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1-05-07 12:41韩颜华董晓红
光明中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功能

韩颜华 董晓红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其病发后致残率高达70%~80%,临床以偏瘫、失语最为常见[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偏瘫后长期卧床、肢体活动不便、生活质量下降,日久则易致患者心理失衡,严重影响其神经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如何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神经、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治疗本病的关键[2]。本方法旨在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辨证饮食护理、经穴按摩、中药塌渍、蜡疗等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针灸科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72例。依据患者登记序号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中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8.6±11.3)岁;平均病程(32.52±5.33)d;左侧瘫20例,右侧瘫16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7±10.5)岁;平均病程(33.26±5.22)d;左侧瘫22例,右侧瘫1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脑卒中的相关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脑率中的诊断依据拟定。(1)出血性脑卒中,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发作时常伴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颅脑CT检查现出血性脑血管病变。(2)缺血性脑卒中,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较缓慢,多呈渐进性或阶段性进展;一般发病后1~2 d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CT或MRI检查现梗塞性脑血管病变。(3)主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神愦等临床表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经CT或MRI确诊为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变。(3)急性期过后2周,意识清楚、病情稳定,病程在6个月内,同意本治疗方案的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的原发性疾病者。(2)有心肝肾等严重功能异常及严重并发症者。(3)既往有精神病史,不能配合康复训练者。

1.4 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辨证饮食护理、经穴按摩、塌渍、蜡疗等中医特色护理干预。(1)中医情志护理。具体措施:①以情胜情法: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康复期出现的悲观失望、急躁焦虑的心理状态,用温馨通俗的语言、真诚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鼓励患者积极与他人交流互动,踊跃参与病区举办的各种喜闻乐见的趣味活动,引导患者以现身说法讲述日常生活中愉悦的事情,让患者始终处于愉快的心理状态,以缓解其焦虑和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移情解惑法:脑卒中患者病发后,因长期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其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自己的疾病上,对医生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转归等存在种种担心和疑虑,时刻处在恐惧疑惑之中。护理人员以既往康复效果良好的典型病例为例,向患者讲解本病的发病原因、治疗采取的有效方法、功能恢复或好转所需时间及预后良好等特点,让患者了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治疗所采取的有效方案等以消除患者思想疑虑和困惑,引导患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身上,与其产生情感共鸣,提升患者康复治疗的希望和信心;亦可为患者播放优美明快的乐曲、室内摆放清淡高雅的鲜花、康复大厅内播放喜庆幽默的电视节目等转移患者对病痛的注意力,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③安神定志法: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努力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干净的医疗环境,指导患者静卧调神、吐纳调息、意守丹田、守神于心等功法锻炼,以安定其神志、缓解其烦躁不寐等症状。(2)辨证饮食护理。①肝阳暴亢证,指导患者宜食牡蛎、鲫鱼、银耳、猪肝、天麻甲鱼汤等平肝泻火、益阴潜阳的食物,忌食羊肉、狗肉、洋葱、韭菜等耗阴助阳之品。②痰热腑实证,多食清热化痰、健脾通腑之品,如柚子、萝卜、佛手柑、百合山药粥、薏米银耳橘皮粥等,忌食或少食大枣、桂圆、豆浆、羊肉、海虾、甜点、干果类等助痰滞腑的食物。③风痰阻络证,宜食疏肝健脾、化痰通络之品,如莲藕、萝卜、山楂、黑木耳、丝瓜瘦肉汤、山药薏米橘皮粥、玫瑰花茶等,忌食辣椒、韭菜、海鲜、冷饮、动物内脏及各种油炸食品。④气虚血瘀证,宜食莲藕、鲢鱼、胡萝卜、黑芝麻、猪肝炒木耳、桂圆乌鸡汤、山药梗米粥等健脾益气、活血祛瘀之品,忌食或少食金橘、西瓜、石榴、山楂、芫荽、苦瓜、蚌类等生冷酸涩、耗伤脾胃的食物。⑤阴虚风动证,宜食滋养肝肾、育阴熄风之品,如葡萄、桑椹、黑芝麻、牡蛎、鲈鱼、胡萝卜薏米粥、枸杞甲鱼汤、香菇炒腰花等,忌食海虾、羊肉、葱蒜、辣椒、甜食、腌菜等辛辣助阳,伤阴动风之品。(3)经穴按摩。护理人员在医师指导下施术。手法操作:令患者仰卧位,术者先为其行开天门、刮坎宫、揉太阳、压三经、干洗脸、拿风池、捻双耳、干梳头、五指抓顶、斜推胁肋、直推胸腹等按摩手法,同时用双手拇指点压上星、百会、头维、角孙,按揉膻中、期门、日月、承满、天枢等诸穴;再用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循经拿揉患肢,配拇指按揉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诸穴;后令患者俯卧或健侧卧位,术者沿膀胱经以八字推法或掌根推法直推腰背,一指禅推揉肝俞、脾俞、肾俞,拇指点揉弹拨下肢环跳、承扶、殷门、委中,点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诸穴。肝阳偏亢加行间、太冲,痰热腑实加大横、丰隆,风痰阻络者加络却、解溪,气虚血瘀加血海,阴虚风动加大敦、照海。伴口眼歪斜加下关、颊车、地仓、内庭,烦躁不寐加心俞、神门、内关、大陵。每次施术30 min,隔日1次。(4)中药塌渍加蜡疗。①方药组成:桃仁12 g,红花12 g,羌活9 g,桂枝12 g,乳香9 g,没药9 g,赤芍9 g,川芎12 g,独活9 g,桑寄生15 g,川续断15 g,牛膝12 g,伸筋草15 g,威灵仙12 g,当归15 g,杜仲12 g,苏木9 g。将以上诸药粉碎成沫,用适量白醋和麻油调成膏状待用。②蜡块制作:采用上海语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8160LQ型全自动蜡疗机制成医用蜡块保温待用。③操作:先取一定数量制成待用的药膏用医用纱布包好后,分别敷于患者腰骶及患肢各大关节(肩、肘、髋、膝)处,后用制成的蜡块利用其可塑性分别覆盖于各药包之上,蜡块上覆一毛巾用以保温,操作完成。每日1次,每次治疗用时1 h。

1.5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BartheI指数)和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参照文献[5,6]:(1)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共11项,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的不同程度赋分,总分42分,得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2)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上肢运动功能积分66,下肢运动功能积分34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好。(3)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BartheI指数)评分共10项,总分100分,按照患者依赖程度的不同赋分,独立(100分),轻度依赖(75~95分),中度依赖(50~70分),重度依赖(25~45分),完全依赖(0~20分)。得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2 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NIHSS、FMA、ADL评分比较,结果分别见表1、表2。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NIHSS、FMA评分比较 (例,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ADL评分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脑卒中的发病主要是因患者素体肝旺,木盛克土,或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劳倦伤肾,阴虚精耗,水不涵木,内风时起;或五志过极,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生风;或忧思伤脾,正气耗伤,气运不畅,瘀血内阻。痰、瘀之邪与风邪和而为害,痹阻络脉而致肢体麻木、半身不遂;上扰清窍则现口眼歪斜、舌强语謇,临床多表现为虚实错杂之候[7]。治当以平肝育阴,健脾除痰,益气活血,疏风通络为主。佐以调情志,疏肝郁,舒筋骨,利关节为辅。本方法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1)中医情志护理。历代医家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金代医家张子和曰“喜可以治悲”,中医学又有“喜胜优”之说。护理人员运用以情胜情、移情解惑、安神定志诸法为患者实施情感调护,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急躁情绪,解除其思想疑虑,增强治疗信心。让患者始终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加快患者的功能康复。(2)辨证饮食护理。饮食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黄帝内经》曰:“药以去之,食以随之。”护理人员根据脑卒中患者阴阳偏盛偏衰和虚实错杂的症状表现,给予合理的辨证饮食指导,既可助药疗之补偏救弊、调整脏腑之功,又可让患者得到充分的膳食营养,提升自身免疫力,更好地促进疾病的康复[8]。(3)经穴按摩。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头面部经穴按摩可起清脑开窍、降逆潜阳、安神定志之功,又能促进颅内血运,加快淋巴回流,提高脑神经兴奋,改善颅内缺血、缺氧,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斜推胁肋、直推胸腹、八字直推腰背并按揉胸胁、腰背部诸穴,可达疏肝解郁、健脾除痰、益气活血、通调肠腑、益阴平阳之效;循经拿揉患肢并点揉弹拨诸穴,既可疏通肢体经脉、缓解僵硬症状,又能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途径,提高周围神经兴奋性,加速神经突触传递,改善细胞营养,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9]。随证配行间、太冲平肝潜阳;大横、丰隆化痰通腑;络却、解溪疏风清热,化痰通络;配血海生血益气,活血化瘀;加大敦、照海调理肝肾,育阴熄风。烦躁不寐配心俞、神门、内关、大陵共助理气宽胸,定志除烦,清心安神之效。(4)中药塌渍加蜡疗。方中桃仁、红花、赤芍、桂枝温通经脉,活血通络;配苏木、川芎行气祛瘀;当归补血活血;合乳香、没药调气和血,消肿定痛;桑寄生、川续断、牛膝、杜仲强筋骨,补肝肾;配羌活、独活、威灵仙、伸筋草舒筋骨,利关节,治痹痿。以上诸药配伍,粉碎成沫,醋调成膏,敷于患处,外覆备用蜡块,利用中药药物作用及医用石蜡的热渗透力和热效应,对患者神经、患肢皮肤及血管进行刺激,可有效促进局部血运,增加新陈代谢,改善患肢神经细胞营养[10]。共奏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行气祛瘀、活血通络、强筋骨利关节之功。以上诸法合用,既可使阴阳得平,气血得补,痰热得除,筋脉得舒,又能促进大脑及患肢血运,改善颅内缺血缺氧,提高脑神经及周围神经兴奋性,改善神经细胞营养,促进脑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从治疗结果来看,中医特色护理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