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管理研究
——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基于网络身份隐匿视角的研究》

2021-05-07 10:14陈莉莉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舆情管理工作

书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基于网络身份隐匿视角的研究》

作者:田俊杰,刘涛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7781-8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定价:58元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提升背景下,国家教育管理部门愈发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党中央也十分关注高校党建工作具体实践状况,所以,在此时期下,高校不得不对其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以保证院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管理得到协同发展,帮助院校提高自身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笔者在2017 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7LSZ026)资助下,结合田俊杰、刘涛编著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基于网络身份隐匿视角的研究》,基于新时期发展,分析我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现状,探究利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管理共同发展效率的有效途径,为高校充分发挥教书育人功能提供坚实支撑。

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 年1 月出版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创新——基于网络身份隐匿视角的研究》,是以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网络身份隐匿视角探寻高校思政教育具体实践情况,并深入提炼出思政教育实践中所存问题,且对这些问题加以深究与思考,提出科学、可行的改善方案与策略,进而为高校解决思政教育问题指明方向。该书所采用视角与一般理论著作的不同,是以大学生现实生活为出发点,通过研究视角,对高校学生为何隐匿网络身份和网络行为的原因进行调查与研析,并试图通过调查研析结果确定高校学生基于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需求,以便让思政教育能更加自然、贴切地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辅助高校提升网络舆情管理水平同时,加快思政教育课程创新改革进程。此外,该书整体框架与内容体系的构建,均有丰富思政教育工作经验作为理论支撑,实用性极佳。

高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党建与思政教育管理是院校始终关注要点,且两者在增强院校办学水平方面具有强烈存在感,所以,高校应将党的指导思想放于首位,严格遵从党的领导,为国家社会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目前发展情景来看,我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管理水平虽在时代不断变迁中得到一定提升,但因各种不可抗因素影响,部分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管理仍存以下问题:首先,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实践难度逐渐增大。社会市场经济有助于创造开放、多元发展的成长环境,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创新创业意识及正确三观等;但同时也会对学生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如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易在外来物质诱惑和文化思想冲击下,产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混乱、迷失自我判断能力等现象,这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难度。其次,现有党建模式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加的学生党员数量,使高校党建工作问题开始显现,以致学生党员综合素质高低不一。最后,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创建仅停留于表面形式。学生党员数量激增,而高校负责党建工作的专职人员有限,难以应付庞大的考核管理工作量,这使思政教育工作实际上被严重忽视,学生党员再教育管理质量也因此直线下降,整个党建工作模式构建流于表面。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应及时掌握新时代要求与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特征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以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第一,以党的指导思想为依据,完善自身思政教育管理体系。高校需将党的指导思想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促进思政教育管理体系的完善,强化学生意志力、树立正确三观,帮助学生抵抗住外来文化思想与物质的双重冲击,在繁杂社会环境中茁壮、健康地成长。第二,创建全新党建工作模式,满足庞大规模学生党员发展需求。根据院校与学生实际发展情况适当提高党员考核标准,合理分配工作处理与党员培训的时间,在保证工作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同时,加大发展对象考查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第三,强调思政教育管理实质性作用,提高学生党员再教育水平。高校应在有限时间和人力条件下,最大限度完成学生党员考核管理任务,从而将剩下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思政教育管理,让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实质得到完全激发,顺利开展党员再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党建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舆情管理工作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