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19 08:17向凌燕杨传艳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娩出产程出血量

向凌燕,杨传艳

(宜昌市远安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湖北 宜昌 444200)

分娩为胎儿离开母体成为独立存在个体的、过程。分娩共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等3 个产程,也就是宫口扩张期、胎儿娩出期及胎盘娩出期[1]。由子宫收缩导致的疼痛,会贯穿分娩的整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引发应激反应,不利产妇分娩[2]。自然分娩可降低产妇手术并发症率、减少创伤。但会对阴道会造成一定损伤、宫缩疼痛较明显。若发生难产,需转为剖腹产,对产妇造成双重伤害[3]。分娩镇痛利用多种方式,减轻分娩疼痛。本研究从我院选取适量产妇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内容如下文所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期间分娩的产妇56 例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另将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分娩的56 例孕妇作为观察组观察对象。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8.78±0.02)岁,孕周36 ~40 周;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29.81±0.04)岁,孕周35 ~40 周。两组产妇平均年龄、孕周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自愿参加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麻药过敏。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一般技术分娩,施行一般护理,指导深呼吸方式,给予鼓励,协助产妇克服痛苦,完成分娩。

观察组产妇运用分娩镇痛技术,当产妇自觉腹痛难以忍受立即展开镇痛措施。给予硬膜外穿刺置管,置管深度3 ~4 cm、确定导管固定良好。远端连接镇痛泵,注入盐酸罗呱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137 10mL:100mg)+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4171 按C22H30N2O2S 计1mL:50ug)+适量生理盐水混合药液共100 mL。首剂给予10 mL,后持续输注7 mL/h,产妇自控镇痛5 mL/次,有效4 次/h,最大输入量为20 mL/h。胎儿娩出后,若产妇有疼痛感受,硬膜外注入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65388 10mL:0.2 g),检查产妇产道情况、缝合会阴切口。胎儿娩出、缝合会阴后停止用药。离开产房时,拔出硬膜外导管。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 评分、VAS 评分与各产程时间对比、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2)使用VAS 量表评估疼痛程度,量表10 分,包括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等,轻度疼痛(0 ~3 分),中度疼痛(4 ~6 分),重度疼痛大于7 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3)使用Apgar 评分评价新生儿情况,严重窒息(0 ~3 分),中度窒息、心率正常(4 ~7 分),无异常表现(8 ~10 分),分值越高新生儿越健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 评分[n(%)]

2.2 两组产妇VAS 评分、产程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轻度、中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二产程重度疼痛率两组产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VAS 评分(疼痛程度)、各产程情况[n(%)]

2.3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 s)

表3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 s)

产后出血量/mL观察组 56 595.5±36.5 48.3±29.2 6.3±2.0 238.3±29.5对照组 56 419.2±22.3 38.3±10.2 5.8±1.7 241.3±31.8 t 30.844 2.419 1.426 0.518 P<0.001 0.017 0.157 0.606分组 例数 第一产程/min第二产程/min第三产程/min

3.讨论

从开始出现间隙5 ~6 min 的规律宫缩开始,直至宫颈口完全扩张至10 cm,为宫口扩张期(第一产程)[4-6]。宫颈口完全扩张至胎儿娩出,为胎儿娩出期(第二产程)。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为胎盘娩出期(第三产程)。对于产道异常、胎儿出现异常表现、破水过早的产妇需及时进行剖宫产,挽救母子生命。但剖宫产对产妇身体会造成较大损伤,导致产后恢复缓慢。多数女性感觉宫缩疼痛与月经期痛性痉挛相似。给予产妇分娩镇痛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产妇、胎儿安全性,对临床正常阴道分娩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1.79%)低于对照组(17.86%)(P <0.05),提示分娩镇痛可降低剖宫产率。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 评分,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分娩镇痛方式具有较高安全性;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轻度疼痛、中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 <0.05),第二产程重度疼痛率两组产妇(P >0.05),提示分娩镇痛减轻疼痛感效果良好。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595.5±36.5)min、第二产程(48.3±29.3)min 长于对照组(419.2±22.3、38.3±10.2)min(P <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分娩镇痛方式会延长第二产程时间,但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

鞠吉英等[7]通过140 例产妇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无痛分娩应用效果,经研究发现无痛分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妇体力消耗,降低风险率,有利于产后心理稳定,降低抑郁症,提高分娩质量。叶华英[8]对60 例初产妇展开研究后发现使用镇痛分娩组的剖宫产率(6.67%)、分娩中Ⅱ、Ⅲ度疼痛率(0.00%)均低于拒绝分娩镇痛组(30.00%、51.67%、28.33%),指出分娩镇痛可降低害怕疼痛导致的剖宫产率上升、具有较高安全可靠性,对降低产妇不良应激反应、缓解疼痛具有积极作用。产妇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分娩时应用分娩镇痛技术可以缓解疼痛,减少产妇不良应激反应,促进分娩,减少新生儿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将分娩镇痛技术应用于产科效果确切明显,可有效减轻疼痛感,降低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改善妊娠结局,适合于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娩出产程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