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1-05-21 10:26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螺钉影像学钢板

田 勇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 , 辽宁 营口 115007 )

手足部骨折在临床有较高的发病率,手足部骨折会引起肢体功能障碍,限制患者正常的肢体活动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对手足部骨折可选择的治疗方法较多,比如常规的手法复位治疗、外固定治疗等,此后,随着内固定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固定治疗方法逐渐成为手足部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与此同时,现代医学材料的发展使得可吸收材料在骨折治疗中得到应用。本研究结合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常规钢板内固定、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效果,旨在为手足部骨折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笔者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5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从24-68岁不等、平均年龄(40.57±5.39)岁。骨折类型:12例手指骨骨折、14例掌骨骨折、18例足部趾骨骨折、6例跖骨骨折。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从22-69岁不等、平均年龄(40.54±5.42)岁。骨折类型:14例手指骨骨折、11例掌骨骨折、17例足部趾骨骨折、8例跖骨骨折。所有患者均外伤史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2组患者相关资料满足可比性,P>0.05。

2 方法:对照组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前对骨折部位实施全面影像学检查分析,明确骨折所在部位以及骨折分型等,进而制定内固定治疗方案。常规麻醉以及切开骨折区域,对骨折区域实施复位处理,并根据不同患者个体差异合理选择固定钢板,保证钢板和骨面有效贴合,仔细检查骨折部位复位良好后,将钢板有效固定,常规切口缝合处理。观察组使用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实施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影像学检查与分析,其中手部骨折采取臂丛神经麻醉,足部骨折应用腰部麻醉。根据术前获取的影像学资料确定治疗方案,常规将骨折区域皮肤切开,有效清理骨折碎片、淤血等,根据个体差异合理选择钻头以及相应规格的可吸收螺钉,钻孔扩髓处理,然后将规格合适的可吸收棒借助长度助进器使其进入到完成的钻孔中,复位处理以及后续切口缝合等。所有患者均在术后随访(6.00±0.10)个月。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1)骨折治疗效果;(2)治疗指标,包括住院时间与肢体功能恢复时间;(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疼痛、骨折延迟愈合。

4 评价标准[2]:随访结束后,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实施评级,根据骨折区域影像学检查以及疼痛症状作出评价,包括:(1)优:骨折部位完全愈合,无疼痛;(2)良:骨折部位基本愈合,骨折部位存在轻微疼痛;(3)中:骨折部位大部分愈合,存在严重疼痛感;(4)差:骨折未愈合,疼痛感强烈。

6 结果

6.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6.2 2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上述指标,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

6.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疼痛、骨折延迟愈合,出现并发症患者仅存在1种并发症,其中对照组8例出现并发症,占到16.00%,观察组有2例出现并发症,占到4.00%。差异性比较x2=4.000,P=0.045。

讨 论

手足部骨折在临床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是因为手足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且存在较多的肌腱等,这些都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规手法复位以及外部固定会因为固定不可靠、骨折断面接触不良等引起延迟愈合,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畸形愈合,影响到患者正常的肢体功能[3]。

近年来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在手足部骨折治疗中得到应用,整个操作过程中将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切开,然后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之后通过钢板内固定促进骨折断面的有效接触,能够明显克服常规外固定治疗的不足之处,保证治疗效果。为保证内固定治疗效果,通常会选择金属钢板,保证内固定效果,但是金属钢板在内固定期间存在腐蚀可能性,与此同时,钢板长期停留在患者体内也会对患者产生影响,增加感染、疼痛等问题发生,视情况部分患者还需要重新手术将固定钢板取出[4]。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逐渐在部分骨折治疗中得到应用。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有多种规格可供选择,治疗期间能够依据不同患者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材料。结合临床文献报道,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有较高的抗弯曲强度,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植入人体大约3个月,材料的强度会逐渐下降,并在6个月左右失去强度,这些材料的时间变化同骨折愈合时间较为接近。文献指出可吸收螺钉在体内12-18个月能够完全降解吸收,降解后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保证了材料的安全性,也避免了后续固定物取出需要实施2次手术[5]。根据本文数据分析,手足部骨折患者通过采取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92.00%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76.00%的治疗优良率,证实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对手足部骨折治疗效果更好。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表明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更有利于患者骨折部位愈合与功能改善;观察组4.00%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16.00%的并发症发生率,表明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使用安全性更高。综合性研究证实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可用于手足部骨折治疗,且效果较好。魏奇峰等学者分析了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对手足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显示,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以95.35%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内固定治疗后72.22%的治疗总有效率,且骨折护理期间的住院时间、痊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更小,研究认为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对手足部骨折更具有优势[6]。同本研究结果存在高度一致性。

综上所述,手足部骨折使用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及其治疗指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螺钉影像学钢板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一种螺钉自动供给与攻入装置设计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