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意义探讨

2021-05-18 19:58冯海霞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老年高血压常规护理

冯海霞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控制时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2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对所有患者展开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选择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各120例;比较两组护理疗效、不良情绪评分。结果:(1)比较两组护理疗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疗效高,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控制时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老年高血压;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高血压主要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 。长时间受到高血压的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心律失常、耳鸣等症状。若出现高血压危象,则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卒中、失忆等情况发生,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2]。目前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其主要目标为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从而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风险性。在治疗期间,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且服药较严格,这就需要患者具有高度的治疗配合度。因此,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3-4]。本文就中医情志护理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选取到我院就诊的2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对所有患者展开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选择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68例、52例,年龄56~77岁,平均(66.54±1.46)岁,病程2~15年,平均(8.53±1.05)年;对照组:男、女分别为67例、53例,年龄56~77岁,平均(66.55±1.48)岁,病程2~15年,平均(8.56±1.0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诊断,均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其中包括舒张压超过90mmHg,收縮压超过140mmHg。(2)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炎症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患者;(2)由于自身存在精神疾病导致无法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高血压治疗方式,医护人员给予患者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涉及内容为监督患者每日服药,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对患者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纠正。

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涉及护理内容如下:(1)认知疗法:在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增加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史等情况,同时对患者的各项心理活动、生活状况、心理状态等进行详细关注;根据患者及家属的认知度、经济背景、家庭情况等,为患者展开疾病知识讲解,包括高血压产生原因、症状、治疗效果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对于认知度较差患者,则需要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鼓励患者提出自身存在的疑问,并且给予患者积极反馈,增进与患者间的距离,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2)畅情致:由于患者在患病后可能会产生一些负性情绪,因此需要家属及医护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缓解。告知家属时刻陪伴患者,通过聊天、交谈等方式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缓解,或者采用注意力转移的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告知患者病情情况,让患者积极参与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恐惧与焦虑。(3)音乐疗法:在日常生活中,可采用听音乐等方式对患者的精神身体进行舒缓,还可为患者提供一些绘画活动,让患者能够在治疗期间心理状态能够得到不同的调整,从而达到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协助患者进行信念建立,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有效缓解,避免患者血压升高。(4)运动护理: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等情况,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体育活动方案,可选择慢走、散步、打太极等方式,并且每日运动时间及运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耐受度进行确定,若患者出现运动强度大而出现疲惫情况,则需及时停止活动进行休息。

1.3 效果判定

比较两组护理疗效,显效:护理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效:护理后,患者舒张压降低超过1.3kPa,收缩压降低超过3.9kPa;无效: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未出现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不良情绪评分,主要采用SAS和SDS焦虑与抑郁情绪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疗效

观察组中显效81例、有效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中显效74例、有效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不良情绪评分

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由于受到老龄化趋势的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地增多,给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在高血压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周期较长且可能出现血压反复情况。导致患者可能会产生较严重的不良情绪,不仅对患者的血压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还可能诱发更严重的病情情况产生。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高度关注,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5-6]。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情难以控制与患者自身存在的气机紊乱、情志失调有关。情志护理作为中医学中运用率较高的护理方式之一,其主要的指导原则为将天时地利人和作为理论,采用更加积极的心理疏导方式,让患者的不良情绪能够得到缓解,并通过对自身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整,从而达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的作用,促进脏器、静脉保持平衡状态。将中医学理论作为护理基础,经过采用说教、宣泄、移情、音乐、运动等方式,让患者的自身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7-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疗效高(P<0.05)。由此可见,在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后,能够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后,能够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有效的缓解,且还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改善患者情志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且还能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确保患者的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参考文献

[1]肖媛媛.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7):926-929.

[2]芦英洁,崔欣,张志媛,等.降压保健操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预防保健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6):821-824.

[3]蒙雅群,付珍,张静.中医情志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庭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9,37(4):186-191.

[4]赵外荣,胡春蕊,郁丘婷,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与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4):50-53.

[5]诸春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藥依从性和血压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2):3355-3357.

[6]周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血压控制及Gal-3及MAU水平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6(6):64-67.

[7]武玉琳,齐新,魏丽萍,等.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结构变化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22(1):10-14.

[8]黄凤形,陆柳雪,黄丽伟,等.基于中医特色的延续护理对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1):824-829.

猜你喜欢
中医情志护理老年高血压常规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预防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氨氯地平与松龄血脉康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不同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后遗症36例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西医常规疗法结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分析
中医情志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