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篇:打造国家创新型标杆城市

2021-05-06 03:14张文萱
走向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海洋科技建设

张文萱

站在历史新起点,青岛科技工作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刻把握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叠加历史机遇和内涵特征,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增强城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着力打造優势特色产业、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青岛科技工作将通过“三个六”战略支撑和“一个十”行动举措全面推进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国家创新型标杆城市的打造。经过5年奋斗,把青岛建设成为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一带一路”沿线创新创业优选地,打造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国家创新型标杆城市。

打造六大战略科技力量增强城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创建国家实验室,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面向海洋强国战略重大需求,聚焦海洋空间、海洋资源、海洋生态等战略方向,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重点科研任务,突破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综合性研究基地,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早日入列。

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超级计算升级项目加快投入运行。推进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建设,实现深远海科学考察航次和设备开放共享。支持建设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海上综合试验场等大科学装置。

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加快推进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基地、山东省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创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前瞻性谋划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争创一流高校与科研机构,支持驻青高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新兴技术和交叉融合学科。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在青设立以产业技术研发为主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科研机构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不断增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建设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持头部企业牵头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提升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塑造全球创新网络关键节点,加快建设中日科学城、天安中韩科技园和中以跨境双核创新孵化器等重大项目,支持建设中德青年科学院、中德工业大学等高端创新平台。搭建国际技术转移与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争建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促进国际技术成果在青转化落地。

打造六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动能

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系统布局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强化新兴交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国际领先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面向垂直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争取建成若干千亿级规模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形成工业互联网产业新生态,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开展高速磁浮、智能化轨道交通系统等前沿引领技术研发,加快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新一代全自动市域快轨列车等前沿新产品以及关键核心装备产业化。到2025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创新高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突破氢能与燃料电池、车体轻量化材料、高续航电池、智能网联汽车、大功率快速充电等关键技术,推进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发展零部件配套产业。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带动汽车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新高地。

现代海洋产业集群。突破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仪器仪表、深远海养殖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绿色智能船舶、深海与极地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海水淡化装备及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等产品。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建立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与成药关键技术体系,加速海洋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医疗器械和生物功能制品研发与产业化。

新材料产业集群。开展橡胶新材料、绿色聚合物制造、高性能绿色轮胎、橡胶轮胎智能装备等技术开发应用。布局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领域配套的关键战略材料,培育高端软磁材料等标志性产品和头部企业。强化先进石墨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产业化应用。

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开展基于基因检测、医用可穿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长寿科技与装备研发,发展长寿科技产业。开展生物创新药物及海洋创新药物、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及快速检测设备研发,研发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微创手术器械、医疗低温存储设备、高端医用材料等数字诊疗装备。

打造六大创新服务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发挥科创母基金作用,聚焦硬科技,吸引战略投资机构参股成立子基金并直投高端科技产业化项目。探索科技信贷综合风险补偿新模式,建立科技信贷“白名单”,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推动设立科技支行,大力推广“投(保)贷”联动等各类科技金融产品。深化国家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实施“区块链+跨境金融服务”。实施科技金融特派员和金融辅导员计划,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政策辅导和融资服务。

科技人才服务体系。搭建人才招聘e平台,支持用人单位面向全球招引人才,扩大“蓝洽会”“海外院士青岛行”等引才品牌影响力。开展科技部外国人来青管理工作试点,对持有国际通用职业技能证书的外国专业人才来青工作,放宽年龄、学历等要求。实施大学生“聚青计划”,给予在青就业创业大学生住房、创业、社保补贴,吸引大学生来青、留青、回青创新创业。建立人才服务大数据平台,统筹落实好税收优惠、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等人才服务方面的各项政策。探索建设“国际人才港”。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深化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打造以蓝色经济为特色的国家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集区。推进半岛科创联盟发展,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助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深化产学研对接合作,突出市场化导向,在产业细分领域组织对接活动,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匹配高校院所創新源头,促进科技成果供给端与需求端精准对接。推进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和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市场化运营,优化专业领域分中心布局,以承接项目落地、快速转化产业化为目标,形成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

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头部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建设专业孵化器,争取打造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标杆孵化器。在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建立离岸孵化基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青年创业空间,探索“海外预孵化—本地加速孵化”模式,引进海外优质项目、成果和人才资源。在北京、深圳等国内创新资源密集城市建设异地孵化器,服务更多优质企业在青对接产业配套资源。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快高价值专利培育,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支持企业申请PCT,开展国际专利布局。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围绕新兴产业,加大高质量专利储备,推动新兴产业加快成为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挥头部企业、高校院所创新优势,围绕重点产业培育一批核心技术专利。健全市场化专利运营机制,加快推进专利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市建设,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维权行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科研管理服务体系。建立科技攻关应急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工作流程。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更加注重成果创新性、先进性、应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评价。开展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直接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建立以信任为前提、诚信为底线的科研管理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坚决查处学术不端和违背科研伦理的行为。

Qingdao tak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lfr e l i a n c e a n d s e l f -improvement as strategic support for development, deeply understand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fou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strategies, actively creates 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cience center, and enhances the city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It focuses on building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cultivates world-class 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 vigorously develop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creates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s, and builds an international innovative city, which will provide stro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Qingdao to become an open, modern, dynamic and fashionabl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Through five years development, Qingdao aims to be an important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 in the no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 powerhous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 preferred plac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a national innovation model city with distinctive inter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猜你喜欢
海洋科技建设
寒露
科技助我来看云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爱的海洋
科技在线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