以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方用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汤;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升阳、活血祛瘀方用补阳还五汤或理冲汤;热郁血瘀证治以清热活血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汤或下瘀血汤;肾虚血瘀证治以益肾调经、活血祛瘀方用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1.4 纳入标准

符合子宫腺肌病诊断标准;无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近1 月内未予相关治疗;取得患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协议。

1.5 排除标准

①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或者类激素药物至少3 个月;②怀疑有盆腔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内科疾病(如肝肾功能障碍、血栓性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等);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⑤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给药方案:每晚睡前口服一次米非司酮12.5mg,连续用3 个月为1 疗程。观察组加用中药口服(根据患者证型给予不同中药),针刺治疗(活血化瘀,调理冲任,取穴:三阴交、关元、中极、合谷、子宫,气滞加太冲、血海;寒凝加神阙、归来,肾气亏损加肾俞、太溪;气血不足加足三里、气海;血热加太冲、行间。艾灸:进针得气后,以任脉为中线,以神阙穴、天枢穴连线为上界,以中极穴、归来穴连线为下界,将点燃艾条的双孔艾灸盒置于此范围内,以患者感觉温度适宜为度,并适时调整,保证艾灸热力不减,每次30min,隔日一次,经前与经后期各一周,共2 周,连续治疗,以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每一疗程治疗结束后,工作医师记录好症状改变情况,同时行妇科检查,彩超检查测量子宫大小,计算其体积。同一患者用药前后检查,彩超检查均由同一医师执行。随访半年,记录复发情况。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月经量恢复正常,子宫大小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明显缩小)。有效:症状有所好转(月经量减少及子宫体积缩小),需使用止痛药治疗。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0 软件对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经卡方检验验证,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n(%)]

2.2 子宫体积

观察组子宫体积变化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子宫体积变化总有效率为72.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为12.50%,对照组不良反应为3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子宫体积变化情况比较[n ( %) ]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 %) ]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为妇科疑难杂症,目前,临床大量实践证明,其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子宫损伤、遗传因素、孕激素因素、高雌激素血症、生殖道感染等,其中雌孕激素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学者们提出子宫腺肌病属于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治疗采用激素或者类激素。作为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一米非司酮,其通过抗孕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及肌层中的孕激素受体下降,从而抑制排卵,干扰子宫内膜细胞分裂,使子宫腺肌病萎缩。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同时排卵停止,破坏了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诱发闭经,临床症状消失,达到治疗目的。米非司酮不能长期服用,一般以3-6个月为一疗程,长期服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当停药后,月经复潮后,病灶会复发。而且会迅速增大。

子宫腺肌病在中医上属于“月经不调”、“无子”、“痛经”、“癥瘕”等范畴,其病位为胞宫,与肝、肾密切相关。通过辨病与辨证分析,认为“瘀血阻滞胞宫、冲任”为本病根本原因。《景岳全书·妇人规》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瘀血阻滞是其主要病机,外感、内伤等瘀血阻滞的重要因素,妇女经期前后和经期,妇女血海满盈泻溢,胞宫气血由气盛血旺至经后空虚,或者产后血室大开,气血急聚变化,外邪趁虚而入,使冲任失调,胞宫经血瘀阻不畅,经期涉水冒雨、饮凉感寒,寒邪乘虚而作,外寒引动内寒,血为寒凝,气血经脉凝滞,日久成瘀,瘀血阻滞冲任、胞宫,日久则癥瘕形成,即“离经之血”,瘀阻胞宫,成为伏祸。中医对于“离经之血”的认识与现代医学对于子宫腺肌病的病机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离经之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瘀阻致痛的病因;从脏腑而论,关乎肾、肝、脾三脏,肾虚,胞宫不温,阻滞胞脉,冲任失调;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虚湿盛,湿聚成痰;肝郁化火,湿热互结,阻滞气血经络运行;湿浊痰凝,瘀血阻滞,或痰瘀互结;均可导致病发。罗元恺认为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病机是淤血阻滞下焦,基本治疗法则是活血化瘀。常用药物有赤芍、丹参、红花、桃仁、莪术、三棱、全蝎、地鳖虫等。

子宫腺肌病的根本原因和病理基础是血瘀,瘀血阻滞,瘀阻胞宫,从而形成癥瘕,不通则痛,从而导致痛经等症状。因此临床用药主要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已有临床实践证实,针灸治疗瘀证疗效显著,本研究根据不同证型选取不同穴位针刺,进针得气后,再予艾条灸,疗效是肯定的。针刺镇痛方面, 针刺不仅可以激发“即时镇痛效应”,也可产生较长时间的“后续镇痛效应”。因此针刺对急性疼痛及各种慢性疼痛均有效,因此针灸不仅能解决机体疼痛问题,而且能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及免疫机能[7]。

本研究针灸与中药结合,针可引药直达病所,迅速缓解疼痛,药可益气扶正调经,消除癥瘕,针药结合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治疗疗程。其临床疗效高,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胞宫腺肌病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清代医家傅青主治不孕十法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畅情开玄通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研讨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得了子宫腺肌病 子宫能不能保住
子宫腺肌病中微血管密度与VEGF和VEGFR2的关系
拍打臀部防妇科病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