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超声心动图在重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06 08:46雷恬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心动图医务人员

雷恬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南长沙 410100

ICU 是医院重要技术部门,主要负责重症或昏迷患者的诊治工作[1]。因此科室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一旦管理不到位,极易出现各类不良风险事件,加重患者病情,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更有甚者失去生命[2-4]。科学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上述风险,保障患者病情稳定。基础管理虽经过管理医务人员一般资料管理ICU 诊治环境、管理注意事项等进行管理,起到一定效果,但具有局限性,缺乏病情监测和风险防护方面的管理[5-6]。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基础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需要寻找新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果。床旁管理是一种较好的管理方式,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且获得一定的认可[7-8]。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20 年12 月—2021 年8月该院ICU 工作的42 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床旁超声心动图在重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ICU 工作的医务人员42 名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参比组(n=21)和观察组(n=21)。参比组男9 名,女12 名;年龄24~46 岁,平均(35.06±1.24)岁;工作年限1~13 年,平均(7.02±1.28)年;学历:本科7 名,研究生14 名。观察组男10 名,女11名;年龄25~45 岁,平均(33.97±1.28)岁;工作年限2~12年,平均(6.96±1.32)年;学历:本科6 名,研究生15名。两组医务人员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从两组医务人员管理的患者中各抽取21 例进行调查,参比组男11 例,女10 例;年龄38~72 岁,平均(55.09±1.13)岁。观察组男12 例,女9 例;年龄39~71岁,平均(54.95±1.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比组21 名医务人员应用基础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医务人员一般资料、管理ICU 诊治环境、管理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21 名医务人员应用床旁管理。详细如下:①组建床旁管理小组。由该院ICU 工作的医务人员组成,需要具备专业素养高、工作经验丰富、对话交谈能力好的特点,均需要学习ICU 常见疾病知识和床旁超声心动图内容,展开管理技巧培训,经过专业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管理服务,保障管理效果。②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组员需要对以往ICU 重症患者管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具体影响因素,制订防护策略,并将其扩充到现有规章制度中,为日后医务人员工作提供参考。③展开床旁管理服务。对ICU 环境进行管理:每日清洁病房环境,使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和地面,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减少环境中的菌群数量,降低感染风险。对超声心动图服务进行管理:在使用超声心动图仪器前,检查其工作性能,确保工作状态,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定超声心动图仪器参数,按照患者血容量和心动图结果决定补液量,纠正机体电解质紊乱情况,维持内环境稳态。对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做好患者呼吸道管理工作,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恢复通气状态,减少误吸风险,降低肺部感染概率;定时进行翻身,合理使用防压垫,减轻局部组织受压,降低压力性损伤风险;在床旁安置防护栏,并张贴警示标识,降低坠床风险。

1.3 观察指标

①床旁超声心动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床旁超声心动图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床旁超声心动图操作知识掌握情况等,评估工具为该研究自拟评分标准,分值0~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医务人员的床旁超声心动图相关知识掌握越好。

②工作能力:包括对话交谈能力、病情监测能力、应急处理能力、风险防护能力等,评估工具为该研究自拟评分标准,分值为0~25 分,分值越高表示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越强。

③管理满意度:主要是对医务人员负责的患者进行评价,评估工具为该研究自拟调查问卷,90~100 分即对管理服务很满意,70~89 分即对管理服务较满意,0~69分即对管理服务不满意。管理满意度=(对管理服务很满意例数+对管理服务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务人员床旁超声心动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观察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床旁超声心动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务人员床旁超声心动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医务人员床旁超声心动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2.2 两组医务人员工作能力对比

观察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工作能力强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务人员工作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医务人员工作能力对比[(±s),分]

2.3 两组患者管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医务人员负责患者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管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ICU 是为重症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康复等服务的主要场所[9-10],管理服务质量的好坏与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息息相关。超声心动图是监测患者心脏活动的主要方式,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状况,为诊治服务提供参考依据[11-14]。在诊治和监测的同时展开合适的管理方式有助于规避风险因素,巩固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生命[15]。基础管理虽有一定效果,但不是十分理想。而床旁管理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方式,主要通过组建床旁管理小组,学习ICU 常见疾病知识和床旁超声心动图内容,展开管理技巧培训,提升管理服务质量。通过分析以往ICU 重症患者管理不良事件,根据具体影响因素制订防护策略,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为日后工作做参考。通过展开床旁管理服务,包括对ICU 环境进行管理、对超声心动图服务进行管理、对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等内容,有效监测患者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规避风险因素,保障治疗安全性[16-20]。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21 名管理后的床旁超声心动图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为(96.15±3.29)分、床旁超声心动图操作知识掌握情况为(96.22±3.31)分均优于参比组(P<0.05),说明应用床旁管理能够丰富医务人员床旁超声心动图理论知识,锻炼医务人员床旁超声心动图操作能力,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观察组21 名管理后的对话交谈能力为(23.24±1.38)分、病情监测能力为(23.28±1.41)分、应急处理能力为(23.32±1.43)分、风险防护能力为(23.37±1.45)分均强于参比组(P<0.05),说明应用床旁管理能够增强医务人员对话交谈能力和病情监测能力,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展开合适处理,形成良好医患关系,同时,还可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风险防护能力,有效规避风险因素,保障管理安全性。观察组21 例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参比组的71.43%(P<0.05),说明应用床旁管理能够提升管理服务质量,且已经获得患者的普遍认可,管理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ICU 工作的医务人员应用床旁管理的效果较好,能够丰富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增强医务人员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建议使用。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心动图医务人员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