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猪场临床主要猪病检测分析与防控建议

2021-05-07 09:18李相钊李秀娟陈方园
猪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耳病圆环合格率

李相钊 ,李秀娟 ,张 广 ,陈方园

(1.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2.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131)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分布

病料来源:全国18个省市,22661份样品,1312个猪场,发病群体样本、正常监测样本(见图1),由齐鲁动保合作的第三方实验室收集。

血清来源:样品来源全国18个省市,922个猪场,18627份血清。

组织样品来源:样品来源全国18个省市,390个猪场,4034份组织样品。

1.2 方法

抗原检测采用齐鲁动保全国合作的第三方实验室自建方法,荧光定量PCR/PCR/RT-PCR方法检测。猪瘟抗体、猪伪狂犬病抗体、猪蓝耳病抗体采用美国IDEXX 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猪流行性腹泻抗体采用韩国安捷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而猪圆环病毒抗体采用瑞普/科前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猪圆环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为自建方法,均按照说明书操作及标准判定。

图1 暗红色区域为样品来源区域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场临床主要疾病抗原检测结果与分析

猪场送检样品抗原检测结果见表1与图2,猪蓝耳病阳性样品毒株检测分类见表2与图3,猪流行性腹泻阳性样本基因群分类见表3与图4。

表1 猪场送检样品抗原检测结果

图2 猪场送检样品抗原检测结果

表2 猪蓝耳病阳性样品毒株检测分类

图3 猪蓝耳病阳性样品毒株检测分类

表3 猪流行性腹泻阳性样本基因群分类

图4 猪流行性腹泻阳性样本基因群分类

2020年共检测了4034份组织样品,20种疾病,其中14种疾病检出阳性病例,6种疾病没有检测出,检测率最高的为猪大肠杆菌(E.coil)、猪支原体肺炎(Mhp),检出率均为50%;而猪蓝耳病(PRRSV)居第三位,在病毒性疾病检出率排名第一,达到了40.4%,从914份送检样本中,检出猪蓝耳病阳性的样本数量为369份,在阳性的猪蓝耳病样本中类NADC30毒株占比最高,达到了65.3%,高致病性毒株为19.3%,重组毒株占比12.6%,经典毒株占比2.8%,猪蓝耳病的流行毒株以类NADC30毒株为主,需要警惕的重组毒株的检出率也相对比较高;猪流行性腹泻(PEDV)检出率为37.5%,排名第四,在病毒疾病排名第二,对检测为阳性的猪流行性腹泻样本193份,进行毒株类型分析,均为G2亚群的变异毒株,提示猪场:在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方案制定上,还是要以变异毒株猪流行性腹泻为核心;猪链球菌(SS)检出率为33.3%,排名第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检出率为28.6%,排名第六;猪德尔塔病毒(PDCoV)检出率28%,排名第七,病毒病排名第三,这需要值得关注,2020年检测检出率大幅增加;猪圆环病毒2型(PCV2)检出率25.7%,排名第八,与章红兵抗原检测结果25.71%基本一致[1];在病毒疾病中,排名第四;猪圆环病毒3型(PCV3)检出率为22.6%,排名第九;副猪嗜血杆菌(HPs)检出率14.3%,排名第十;轮状病毒(RV)检出率为9.1%,排名第十一;猪伪狂犬病(PRV)检出率为4.1%,排名第十二;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检出率为2.4%,排名第十三;猪瘟(CSFV)检出率为1.9%,排名第十四;而非洲猪瘟(ASFV)、巴氏杆菌(PM)、猪流感(SIV)、猪细小病毒(PPV)、猪乙型脑炎(JEV)、猪丹毒等六种疾病均没有检测出阳性病例,这与检测样本数少有很大关系。

一般情况,送检样本数量越多,检测结果就会更符合临床真实表现,从送检样本数量分析,请检数量比较多的疾病有8种: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德尔塔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瘟。

2.2 猪场临床主要疾病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猪场送检样品抗体检测结果见表4与图5。

表4 猪场送检样品抗体检测结果

图5 猪场送检样品抗体检测结果

2020年血清样品共18627份,来源全国18个省市,922个猪场,11种抗体,7种疾病,其中猪伪狂犬病保护性抗体(gB抗体)平均合格率最高,达到了92.2%;猪流行性腹泻血清抗体(IgG)平均合格率为90.0%,排名第二;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6.5%,排名第三;猪瘟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5.9%,排名第四;猪细小病毒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4%,排名第五;猪蓝耳病抗体平均合格率为74.3%,排名第六,与杨汉春老师2020年猪蓝耳病检测总抗体合格率73.75%的数据基本吻合[2];猪流行性腹泻黏膜抗体平均合格率为69.5%,排名第七;猪O型口蹄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68%,排名第八;猪A型口蹄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65.2%,排名第九;猪圆环病毒2型野毒抗体平均合格率为30.4%,排名第十;伪狂犬病野毒抗体平均合格率为26.2%,排名十一。

该抗体检测结果包括各种类型的猪只(种公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空怀母猪、哺乳母猪、保育猪、育肥猪)综合分析的结果。抗体合格率的高低与免疫率、免疫方案、猪群健康度以及疫苗质量有很大的相关性,不可否认的是2020年猪场的快速复产,大量采用三元商品母猪代替二元母猪,甚至出现是母就留的夸张事实,缺少必要的选育与筛选,导致群体健康度并不高。从检测结果看,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口蹄疫、猪流行性腹泻抗体检测结果并不理想。猪圆环病毒的野毒的感染率至少在30.4%,与免疫频率下降有直接关系,主要因为大量使用圆支二联代替圆环免疫,因为圆支二联疫苗产品大部分是需要二次免疫的,而猪场基本上采用一次免疫,而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体现基本需要二次以上的免疫,需要强化免疫记忆功能;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率至少在26.4%,但基本呈现下降趋势,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猪流行性腹泻保护性抗体并不高,通过临床猪场调查发现与猪场免疫率不高、毒株不匹配、免疫方案不合理有很大关系,很多猪场还是抱着不发生猪流行腹泻,不用疫苗,发生疾病,治疗优先的做法,这与很多猪场没有充分认识到该病的危害程度有很大关系;猪蓝耳病抗体不理想与猪场免疫率不高以及对于免疫效果不信任有非常大关系;猪口蹄疫抗体不理想与免疫率下降有直接关系,主要因为,非洲猪瘟的发生,很多猪场害怕针头传播,减少了疫苗的免疫类型以及免疫频率,口蹄疫就在此行列。

2.2.1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见表5与图6。

从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图6)看整体表现良好,但60日龄仔猪、后备母猪表现相对较差,主要因为60日龄,基本处于一免之后,二免或者二免之前的时间段,与猪场首免日龄早有直接关系,放养模式的猪场基本在6 kg体重(21~25日龄左右)放给养户,而自繁自养的猪场基本在30日龄左右免疫,而此阶段的母源抗体均值,抗体合格率相对较高,过高的母源抗体与疫苗病毒发生中和,导致抗体持续下滑,直接的表现就是在30~60日龄阶段抗体不高的现象。而后备母猪阶段,基本处于需要加强免疫或者刚免疫的时间段,也属于正常表现的结果。

表5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图6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2.2.2 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010年-2020年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结果见表6与图7,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见表7与图8。

表6 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结果

从2010年-2020年连续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结果看,2011年野毒感染率大幅增加,至2015年野毒感染达到顶峰,之后的一段时间,一直呈持续性下降趋势,而采用的方案正是高强度免疫,提高疫苗的有效抗原含量与增加免疫频率,也直接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从2020年抗体检测结果看,猪伪狂犬病保护性抗体(gB抗体)相对稳定,但育肥猪从120日龄开始伪狂犬病野毒抗体(gE)呈剧烈增长趋势,很可能与该阶段存在野毒感染有关,也就是说,疫苗免疫的保护不能维持到肥猪出栏。目前的隐患在于后备母猪带毒率过高,也就意味着降低伪狂犬病野毒至理想状态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2.2.3 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见表8与图9,不同猪群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见表9与图10。

从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看,60日龄、90日龄、后备母猪最差,也印证了为什么临床上60日龄左右的仔猪蓝耳病多发的原因,后备母猪缺少免疫驯化的结果。从抗体各个阶段分布看,呈现双波峰表现,说明在育肥阶段有野毒感染的表现。当然了,猪蓝耳病抗体也与猪蓝耳病免疫率不高有非常大关系,而免疫群体猪蓝耳病抗体合格率比不免疫群体抗体合格率高25.18%,表明一是野毒带毒率比较高;二是免疫的有效性。

图7 2010年-2020年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结果

表7 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

图8 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

图9 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

表8 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

2.2.4 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0与图11。

从猪圆环抗体检测结果看,2020年圆环抗体结果整体表现良好,但也发现育肥猪抗体合格率、抗体均值从30~120日龄一直下降趋势,但160日龄抗体合格率、抗体均值呈明显上升,甚至接近妊娠母猪抗体均值,从而表明在120~160日龄这个时间段有野毒感染的发生,直接证明了目前疫苗的保护持续期也就维持在120日龄左右,从这个角度分析,也证明了圆环疫苗等灭活疫苗二次免疫理论的合理性。

表9 不同猪群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

表10 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结果

图11 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结果

3 防控建议

3.1 提升猪群的整体健康度

加快二元母猪替换三元母猪,据行业媒体调查统计,三元母猪占能繁母猪的比重在50%左右,明显存在三元母猪留种率偏高的现象。

3.2 重视后备母猪的管理

主要表现在后备母猪的选育与筛选、后备母猪的驯化等重点工作上,目前行业存在是母就留的问题,主要还是猪价过高,利润丰厚,追求眼前利益所致。从疾病检测看,2020年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明显比较严重,而且这两种病与后备母猪的驯化工作的缺失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后备母猪的驯化工作必须强化。

3.3 免疫方案要合理

整个行业对于非洲猪瘟的重视已经提高到非常高的位置,好像除了非洲猪瘟就没有其他疾病了,这种畸形的观念直接导致了很多疾病控制被忽视了,尤其像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猪圆环病毒病等,减少免疫品种、减少免疫频率、盲目联合免疫、盲目使用联苗,不用最科学,只用最简单。笔者建议猪场一定要尊重疾病以及免疫规律,按照科学事实合理免疫,制定科学的免疫方案。

3.4 重视人才培养

由于高猪价,导致很多外行介入养猪,基本所有的猪场都在大幅度扩群,而不考虑自身人才与技术储备,养猪规模与人才、技术储备配套明显不协调,猪场基本都在狂喊缺人、缺人、还是缺人!行业的竞争归根究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建议猪场重视人才储备与培养,通过技术的提升驱动效益的提高。

猜你喜欢
耳病圆环合格率
圆环填数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巧剪圆环
猪蓝耳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
成语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