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中考复习课设计

2021-05-18 04:46朱美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复习课道德与法治

朱美丽

摘要:复习课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回顾,更是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升华,但现在很多复习课存在僵化、碎片式灌输的问题。如何让复习课变得生动、有趣、具有人情味,也是很多教师在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探究在生本理念下,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复习阶段课型的设计、学案的有效编制、教学资源的选择等问题,以此改变复习课沉闷、枯燥、无趣的现状。

关键词:生本理念;道德与法治;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30-0090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坚持“八个统一”,其中就强调了“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这是对教师与学生这一矛盾体的深刻认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但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九年级中考复习过程中,学生对所要复习的内容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再抱有好奇心理,如果此时的复习课还是沿用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显然是达不到复习效果的。下面,笔者就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谈谈个人看法。

中考模式下的选拔方式促使很多教师和家长“唯分数论”,只关注考试范围,热衷于题海战术,不断刷题,重复劳动,忽略了知识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而这种唯分数论的弊端直接反映在复习课中教师的教学倾向,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点。

1.热衷于满堂灌

在复习课中,学生对于知识不再有好奇心,学习热情和期待自然会比新授课时降低很多,而教师在这一阶段往往表现得较为“功利”,一是赶进度,要在中考考试之前把所有内容复习完,二是要分数,课堂中“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较为普遍,直接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他们视为大容器,拼命地往里填塞,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被彻底磨灭,思维僵化,最终也会不利于考试的临场发挥。

2.热衷于拿来就用

当下各学科的内容每年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考试范围变动也较少,这种现象虽然有利于教师对内容、重难点的把握,但这种固化的知识也催生了很多懒惰的教师,最典型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资料常年不变,殊不知每届学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也是不同的,几年前的资料直接拿来用,其他地方的资料也直接拿来用,全然不顾受众的个体差异性,这样既浪费时间,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3.热衷于死记硬背

道德与法治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这不是一门特别有趣,特别“好玩”的课程,加之分值又远不比其他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更是微乎其微。而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很多教师只育分,不育人,复习内容简单粗暴,直指考试范围,读、背、默成了常规,全然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接受程度,学生也就成了麻木的机器,更感受不到学科的魅力。

基于上述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在不断摸索,如何做到育分又育人,既要完成复习任务又能增加课堂趣味性,笔者认为可以做到以下三点。

1.用心优化课堂结构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教育的最高价值应该是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复习课中应该优化自己的课堂结构,不能是自己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双向互动,尤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困惑。

2.精心编制复习学案

学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因此,学案的编制应该紧紧围绕学生展开,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时俱进,精准编制,以实现学案的价值性。

例如,在讲《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这一专题时,学案的第一部分设置前测填空,题目基本选自学生的易错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第二部分知识梳理采用思维导图形式,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促发展,中国担当融入中国与世界中,第三部分是针对性练习,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试题应当是与时俱进的,之前的试题切不可拿来就用,可以整合,但必须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贴合当下热点,比如讲到文化自信时,可联系学“四史”这一大环境;讲到大国担当时,可用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对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为背景等。

3.悉心选用案例素材

“生活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从生活和教育的關系来说,生活决定了教育,而教育最终服务于生活。道德与法治学科从内容性质上来说是生活化的,但从考试形式上来说又是理论化的,如何协调两者间的关系是教师要面对的问题,即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最终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学科自信。生活情境、真实案例的代入能瞬间拉近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同身受,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首先应该是适合学生的,教师开展工作的起点是学生,终点也应该是学生,生动、有趣、深刻不仅是新授课的专利,复习课也可以成为学生期待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许蓉,王永贵.积极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N].中国教育报,2020(5).

[2]宋善文.把握思政课教学的“事、时、势”[N].中国教育报,202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11100)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复习课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