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教学

2021-05-17 16:19汤健超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汤健超

【摘   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新增了《多余条件》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筛选出有效信息用于解决问题。本文便是讨论在《多余条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多余条件》的教学中存在的困难提供教学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余条件;条件梳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者更关注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后,对中小学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并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小学数学的教材编排中,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条件不完备或多余的数学问题,有些条件是与问题无关的,而有些条件则是与问题有关的,在此要求学生能够识别有效的信息,并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

一、“多余条件”教学问题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本文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讨论小学数学“多余条件”问题的有效信息提取。

1.教师教学“多余条件”数学问题的困难

(1)梳理问题能力的不足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能力有限,有时单凭文字解释,很难让学生正确理解数字为什么是多余的。

案例一:班里的男生和女生共制作了12朵花,其中有4朵是黄色的,女生做了5朵花,男生做了几朵花?

这道数学题涉及了很多概念,包括男生与女生、花的数量以及花的颜色,教师需要一一向学生作出解释。有的学生在脑海中难以想象出4朵黄色的花与其他颜色的花,在想象花的颜色时也很容易与男生女生这个概念混在一起,导致在学生脑中的图景变得非常混乱。因此需要教师按照一定的次序或对不同概念进行有效分类,再向学生解释。

(2)受教学“预设论”影响

教学预设论是指教师在開展教学活动之前准备好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预设教学情境,并将教学目标的是否达成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然而过于依赖教学预设的结果,会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变得过于机械化,难以应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导致学生在无法理解多余条件问题时变得手足无措。

案例二:我们班一共有20人,其中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8个人,藏起来的有几个人?

有的学生就会列出20-14 = 6(人),老师告诉学生列出的式子不对,应该是14-8 = 6(人)。此时有的学生就会反驳,“我算出来也是6人,为什么我的不对,你的才对? 而且数字的单位都是人,我算的没错。”当这种数学上的巧合很难出现在教学预案中,如果教师对多余条件数学问题教学的研究不深,失去了预案支持的教师将很难向学生解释这种数学的巧合。

2.学生学习多余条件数学问题的困难

(1)思维定势

一般来说低年级数学应用题主要是通过已知条件求解问题的过程。在学生常做的数学练习题中,已知条件往往是固定的,不会有用不上的多余条件,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长期练习求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势。

案例三:有12个人,分成2组,其中一组有7人,请问另一组有几人?

如果学生有着解决固定条件数学问题的思维定势,可能就会列出12-2-7 = 3(人),或者12 + 2-7=(人)。这是因为学生有着一定要把所有条件都用上的解题习惯,导致学生在不理解各个数字不同意义的情况下盲目解题。

(2)抗干扰能力差

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仍有所欠缺,如果本身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有限,或无法熟练掌握“分析法”,便很容易被多余的条件所干扰,导致学生在求解有多余条件的数学问题时出现困难。

案例四: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比赛时踢进了4个,请问还有几人没来?

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时会面临3个数字,3个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3个不同数字所代表的场景,将很难完成问题的解答。便会有学生列出16- 4 = 12(人)的式子,因为他在脑中没有抽象出来了9人与踢进4球的区别,只记得9和4两个数字。

二、多余条件问题的教学策略

1.使用单位分组

使用单位分组的方法对上文中案例四进行分析,案例四中一共有3个数字,16后的单位是人,9的单位也是人,4的单位是个,问题问的是几人没来。根据单位分组便可以知道16与9是一组,可以直接计算16-9 = 7(人),答案是有7人没来。

这种分组方法虽然简单有助于学生理解,但更多是为了方便学生解题,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仍有所不足。

2.使用情景分析引导学生

学生真正解决“多余条件”数学问题需要他们能够理解每个条件所代表的意义,但是学生文字理解能力有限,使用文字解释的方法往往效率不高,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此时便应该使用情景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与条件相对应的情境或图片。

案例五:玩具熊每个6元,地球仪每个8元,排球每个9元,那么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有的可能没有见过地球仪,他们很难想象什么是地球仪,在读题时很难在脑中形成相应的情景,解题时往往只能对着文字进行解答,虽然最终可能能够回答正确,但却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此时教师可以使用书上的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玩具熊、地球仪、排球的区别,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条件的区别。

3.打破思维定势

打破思维定势,便要求教师在出数学练习题时,增加多余条件数学问题出现的概率,使学生了解到“把条件用完”的想法并不能提高做题准确率,反而会因为乱用条件错题率升高。

案例六:爷爷家养了5只鸡和4只鸭,有2只公鸡,母鸡有多少只?

有把条件用完思维定势的同学,可能会进行计算5-4- 2= ?(只),当他进行计算发现减不下去的时候,他就会意识到这种“条件用完”的想法并不是一直那么正确。有的学生可能就会向老师反映问题出错了之类的话,此时教师便可以借此向学生普及打破思维定势的做法,告诉学生在数学应用题中存在多余条件。

4.加强审题克服干扰

学生受到多余条件的干扰,部分原因是没有仔细阅读题目的表述,盲目地追求解题速度而出现了问题。此时教师便应该要求学生多阅读几次题目,例如,规定要看题目看1分钟,要在脑海中形成题目描述的画面。

案例七:桌子上有6块巧克力和3个果冻,要把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块巧克力?

在学生答题前,教师要让学生把题目阅读一遍,在脑中想象左手边有6块巧克力,右手边有3个果冻,在脑中形成图像后,让他把左手边的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同学,问每个同学要给几块巧克力。这样通过加强审题并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图像,使问题条件变得更加具体、清晰,加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从而克服多余条件对解题的干扰。

【参考文献】

[1]张泽庆.数学问题情境对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郑建元.从多余条件的发现谈数学教学[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0(Z2):90-91.

[3]申发荣.排除多余条件,寻找解题捷径[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03):12.

[4]王道成.谈谈小学数学中的“多余条件”和“隐含条件”[J].新课程(中),2011(01):87-88.

[5]江澜.深掘教材内涵,提升思维层次——2013人教版一年级《多余条件》赏析与思考[J].新课程(上),2014(09):80+8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