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患者社会歧视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5-06 08:46黄政王云霞钟红剑刘振扬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医嘱状况结核病

黄政,王云霞,钟红剑,刘振扬

宝安区人民医院肺科门诊,广东深圳 518101

结核病为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高,为全世界十大死因之一。2020 年WHO 报告显示,全世界新发结核病人数高达1 200 万例,约有150 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为全球22 个高负担国家之一,2020 年估计新发患者数量约为100 万[1]。病耻感是指患者患病后所产生负面情绪,为一种心理应激反应。病耻感患者而言,自身处于疾病所致躯体疼痛外,甚至会遭受到社会外界所致歧视感,患者整体痛苦程度加深,而对治疗信心产生影响,存在延误治疗、停药等情况。对公众而言,患者在行使自身平等对待权利时健康会受到侵害,会有意诋毁、伤害患者,人们自身心理歧视、不平等对待程度加剧[2]。为此,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定点医院2020 年7 月—2021 年6 月接受治疗结核病患者800 例作为该次调查对象,了解结核病患者社会歧视状况影响因素,并制订出合理应对方案,对保障治疗依从性起着积极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的结核病患者800 例作为该次调查对象,该次研究均为结核病定点医院登记者;排除调查未居住在登记地的患者;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652 例,女148 例;年龄38~79 岁,平均(65.3±4.8)岁。

1.2 方法

查阅国内相关危险内容,拟定相关调查量表,内容分为以下3 个方面:患者一般情况、患病状况及受歧视程度。歧视定义:社会公众角度对结核病患者所存在偏见、歧视以及排斥,其所存在表现包括羞辱、实际受到的羞辱。调查量表:包括9 条自测内容(与肺结核患者保持一定距离;不希望自己孩子与肺结核患者一起玩耍;不愿交流、沟通;不愿和患有肺结核人群吃饭;对肺结核患者感到恐惧;怕自己患有结核病情况告知外人对自己不利;患有肺结核身边熟悉人群对自己行为存在变化;不愿居住在村落、小区;患有肺结核、我的家人没有面子),分为以下4 种回答: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记为1、2、3、4 分,总分9~36 分,分值≥20 分定为受到歧视。该次调查均由统一培训调查员完成,总计发放800份,回收800 份,有效率100.00%。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歧视、未受歧视人群一般资料分析

800 例肺结核患者中,歧视感知调查问卷中,525 例患者评分≥20 分,占比65.63%,其中受教育程度、病情、遵医嘱行为、地区与未受歧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患者报告歧视感知情况比较

2.2 影响肺结核患者社会歧视状况的因素

其中受教育程度、病情、遵医嘱行为、地区均是肺结核患者社会歧视状况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肺结核患者社会歧视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结核病是严重的一类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项严重社会问题。对人身心健康造成一定损害,同时加重社会及其家庭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和影响[3]。近些年来,我国对结核病相关防控干预及其治疗取得一定显著成效,但有关结核病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社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4]。尤其为病程长、复治肺结核患者更为明显。研究指出,对100例社会人士调查结果中,70%以上受访者会选择性被动、主动疏远患者,仅有21%患者对结核病患者存在较为理性支持态度[5]。为此,分析结核病社会歧视状况影响因素,制订相应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该文研究指出,对800 例结核病在治患者开展调查,结果提示,歧视感知调查问卷中,525 例患者评分≥20分,占比65.63%。进一步指出,社会歧视结核病患者现象较为普遍。进一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病情、遵医嘱行为、地区均是肺结核患者社会歧视状况因素,现具体如下分析:①受教育程度:学历偏高人群会积极主动查阅相关疾病知识,了解疾病治疗情况,对疾病治疗整体重视程度偏高。对文化水平偏低人群,缺乏正确认知结核病能力,极易产生误解与歧视[6]。②病情:患者病情越严重,自身心理状态程度欠佳时,认为疾病为难治之症,往往会存在放弃治疗、治疗依从性偏低情况。③遵医嘱行为:遵医嘱行为越高,整体服药依从性偏高,依从性越高患者对病程治疗严格遵循医师要求,痊愈率高,复发率整体偏低[7]。④地区:农村地区老年人群中,患结核后所致家庭负担较重,对家人而言,往往担忧疾病会传染给其他家人。研究指出,肺结核患者受到社会排斥和疏远较为明显,患者家人也会受到排斥和疏远,多数患者害怕自己和家人被歧视,有意隐瞒自己病情,传染期外出也不佩戴口罩,造成更多传播。家庭成员中为防止疾病传染,会疏远患者,整体受歧视状况较为严重[8]。积极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深入社区、农村地区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主动开通相关资讯通道,满足群众对防治疾病知识需求,可改善结核病社会支持环境[9-12]。从患者角度出发,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并及时进行情绪调节,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及时为结核病患者开展心理咨询室,开展结核病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转变结核病患者自我观念。积极维护患者隐私,并开展移动医疗,对特殊需要患者并进行保密治疗[13-14]。目前各个地区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做出大量健康宣教,但仍然存在较多人群“谈痨色变”,认为“十痨九死”,对它的恐惧无法消除,对结核病患者社会歧视会对结核病患者社会生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影响结核病诊断和治疗[15-17]。歧视产生原因主要是“害怕传染”,在今后宣传中不仅仅停留在“早发现、早治疗、免费治疗结核病”表面知识上,有针对性健康宣传教育开展,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能有效减轻对结核病恐惧心理,提高结核病社会支持水平[18-19]。让全社会对结核病有一个全面正确认知,阐明结核病“可防、可治、规律服药2 个月后基本没有传染性”等知识,积极消除人们对结核病恐惧,减少歧视。

综上所述,调查结核病受歧视社会现象中,歧视现象普遍,而对其影响因素分析上与以下几点关系紧密:受教育程度、病情及遵医嘱行为、地区,加强知识宣教开展,提高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程度,可社会支持水平整体上升。

猜你喜欢
医嘱状况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瞩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