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临床效果观察

2021-05-10 03:40刘欣伟刘宪民刘松波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关节镜交叉胫骨

刘 铭, 刘欣伟, 刘宪民, 沈 阳, 刘松波

北部战区总医院 骨科 全军重症战创伤救治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6

后交叉韧带损伤会导致膝关节生物力学异常,胫骨后移增加能够引起髌股关节压力升高,并出现关节退变[1]。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防止骨性关节炎进展。LARS韧带是新一代人工韧带,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2],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本研究旨在观察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6—2019年收治的因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手术的25例患者(25膝)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年龄27.6岁;均为运动伤或车祸伤,从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个月;术前均无手术禁忌证,MRI检查确诊为单纯后交叉韧带断裂,反lachman试验和后抽屉试验均为阳性。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硬膜外麻醉后,进行完整的关节镜检查,确定后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并评估关节内的结构条件。如有半月板撕裂及软骨病变,需进行相应治疗。髁间窝软组织的清除可确定股骨等距点的位置,保留后交叉韧带两端止点残迹。将定位器放置于胫骨平台后缘中间,平行于胫骨平台钻入克氏针临时固定,用后交叉韧带胫骨隧道定位器建立骨隧道,将钢丝导入隧道。关节腔内定位后交叉韧带股骨端隧道,股骨内上髁部作皮肤切口,钝性分离股内侧肌肌间隔,关节内原止点处建立隧道,将钢丝于股骨隧道导出,连接二骨隧道,并将LARS人工韧带导入骨隧道,分别用挤压螺钉固定,胫骨尾端再用U形钉加固。术后即可开始踝泵练习;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和直腿抬高练习,常规对患膝关节进行正侧位X线、MR、CT检查(图1),并鼓励患者早期在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活动;8周后,本体感觉恢复后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图1 三维重建(a.股骨;b.胫骨)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10~16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的Tegner评分和Lysholm评分。

2 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Tegner评分为(6.1±1.2)分,高于术前的(3.5±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为(91.2±3.9)分,高于术前的(65.7±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LARS韧带是新一代人工韧带,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LARS人工韧带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较好;但对于慢性损伤,自体移植疗效更优。与前交叉韧带不同,后交叉韧带具有自发的愈合能力。LARS人工韧带的显著特性是高耐疲劳性和纤维细胞友好性,接受LARS人工韧带治疗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可附着在韧带纤维上,并在纤维周围形成包膜,因此,后交叉韧带的残迹应保留。有研究表明,后交叉韧带损伤与膝关节退变发生率升高有关,病变主要涉及内侧、髌股及外侧间室[3]。Li等[4]研究报道,在21例接受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中,19例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是否应该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始终是一个争议话题,临床医师及患者均应谨慎做出决策[5-8]。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的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可恢复关节功能及稳定性,改善松弛症状。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安全有效,无供区损伤,组织兼容性优,可快速恢复关节功能及稳定性。

猜你喜欢
关节镜交叉胫骨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连数
连一连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