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2021-05-07 15:26谷晨梦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2期
关键词:探究性管理策略理念

谷晨梦

目前,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上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然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到位,观念和想法跟不上时代发展。部分老师缺乏新课改教学经验,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无效教学也时有发生。因此,本文将根据高中生物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总结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在对标新课改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討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探究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老师们会采取整套的方式,这就是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管理策略,对于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全世界的“刚需”。全球各个领域的竞争在人才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各个国家都在大规模地培育人才,各类人才培育计划也在实施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课改应运而生。以新课改作为背景,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展开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对于改善高中生物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呈现出新趋势,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多样。然而,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不能深入理解课改理念,使得高中生物教学存在较多问题。

1.拘泥于传统教学

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在延续。在这种模式里面,老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都无法有效参与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设置中来,更不用提教学管理策略了。

比如,在传统的教学中,在涉及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大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学生不知道为何提出这个模型、其有何意义。学生学得一知半解,考试答题时也稀里糊涂。

2.教学资源匮乏

就目前状况来看,教学资源匮乏等因素也影响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按照新课改理念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只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梳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导致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

3.教学目标模糊

新课改背景下,各类教学资源为老师提供了发挥的空间。但不是所有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通过高中生物教学,应该让孩子具有利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而现实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将高中生当成生物学家来培养,导致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效果欠佳。

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改变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方法,倡导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更加鼓励学生合作,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生和老师一样,都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要加强课堂主体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新课改日益深入,讨论、自学、探究等学习方法成为主流。

1.更新理念 明确教学目标

在学习的路上,一个好的领路人必不可少。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教师是他们最直接的领路人,因此教师们的思想理念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有正确的职业观作为支撑。在制定教学方案前,教师要清楚,自己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教师在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目标。

2.加强创新 丰富教学情境

问题、探究、发现的教学策略以及项目管理理念,是新课改引入的全新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将生物基础知识进行转化加工,即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融入生物这门学科中去,产生的体验感更强,从而有助于加深印象。设置教学情境时,不但要突出生物学学科特点,还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接受能力为基准,确保他们可以很好地理解。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灵活使用时下流行的设备来辅助我们的教学。

3.鼓励互动 倡导互助合作

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协调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在课堂内外,教师都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扼杀其自主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鼓励学生互助合作学习。什么是互助合作学习呢?简单来说,就是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让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在充分互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

对于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中的《酶的作用和本质》这节,就可以设置以下教学步骤:

首先,有层次地设置提问。如:对比酶与无机催化剂,说出它们的异同。在细胞代谢中,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什么?酶促反应的原理是怎样的?……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等小组讨论完后,教师再让各组展示答案。对于这些答案,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去分析和验证其科学性,验证时可以创设情境。

最后,在此基础上开始进行课程讲解,这样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吸收知识,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好。

4.重视实践 注重探究性实验

高中生物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也重视实验探究,二者缺一不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不容忽视,其与理论基础一样,都十分重要。生物基础理论知识之所以得以存在,就是基于探究性实验的支撑。从长远来看,生物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也离不开探究性实验。个别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不够重视探究性实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造成学生的生物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不足。

为弥补这些不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从里面寻找适宜探究的题材,鼓励孩子们自行实验,让他们在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去总结知识。此外,探究性实验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中生物课堂管理策略

高中阶段的学生压力巨大,承载着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期待,他们非常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在课堂管理中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否则会在无形中加大学生的压力。

1.提高专业水平 缓解学生压力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老师们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让孩子们的收获更多,从而降低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以及心理负担。教师在课前要认真设计教案,除了要有知识梳理、效果预估等内容,还要注重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情绪。

2.充分尊重学生 重视个性发展

在个别老师的观念中,学生必须服从教师,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要求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自己。还有的教师认为高中生已经是大人了,就以成年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他们,认为学生应无条件地理解和执行自己的命令。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当代的高中学生更有主见,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成熟,对于教师“为他们好”的言行,在这些高中学生看来,往往是老师们不尊重、不理解他们的表现。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授生物知识的同时,要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犯错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之间肯定存在差异。我们需要采用更加平等和柔和的方法,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才能成为学生爱戴和信赖的领路人。

新课改是深刻而全面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要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灵活,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课堂管理应立足于生物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有效地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探究性管理策略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用心处事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