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

2021-05-06 08:46吕玉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差错仪器标本

吕玉梅

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湖北襄阳 441004

微生物检验是目前临床上针对疾病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检验方式,并且许多疾病的诊断往往都需要利用微生物检验的结果作为依据。此外,进行微生物检验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致病因素和病情,为后期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1]。可是,在实际的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检验结果可能会出现差错,导致检验结果不可用或导致医生错判患者病情的情况。微生物检验结果出现差错会直接导致后期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出现偏差,更为严重的会耽误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并发症等不良后果[2]。因此,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开展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以减少微生物检验差错。为了找到更好地减少微生物检验差错的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该研究随机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期间该院生物实验室中的1 000 份微生物检验报告,并且针对其中出现差错的报告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积极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从而总结得出影响其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具体有效的质量控制办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生物实验室中的1 000 份微生物检验报告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报告当中尿液检验报告200份,痰液检验报告500 份,血液检验报告100份,其他标本检验报告200份。

1.2 方法

对1 000 份检验报告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差错的检验报告,计算检验报告的准确率。查阅检验报告,对检验报告的来源者、标本采集者、标本检验过程等进行分析,总结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

2 结果

2.1 检验结果差错率

该次研究的1 000 份检验报告中,有150 份检验报告发生差错,差错发生率为15%。

2.2 检验结果差错原因分析

造成150 份检验报告结果出现差错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操作因素、标本因素。见表1。

表1 检验结果差错原因分析

3 讨论

在我国医疗技术日益改革、医疗制度不断优化的背景下,疾病诊疗过程中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辅助,可以有效地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科学性[3]。微生物检验是近些年在临床医学发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诊断的辅助方法,而微生物检验的结果也成为了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和参考。目前在许多疾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根据患者所感染的病原菌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治疗药物或者治疗方案,而判定这种病原菌存在及种类的主要方法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近年来,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水平在日益提高,微生物检验工作在近些年来所发挥出的作用也越发显著。这对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准、工作能力及日常工作流程的把握和对工作制度的遵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医院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感染的情况非常普遍,并且因为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使得微生物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质量控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医院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开展现状,明确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诸多因素和条件,是后期制订科学有效管理措施的关键[4]。

可是,通过对医院生物实验室微生物检验的报告结果来看,存在差错率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而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把控,也是目前医院医学检验工作发展过程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难题[5]。这是因为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开展需要涉及诸多的工作流程和环节,这也表现为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现了问题,会造成最终的检验结果出现差错。

该研究选取该院生物实验室中的1 000 份检验报告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差错报告的发生率,并对差错发生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可见该次研究的1 000 份检验报告中,有850 份检验报告无差错,有150 份检验报告发生差错,报告准确率为85%,差错发生率为15%。经过分析发现,造成150 份检验报告结果出现差错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操作因素、标本因素。

①人为层面因素的影响。因为检验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存在差异,并且其学历、能力、工作经验、职称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造成了检验人员在开展检验工作时存在水平方面的差别[6]。虽然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有先进的仪器作为辅助,但仪器操作、参数设置、数据整理或检验项目记录等部分环节仍然需要人工抄写或录入。部分检验人员因为过于依赖仪器,在抄录数据时没有认真检查和核对。还有部分检验人员认为习惯性思维,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微生物检验。这些都会导致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出现差错。

②操作方面因素的影响。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是非常复杂的,并且,每个流程都有着相应的技术指标,决不允许出现任何的错误。一旦流程上出现了误差,会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差距[7]。如果检验人员不能按照自动化的操作流程开展工作,也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够准确。当前医院的微生物检验工作已经逐步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可是许多操作人员自身对于这种发展的认知程度偏低,这样会造成在后期的相关操作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差错,从而影响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准确性[8]。检验仪器和试剂是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重要工具。但检验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清洁、保养和检修。试剂也有一定的使用日期限制。检验人员每天要接触多个标本,进行多项、多次的检验,同时还需要开展其他相关工作,其工作非常忙碌。部分检验人员为了完成检验工作,没有定期进行仪器的进行清洁、保养、检修和试剂的管理。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仪器和试剂会导致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出现差错。

③标本方面因素的影响。标本是微生物检验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所以标本从最初的采集,到后来的运输以及最后的保存,都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9],且每一个环节也必须遵循相应的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标本采集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环节,另外在采集完毕之后,标本在后期的运输、储存过程中也往往会面临着被污染的可能。一旦标本在采集时出现污染,没有严格放置在无菌的容器中,或者是标本所储存的温度不符合要求,也会导致标本失效,进而直接影响后期检验的结果和质量[10]。

通过对上述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地分析和阐述,未来的微生物检验工作开展可经从以上的几个因素着手,给予高度的重视,切实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未来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该制订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对策,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需要不断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这需要对检验人员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并且也应按照国家的相关工作标准和制度,全面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比如制订相应的程序文件,或者是相应的质量规定手册,使得相关的检验工作人员都可以切实遵守相应的制度要求[11]。在规章制度中还需要针对标本的采集以及具体的处理流程进行规定,比如可能会使用到的试剂以及培养基等。对于日常的检验检测环境,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控,确保操作过程在无菌的实验室进行。严格穿戴隔离服装,妥善处理废弃标本,切实提高工作的专业性。

②针对相关的检验人员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微生物检验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和细致的工作,技术含量也相对较高,这对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相关的检验人员在正式踏入工作岗位之前,应该接受相对系统且正规的技术培训,全面了解和掌握微生物检验的具体技术与要求,对于各项检验工作流程有一定的明确。另外医院还可以定期针对其组织培训,通过不断提升检验人员的思想素质和能力,最终得其真正意识到微生物检验工作在许多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实际价值与作用。通过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及责任意识,使得其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丰富理论知识以及优化专业技能,最终切实降低在工作过程中数据检验的错误率,尽可能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此外,为了防止检验人员因工作忙碌或精神压力大而无法准确完成微生物检验工作,还应合理安排检验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从而提高微生物检验的效率,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③在标本管理方面要严格规范。标本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开展所具有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可以说标本是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基础,为此在其采集、运输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不同的标本进行不同的区分[12]。在标本管理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应该将具体的细节和内容纳入到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从最初的标本采集过程,相关的采集人员应该确保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标本出现污染的情况。在选择标本采集时间时,应秉承越早越好的原则,这是因为许多疾病在发病初期或者是急性发作期间,都需要在使用抗生素前进行相应的标本采集。在采集后,需要确保标本在2 h 之内及时送检,避免标本失去时效性,确保送检过程中标本始终处于密封保护的状态。

④在进行微生物检验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日常实验室的维护工作开展。因为微生物检验对于实验室的整体环境要求较高且对仪器的灵敏度要求也更高,所以无菌的实验环境维护非常必要。根据具体仪器和试剂的使用和保养、保存规范制订仪器和试剂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工具能够正常使用。每次在利用无菌实验室之前都必须要再次进行紫外线灯照射,同时采用高压灭菌的方式确保实验室、医疗器械等均满足无菌的要求。对于微生物检验仪器的维护,其重点应该放在精密性保障方面,即需要注重对仪器的定期校对和保养,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3]。

⑤加强相应的规范化操作流程管理。在针对微生物进行检测之前,需要依据检测的项目,针对相关的数据内容进行标本的采集,并且还需要针对采集完成的标本进行规范化的运送和保存。在进行微生物检测试验开展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相对较多的品种,这些检测种类中有很大一部分对于标本本身的要求也相对较高[14]。所以这就需要相关的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事,根据样品对照以及生物实验的结果对比,绘制出相应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图纸,从而及时针对检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了解。实时记录标本的详细情况,优化检测项目以及检测步骤,对于使用的设备、检验的结果以及具体的检测日期都必须要有完整的记录,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时调取微生物检验的相关内容,充分保证了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15]。

综上所述,未来相关的医院或者部门应该格外注重对于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控制,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制订出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标本的管理以及对操作人员操作行为的规范,以切实有效的培训方式提高其工作的能力,确保整个试验操作的过程都能得到相应的质量把控,使微生物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切实保障了后期医院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猜你喜欢
差错仪器标本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