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1-05-08 05:28张晴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

张晴

摘  要:所谓生活化教学,即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以达到降低知识点理解难度的目的,可有效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利用生活实例,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为学生进行高质量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可推动小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数学学科素养得到均衡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设计科学教学环节,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現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224

小学阶段的学生,数学思维尚未形成,数学基础薄弱,因此,学习抽象数学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为改善这一现象,开创新型教学手段势在必行。在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将理解难度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实际事物,可大大降低知识点学习难度,并且能够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为其他学科学习以及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一、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

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灌输,无法运用有效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抵触心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另外,部分数学教师为省时省,原样照搬网络中教学课件或情景设计,未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特点进行改动,因此导致学生数学思维无法得到锻炼,无法收获理想教学效果。

2.生活化情境设置不合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教学情境为常用教学手段,调查显示,如今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活化情境设置不合理原因包含两个,第一,过于重视数学化。虽然我国实行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多年,但很多数学教师仍旧沿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评价,仅以数学考试成绩为参考,不利于生活化教学模式推进;第二,过于重视生活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可有效改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但一味追求生活化教学模式,会严重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无法有效达成小学数学教学任务。

二、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行性策略

1.运用生活化方式进行课前导入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并未得到理想教学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学数学教师未能灵活掌握生活化教学方式,因此未能将生活化教学理念优势最大化发挥,课前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快速调整到学习状态,对后续课堂教学互动顺利开展意义重大。但利用传统教学理念进行课堂导入,方式单一,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在课前导入环节,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眼球,技能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比高矮》这一节知识的讲解时,在课堂导入环节,营造生活化氛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选出几名高矮不同的学生到讲台上,让其他学生观察这几名学生,并指出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趣味十足的课堂活动迅速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有的学生说皮肤颜色不同,有的学生说性别不同,还有的学生说身高不同,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并结合贴近教学内容的回答顺势导入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互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活动,不仅快速激发了学生参与兴趣,更达成了导入教学内容的目标,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2.创设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品质发育尚未完善,数学基础薄弱,无法深刻理解复杂、生涩的数学知识,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逐渐降低。由于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因此,结合生活实例,即可将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事物,便于学生理解。将生活化实例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利于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实现思维可视化,可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内化于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节知识讲解为例,创设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升。课堂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物体,如魔方、铅笔盒、笔筒、易拉罐、足球、篮球等。教师引导学生从实物图片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不同等几何图形的特点,并利用图形特点区分物体和图形,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难点,还可有效培养学生想象力与空间思维,从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借助生活化素材开展教学

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部分教师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实现收获理想教学效果的目的,还会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感情绪,严重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知识是生活现象的升华,因此,借助生活化素材辅助教学,可有效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帮助学生但时间内掌握和吸收数学知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上升到更高层次。

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认识钟表》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钟表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工具,带领学生直接、立体观察钟表表盘结构,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总结认读时间的方式。教师还可以组织有趣的生活化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与动力,教师可以随意拨动时针、分针和秒针,让学生快速答出对应时间,第一个回答正确的学生记一分,游戏结束,得分最高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借助生活化素材组织趣味十足的课堂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热情,还可检验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锻炼学生观察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时间观念,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教育的有机融合,有效改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为帮助数学基础薄弱的小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与动力,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转变教学理念,遵循新型教育指导方针,灵活掌握生活化教学方式,改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难度,激增学生的学习动力与信心,才可实现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方位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昊.将生活元素引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及价值探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03):111.

[2]李荣.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途径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3):23.

[3]曹玲玲.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生活化[J].江西教育,2021(06):66.

(鱼台县罗屯镇中心小学  山东济宁  272347)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