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16个小麦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

2021-05-10 15:00农明英农传江高海涛张世鲍何金宝
南方农业·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品系生育期农艺性状

农明英 农传江 高海涛 张世鲍 何金宝

摘 要 采用田间观察记载和室内考种相结合的方法,在云南省文山州对16个小麦品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3-1926品系生育期适中,有效穗多,成穗率高,株高、穗长、穗实粒数、千粒重适中,白粉病、叶锈病抗性好,产量较高,综合表现较好,拟对其进行下一阶段试验。

关键词 小麦;品系;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云南省文山州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7.009

小麦(Triticom aestivom L.)是禾本科小麦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将小麦作为主要粮食[1]。在我国,小麦是继玉米和水稻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2]。云南省文山州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其作为传统农作物之一在本州砚山县、丘北县、广南县、文山市等县市广泛种植[3]。小麦用途广泛,营养丰富,其籽粒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微量元素、抗性淀粉、膳食纤维、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及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4-5],深受人们喜爱。在小麦生产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小麦品种退化严重,病虫害发生频繁,极大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优良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亟待解决,并将成为一项长期性工作。试验采用田间观察记载和室内考种相结合的方法,对16个小麦品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文山州优良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文山州农科院试验基地,海拔1 260 m,黏壤土,土地平整向阳,地力均匀,肥力中等,前作为薏苡。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分别为16D8-41、162-106、D3-1347、16D2-78、16D2-98、D3-1926、168-272、18D4-4、18D6-12、18D6-13、18D6-5、18D6-2、18D6-10、18D6-18、18D6-7等15个小麦品系,以云麦56做对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小区长3.33 m,宽2 m,面积6.66 m2。人工开沟条播,每小区播6行,行距0.33 m,播种量按20万/667 m2基本苗计算称量到每一个播种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重复间间距0.4 m,小区间距0.3 m,四周设有保护行。

1.4 整地和田间管理

试验于2018—2019年开展。试验地实行两犁两耙,人工细碎平整理厢,清除杂草,做到平、细,每667 m2用普钙50 kg、尿素25 kg、生物钾1 kg混合后做底肥。播种后浇出苗水1次,在分蘖期每667 m2施尿素10 kg做追肥,适时防治虫、草、鼠害和防止牛、马糟蹋,适时收获。

1.5 测定项目

采用田间考察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个品系的播种期、出苗期、成熟期等生育期进行记载;每个小区选择1行调查基本苗、最高茎蘖数、有效穗等群体动态;每个小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麦植株10株,考察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白粉病、叶锈病等经济性状和抗病性;室内进行产量和千粒重测定。

1.6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8. 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和群体结构比较

从表1可知,16个小麦品系的出苗期一致,成熟期最早的是16D8-41,全生育期124 d,最晚的是18D6-12,全生育期139 d,其余品种的全生育期在125~131 d。对照品种云麦56的生育期为126 d,与对照相比,16D8-41、168-272、18D6-5等3个品系早熟,162-106、D3-1347、16D2-78、18D4-4、18D6-13、18D6-2、18D6-18、18D6-7、D3-1926等9个品系生育期适中,16D2-98、18D6-12、18D6-10等3个品系晚熟。

667 m2基本苗最高的品系是16D2-78,为15.14万苗,最低的是18D6-12,为10.87万苗,其他品系基本苗在11.89万~14.90万苗,仅有16D2-78的基本苗与对照相等,其他均低于对照。667 m2茎蘖数最高的是D3-1347,为36.52万,最低的是168-272,为25.77万,其他品系的茎蘖数在26.07万~35.92万;16D8-41、D3-1347、16D2-78、18D6-13、18D6-5、18D6-2、18D6-10、18D6-7等8个品系的茎蘖数高于对照品种。667 m2有效穗最多的是16D8-41,为16.94万穗,最低的是18D4-4,为10.99万穗,其他品系在12.19万~16.70万穗,16D8-41、D3-1347、D3-1926等3个品系的有效穗数高于对照。成穗率最高的是D3-1926(55.89%),最低的为18D4-4(37.58%),其他品系在40.69%~53.92%,16D8-41、162-106、D3-1926三个品系的有效穗数高于对照。

2.2 主要经济性状及抗性比较

据表2,16个小麦品系的株高在64~119 cm,最高为18D6-7,最矮为D3-1347,其中16D8-41、168-272、18D4-4、18D6-12、18D6-13、18D6-5、18D6-2、18D6-10、18D6-7等9個品系的株高高于对照,其他则比对照矮;穗长为6.33~10.83 cm,最长的是18D6-12,最短的是16D8-41,其中16D2-78、16D2-98、168-272、18D4-4、18D6-12、18D6-13、18D6-5、18D6-2、18D6-10等9个品系的穗长比对照长,其余品系比对照短;穗实粒数为46~74粒,最多的是18D6-2,最少的是18D6-7,仅有18D6-7的穗实粒数比对照少,其他品系均比对照多;千粒重为29.88~61.20 g,最高的是168-272,最低的是18D6-7。

15个品系的白粉病抗性等级均为1级,叶片无肉眼可见症状,而对照云麦56的抗性等级为2级,基部叶片发病。叶锈病的抗性等级:16D8-41、162-106、D3-1926等3个品系为免疫,完全无症状或偶有极小淡色斑点;18D6-12、18D6-13、18D6-2、18D6-7等4个品系为高抗,叶片有黄白色枯斑,或有极小孢子堆,其周围有明显枯斑;168-272、18D6-10两个品系为中抗,夏孢子堆少而分散,周围有褪绿或死斑;16D2-78、16D2-98、18D4-4等3个品系为中感,夏孢子堆较多,周围有褪绿现象;D3-1347、18D6-5、18D6-18等3个品系为高感,夏孢子堆很多,较大,周围无褪绿现象;对照云麦56的叶锈病抗性等级为中感,除D3-1347、18D6-5、18D6-18三個品系外,其他12个品系的抗性均比对照好。

2.3 产量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16个小麦品系的667 m2产量在117.96~274.62 kg,除18D6-18、18D4-4、D3-1347三个品系的产量比对照低外,其余品系的产量均比对照高,其中增产率达10%以上的有8个品系,依次为18D6-2、18D6-7、18D6-10、D3-1926、18D6-12、162-106、16D8-41、18D6-13,667 m2产量分别为274.62、267.61、265.61、259.94、257.60、256.77、251.43、245.26 kg,增产率分别为28.20%、24.92%、23.99%、21.34%、20.25%、19.86%、17.37%、14.49%。

3 小结

综合分析,D3-1926品系的全生育期为127 d,有效穗16.52万/667 m2,成穗率55.89%,株高71 cm,穗长7.83 cm,穗实粒数55粒,千粒重43.4 g,白粉病抗性等级为1级,即叶片无肉眼可见症状,叶锈病抗性等级为免疫,完全无症状,产量为259.94 kg/667 m2,产量排名第四。D3-1926品系生育期适中,有效穗多,成穗率高,株高、穗长、穗实粒数、千粒重适中,白粉病、叶锈病抗性好,产量较高,综合表现较好,拟对其进行下一阶段试验。

参考文献:

[1]  何中虎,庄巧生,程顺和,等.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J].农学通报,2018(01):100.

[2]  刘玉秀,刘苗苗,张正茂.黑小麦品种选育与营养加工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20,40(06):698-706.

[3]  何金宝,高海涛,农明英,等.文山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分析[J].云南农业科技,2019(01):60-62.

[4]  张勇,郝元峰,张艳,等.小麦营养和健康品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 (22):4284-4298.

[5]  王康君,孙中伟,郭明明,等.小麦营养品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与技术,2020,40( 07):7-12.

(责任编辑:易 婧)

猜你喜欢
品系生育期农艺性状
生育期对徐紫薯8号品质及结薯性的影响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
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陆地棉23个品系
水稻品种(苗头品系)对比试验
辣椒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比较
从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远志药材商品品规和良种选育的合理性
低盐胁迫下条斑紫菜不同品系体细胞与壳孢子的耐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