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 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2021-05-17 08:01吴庆军杨伟康季雪冬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科孕产妇管理系统

吴庆军,杨伟康,季雪冬

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信息科,广东深圳 518110

国务院于2019年7月15 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而智慧产科建设是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重要环节[1]。 同时,以移动互联、5G 技术、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科技变革,切实推动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以孕产妇为服务对象,围绕专科门诊电子病历为主线,建设“智慧产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妇幼保健管理、医疗服务两大主体业务的协同,优化就诊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 产科业务流程梳理

1.1 医院产科科室组织架构设置

医院产科科室组织架构设置一般是不同职能相应的二级科室构成。 见图1。

在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组织机构的不同职能以及相关人员置入产科系统平台中,将各人员信息放入平台,并配以文字说明介绍,使患者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医师为其诊治。

图1 医院产科科室组织架构设置

1.2 患者产科就诊的流程场景

患者在产科就诊的流程场景主要包括孕前检查、孕期建档、产检、分娩、产后康复等,需要考虑将所有流程按照不同的分类模块进行系统设计,从而保证每一例患者都能够快速的得到治疗,以此来提升产科的整体服务质量。在各个流程的设计中,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如患者在线诊疗系统的设置,需要确定与医生相匹配的信息,以及确定哪位医生的约诊操作等,依据患者实际需求,进行下一步系统人性化的设计打造,从而使该次所设计智慧产科平台获得最佳的应用效果。 见图2。

图2 患者产科就诊的流程场景

2 智慧产科平台总体架构与功能设计

2.1 总体架构

该研究的总体架构主要是对医院产科的医疗服务管理体系进行设计,从而更为高效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实现产科医疗信息的动态配置,以及相应诊疗服务的扩展配置,从而达成更为高效、经济、稳定、安全的信息系统。主要利用云计算环境,从而实现高性能的产科服务电子化服务平台的构建[2-3]。 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移动网络通信,以及硬件运算等相关方法,实现系统的动态可伸缩性操作,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使医疗信息平台真正能够面向大众实现高效性服务[4]。见图3。

图3 总体系统技术框架

该设计的系统技术框架由4 个层次组成,主要包括用户层、WCF 服务(WCF 是Windows 平台下各种分布式技术的集大成者,它将上述的这些通信技术完全整合在一起,提供了一套统一的API)、服务层、资源层。 服务需求向系统发布,是通过WCF 方式实现,进而达成客户端对产科服务信息平台的搭建,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且将基础医疗服务与产科服务融合在一起,最终实现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产科医疗服务模式[4]。服务管理层主要是对服务实体的管理,依据需求实现相应的服务操作,这里包括注册、储存、发布与删除等多个环节内容,由此实现医疗信息的统一化管理目的[5]。

根据产科业务流程梳理,进一步确定产科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的开发与运行架构主要由2 个部分组成,一是解决方案设计框架,二是系统开发环境,见表1、表2。

表1 解决方案设计框架表

表2 系统开发环境参考表

2.2 终端应用系统

线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应用系统,患者以医院公众号为入口,实现预约、挂号、建档、查询报告、在线咨询、在线办理入院等全流程应用。

移动端自助系统的设计,患者可以登录移动端自助系统,进行添加个人信息,更新个人信息或删除个人信息操作。 见图4。

图4 移动端自助系统用例

线下部署自助服务终端可以自助实现当日挂号、预约取号、快速添加患者个人信息,也可方便快速查询产检报告,患者及家属可以根据费用情况,实现在线住院费用的支付,避免了交费窗口排队等待付费的情况,快速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移动多功能自助系统,患者可仅用身份证或者门诊号即可在自助终端完成相关个人档案的建立,并自助预约取号以及在线挂号,完成相应的费用缴纳,支持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和社保卡支付,以及查询科室内医生的相关信息,在线查询相关检验报告等,多个环节均可以通过在线服务全部完成,体现现代化的诊疗服务,切实做到让患者在医院看病“最多跑一次”。 见图5。

图5 移动端自助系统

2.3 自助信息采集系统

运用物联网技术,将生命体征采集设备联网,实现自助采集信息并上传至系统,医生可以根据自助采集的信息,实现在线上对患者进行二次复诊,也可以对到诊的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了解患者目前的状况,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方案。

医生可以通过登录自助信息采集系统,将科室相关服务信息录入,以及相关服务器使用的规则管理,存储信息的管理[5]。 见图6。

图6 自助信息采集系统

医生可以通过对患者的产检信息,以及患者个人的其他健康信息进行采集与存储,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为患者建立个体病历信息,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疗资料。

给孕产妇提供远程胎监服务,通过租用模式,让孕妇可24 h 随时进行胎监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并提供在线报告评估,了解孕产妇的实际情况,降低孕产妇胎儿在宫内的风险,给孕产妇、胎儿、产科带来安全保障。

2.4 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

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可以快速评估患者风险,通过设置规则引擎筛选高危因素、制定孕检计划,并通过消息推送告知和提醒孕检对象,给予患者进一步的转诊、会诊治疗,而后对于高危孕产妇建立孕期保健的相关知识系统传送,快速查询患者病史,并可根据情况,发送住院分娩指令,实现孕检计划闭环管理。 并对患者产后风险进行评估[6]。 见图7。

图7 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

2.5 住院分娩管理系统

住院分娩管理系统存储个人信息,并且医生可以根据索引快速填写患者的相关信息,对于已经住院分娩的孕检档案自动完成归档管理,归档后只允许查询,不可修改,同时,支持住院医生调阅浏览患者也可以进行自身病历的查询,了解相关事宜[6]。 见图8。

图8 住院分娩管理系统

住院分娩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反馈相关病历信息,以及患者分娩相关的病历填写,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匹配最佳的分娩方式,在全面了解患者信息的同时给予患者快速的诊疗方案,避免医生因传统病历查询,延误患者生产。

2.6 保健管理系统

保健管理系统中支持关联就诊卡获取HIS、LIS、PACS、EMR 系统读取患者诊疗信息,按照孕检档案的数据标准构建基于时间轴的孕检档案。医生均可以进行发行、并行诊断操作,并且可以进行可视化并行诊断,以及保存查询诊断,另外,患者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条件查询诊断记录操作,也可以查询相关健康信息知识,从而达到保健功能服务[7]。

图9 保健管理系统

医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直接查询患者的相关保健信息情况,患者也可通过在线系统,了解自身的相关产检等信息,以及孕期的各项身体变化特征,在就医过程中,对于一些不理解的知识,可以快速通过在线医生相关信息的传递,得到进一步的确定与了解。 在线诊疗平台,不仅医生可以进行相关健康信息的添加,客户也可能过在线查询服务,快速定位自身的信息,对于自身的孕期状态,有具体的了解与判断,从而降低孕期风险的产生[8]。 见图9。

2.7 孕产宣教管理系统

健康宣教孕妇学校教育是孕产期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系统孕妇学校听课管理包括课前提醒、课中登记和课后的内容推送,提高听课率和健康宣教效果。 系统健康宣教内容编辑管理功能包括定义健康宣教类别和内容,调用编辑模板生成健康宣教内容页,采用静态HTML 格式,便于页面内容和超链接的信息推送,通过微信页面推送将孕周相关营养、保健检查项目介绍等内容针对性地推送给孕妇学习。

3 产科业务应用场景使用效果

3.1 患者依从性提高

智能化、现代化医院产科服务平台的系统构建,有效地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产妇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医院内的医生,并且建立在线的诊疗服务,也可以提前进行相关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知识查询,设定个人产检日期,在线实现预约面诊,及时得到治疗,降低不利风险的发生,保证复查与院外情况的跟踪服务[7]。目前,通过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的系统构建并投入到使用后得到很好的反馈效果,产妇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行查询相关信息,并在相关软件的APP中设置定期产检的时间,通过提醒,保证产妇能够按时去检查,提高了患者就应医依从性。 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相应的信息,对于一些自身孕期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可以通过在线诊疗系统,连接医师,给予及时回复,从而降低孕妇分娩前的风险。由于该系统的便捷性,使患者的依从性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另外,孕妇的产检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在线调整与更改相应的时间,从而避免了产妇因产检舟车劳顿、排队等待所带来的风险[8]。

3.2 患者在院时间缩短

传统医院的诊疗系统繁琐,产妇需要挂号、排队等候就诊,大型医院科室内的人流量压力极大,一方面给医院带来一定的压力,也延长了孕妇在院等待的时间。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的系统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在院时间,患者可以在线挂号,在相关产检后,可以按照时间自行到自助机中打印结果,患者出现一些相关的疾病知识问题,也可能过该平台快速获得相关信息,并且能够在线与专家建立沟通,实现全程在线诊疗,明显缩短患者在院时间。对于患者而言,无论是在经济性,还是在便捷方面,均得到一定的提升。“互联网+智慧产科医疗”平台,围绕电子就诊卡、身份证,即可实现线上挂号,移动缴费和线上查询产检报告的一站式互联网+智慧体验[9]。 另外,将就诊全程服务搬至微信与手机APP 应用后,使得患者就医产检更为便捷,实现高效的诊疗服务,从而减轻医院窗口的压力,进而改善医院产科内的就诊环境。

3.3 医疗服务质量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方位地为患者提供服务,这也是新时代下医院管理的思想目标[10]。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的设计与应用,是现代化科技的产物,采用该系统,显著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对于孕妇就医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这种运行模式也符合我国新医改的目标之一[4]。 在产科医疗系统中,“互联网+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的设计与应用解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缴费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医疗系统长期症结, 而这种服务管理系统平台,真正实现了快速新医改的建设目标,也为改善医院服务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让患者真正得到受益,从而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2]。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应先行在设计方面了解产科的实际情况,主要了解目前产科服务的体系,产科科室的组织架构设置,以及患者产科就诊的流程场景,再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从而进一步量身打造智慧产科平台的总体架构与功能设计。该次设计中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的总体架构,进一步对相关功能模块进行确定,主要包括移动端自主系统、自主信息采集系统、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住院分娩管理系统、保健管理系统。将所有模块设定管理系统模块设定后,进一步提出产科业务应用场景的使用效果,明确基于智慧、基于互联网加医疗的智慧产科平台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依从性,缩短了患者的在院时间,全面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产科孕产妇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