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爱?如何离?
——儿童分离焦虑辅导案例

2021-05-12 00:30石家庄市桥西实验小学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程程爷爷奶奶辅导

石家庄市桥西实验小学 张 星

程程,男,7 岁,性格偏内向,敏感、不爱与人交流。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从小程程由爷爷奶奶看管照顾,呵护备至。一年级入学,程程来到我的班里,通过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他很少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与同桌相处也不热情,与老师也是零交流。我主动找他聊天时,他总是默默地不说话,甚至与我保持一定距离。偶尔,还会看到他抖动身体、挤眼睛等小动作。

程程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备受宠爱。爸爸妈妈的陪伴是有限的,他们工作太忙。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程程和父母建立的依恋关系都相对薄弱。上学前班后在新环境中遇到了“难题”,程程没有爷爷奶奶的护佑,会产生惊恐、躲避的反应,再加上程程性格偏内向,不敢吐露心声,时间久了就出现行为上的偏差。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抽动症”。从程程的成长环境和幼儿时期的成长经历,我判断程程肢体行为上的问题,来自于他内心缺乏安全感,产生了分离焦虑。

为了尽快改变程程,我进一步制订了辅导目标及辅导方法。近期目标是帮助孩子找寻内心安全感,建立自信,逐步适应小学一年级的氛围,顺利度过“幼小”这道坎儿;远期目标是引导孩子学会排解内心焦虑,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在辅导方法上我选用了环境适应法、提高自我效能法和积极关注法。

1.创设有温度的环境,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

一个人能否尽快适应新环境,与他的心理适应性有着直接关系。面对来到新环境内心比较敏感、脆弱的孩子,作为起始年级的班主任要主动帮助孩子消除恐惧,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间“无恐惧”教室。在教室环境布置上,我们围绕班级名称小星星,在教室里悬挂了星星照片,开设了星星读书吧,开辟星星加油站作品专栏,展示孩子们的作品集,力求让每一个孩子在这间教室里找到归属感,爱上他们在实验小学的新家。为了消除程程由于陌生而产生的不安,我经常找他谈心,在谈心的时候我也特别注意自己的穿着。我会穿一些淡蓝色、浅粉色的衣服,我们会在爱心小屋这样比较安静、放松的空间里聊聊天,读读绘本故事。一开始他并不回应我,我就主动找他帮我做一些事情:比如搬作业本,擦擦讲桌,帮我拿个水杯。有一天,我发现他认字比较多,就主动让他帮忙发作业本。带过一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发作业本是我们比较头疼的事,因为孩子们学前识字量有限。于是我就在班上表扬了程程。这件事之后,程程走进我办公室的次数多了起来,和我说话时虽然声音还很小,但是已经能开口啦!为了让程程在学校不孤单,我特意为他安排了一个善于表达的女孩子做他同桌,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他,希望他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能获得正向引导。

2.引导孩子发现闪光点,提高自我效能感。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逐步建立自信;如何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周围的同学,发现他们的优点,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是我下一步的重点。通过半个学期的相处,我发现程程其实是一个很要强的孩子,他害怕老师、家长对他不满意,所以在学习上很努力。他的汉字书写基本没什么基础,书写速度较慢,但是不写完作业他绝不出去玩,哪怕要放学了他也会找我把当天的课堂作业批改完。在这样的坚持下,程程的字比以前工整了,我常在班里拿出来点评。近期,他在口算比赛中也取得班级第二名的好成绩。我们都知道小学一、二年级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老师对儿童的评定、同伴对自己的接纳,会使儿童从不同角度对自己有新的认识,继而迸发取得成功的信念——做事情“我能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3.在群体活动中,实行积极的个别关注。

现在孩子大多是在父母宠爱中长大的,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了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身份角色的变化,认识自己的班集体,我设计了一节“今天我上学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爸爸妈妈想对我们说的话”,选了一些爸爸妈妈代表录制的视频在课上播放。程程的爸爸妈妈就在其中,当他看到爸爸妈妈充满爱的表达与期待时,我看到了他眼神里的光。

4.与家长及时有效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程程的问题主要源于爷爷奶奶的过度保护。新生入学,程程报了校外作业班。每天下午放学后,程程爷爷都要到校门口跟着我们的路队一直走,直到看到作业班的老师把孩子接走,他才肯离去。有时从校门口到接送区仅仅几十米的距离,爷爷也要替孩子背书包。老人对程程的宠爱固然是孩子的幸福,殊不知他们的爱也会给孩子一种压力、一种暗示——“我需要被照顾”。孩子渐渐会失去自我管理、挑战新事物的能力。为此我专门对程程进行了家访,和其父母沟通,达成共识:为孩子创造一个独立、平等交往的环境,学会用“爱”与“严”相结合的教育智慧,温和而坚定地陪伴孩子成长。每周三家长进课堂的时间,程程爸爸只要有时间就会走进我们的教室,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参加亲子运动会和每晚的亲子共读打卡。通过这些方式爸爸妈妈逐渐与孩子建立起亲密关系。

程程变得愿意和我表达诉求了,比如:“老师,我今天忘带巴乌了。”“老师,这个题我不会做。”相对于以前那个不说话的男孩儿,他能够把老师当作“自己人”,愿意把老师当作他在学校里的“靠山”,我感到很欣慰。

接下来,我想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课、班级活动关注孩子们的“逆商”培养。如何看待失败,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处理负面情绪,这些都是孩子们在成长中会面临的状况,也是孩子们不容易跨过的坎儿,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任重而道远。

当下,是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时期,却常常因为家长的工作忙、压力大而被错过了。待到孩子幼儿期经历人生“小别离”时,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做支撑,孩子又怎么能好好分离呢?分离与爱,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起作用,才能让一个人成长,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猜你喜欢
程程爷爷奶奶辅导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改造笨男人
我的爷爷奶奶
猴年快乐
人生中10件无能为力的事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