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07 15:34王鑫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2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课水平

王鑫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如今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面临着变革。赏识教育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应该被广泛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赏识教育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就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用鼓励的方式教导孩子,对孩子取得的成就及时地进行鼓励,对学生实行爱的教育,是一种人性化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先“骄傲”,而后再取得成功。它用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进步,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当下,教师和家长都要对学生实行赏识教育,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当学生犯错误时,先要反思自己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帮助其进步。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拉近师生关系

赏识教育有助于拉近师生关系,在体育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体育课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比较轻松,没有课堂压力,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课上夸奖学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充满喜欢和信任,从而拉近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二)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实行赏识教育,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当今社会,学生的体能较低,很难完成课上的体育项目,就会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有抵触心理,不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是不利的。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对学生取得的进步提出表扬,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营造和谐、互助、友爱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和谐,没有隔阂,学生在课堂上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水平有促进作用。

(三)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孩子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喜欢听别人的表扬,得到教师鼓励的学生会更加积极地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优势。但是教师不能盲目地鼓励孩子,忽视学生的不良行为,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式去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思想大多不成熟,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行为情绪化,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只有对体育课充满兴趣,才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进而取得进步。

三、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一)教师的责任意识不强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身体素质,还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對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学生取得进步时,及时进行鼓励,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学校不够重视体育教育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国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如今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限,学校的体育课一般一周一节,时间比较短,学生利用课堂时间提高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很难有时间在课下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学生运动的时间比较短,就很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应该提高对体育的重视,购买一些体育设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体育锻炼方式。

四、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式

如今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以平等的身份看待学生。体育教师在课上给学生们讲解理论时,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更加感兴趣,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认真思考,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想法更加活跃,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水平。

(二)进行实践教学

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实践性,只有学生自己主动进行实践,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学生的体育水平才会进步。比如,对于篮球的教学来说,体育老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学生知道应该怎样运球,怎样投球,怎样与其他同学配合,但是只懂理论知识,没有进行实际练习,很难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很难提升队员之间的默契。由此可见,纸上谈兵对于体育教学的意义相对较弱。

实践出真知。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演示正确的投球姿势,在学生掌握不好的时候,对其进行纠正,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给予其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动力,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

(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

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教师要有充足的信心。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是很难快速提高的,需要不断锻炼,每天进步一小步,在长年累月的不断积累中逐渐取得进步。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差别很大,有些学生的体能天生就比较好,对于各种体育项目都能快速掌握,提升的速度也很快,有些学生的体能天生比较差,很难掌握某些体育项目,学生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取得进步。在班级举办体育活动时,教师要对缺乏自信、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体育方面的自信。

(四)进行针对性训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要充分地了解不同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情况、擅长和不擅长的体育项目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制订符合学生健康发展的计划,辅助学生完成锻炼计划,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观察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上用心练习,发挥学生的优势,规避学生的劣势,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五)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学生有坚持的信念、有提高自己的决心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以帮助学生形成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要与学生一起坚持,给学生树立榜样。当今社会和谐稳定,平安幸福,人们安居乐业,而且现如今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通常是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们在家长的呵护和宠爱中成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们大多娇生惯养,不能吃苦,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就是要坚持不懈,十年如一日地锻炼才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教师要实行赏识教育,让学生在掌声中进步,还要以身作则地影响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训练。

小学体育是小学生运动的载体,是学生锻炼的主要形式,因此,小学体育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赏识教育被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上,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敢于在体育课上展现自己,与同学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程凯丽.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课水平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张水平作品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课上的“意外”
锻炼
新发现
讨厌的理由
35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