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国际通用标准与国棉标准比较探析

2021-05-21 09:37秋黎凤阿不都热西提买买提王新丽
纺织器材 2021年2期
关键词:异性长度棉花

熊 伟,秋黎凤,白 雪,阿不都热西提·买买提,王新丽

(1.新疆沃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830011;2.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陕西 咸阳 71200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乌鲁木齐 830026;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维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中心,乌鲁木齐 830026)

0 引言

目前世界上主要产棉国有印度、中国、美国、巴基斯坦、巴西、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坦桑尼亚、埃及、西非各国等,而棉花标准推进和实施较好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印度、澳大利亚。棉花生产和加工中实施的主要标准是仪器化控制标准、实物控制标准和贸易标准,其中实物控制标准的内容主要产棉国都存在差异,这也是影响纺纱质量的主要因素;贸易控制标准中指标相对少、数据简单,否则会带来棉花交易价格的大幅变化,在国际贸易表中的惯例一般只有棉花的长度和马克隆值标准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棉花交易纠纷。实际上,棉花贸易标准控制指标太少,有必要增加棉花实物样板控制和到港口岸、仓库实物验证等。

1 棉花国际通用标准

仪器化标准的代表是美国棉花标准,且该标准几乎得到了世界主要产棉国的认可,所以又被称作国际通用标准。美国农业部共制定了25个美国陆地棉颜色等级标准和5个等级外标准,其中,15个为美国地棉的实物标准,7个白棉实物标准同时也作为叶屑等级标准,其余的标准为描述性标准[1]。

棉花国际通用标准颜色级,见表1。

表1 棉花国际通用标准颜色级

表1说明如下。

a) 按照棉花国际通用标准,棉花按颜色由高到低分为:白棉、淡点污棉、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浅灰棉和灰棉7个颜色等级,这样其实并不合理,实际生产中几乎没有黄染棉、淡黄染棉及以下等级棉花出现;在标准中虽然进行了仪器化实验区分,实际生产和实物检测中几乎无法区分,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棉花检验人员也无法严格区分。

b) 标准中,棉花共有30个品级,实际上无法严格区分,给混配棉带来危害。一般来说,50级别的棉花很少出现,即便偶尔出现也属正常;若大量出现60级别以下的棉花,则棉花本身无使用价值。

c) 测试的棉花颜色及杂质受测试数量影响,对于每包棉花来说取样只有千分之一;测试的棉花样品更少,说明仪器化检验颜色及品级误差较大。

d) 在实际购销和混配棉过程中,常用的棉花等级为S.级、S.M.级、Mid级、S.L.级,其他等级很少被使用。

e) 随着棉花生产技术革新和机械化程度加深,各国机采棉占比越来越大,棉花的颜色等级和含杂等级都很难满足11级标准。

f) 目前,采摘落叶处理已经将棉花的含杂率降低到13%以下,加工技术和梳理技术的改进,使棉花的含杂率进一步降低,棉花皮清机又提升了棉花的颜色,所以很少出现41级以下的棉花品级,故而强化41级之后的等级培训是必要的。

g) 棉花国际通用标准中的31级最为常见,21级和41级也常出现,纺纱厂在采购21级、31级、41级棉花时,需要控制棉花的其他指标,否则21级棉花也无法生产出合格的棉纱。

2 棉花国际通用标准与国棉标准对照

2.1 颜色级

我国现行棉花标准于2012年11月14日发布,2013年9月1日实施[2]。标准中,依据棉花黄色深度将其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4类。又依据棉花明暗程度将白棉分5个等级,淡点污棉分3个等级,淡黄染棉分3个等级,黄染棉分2个等级,共计13个等级。国际通用标准和国棉标准颜色级简明对照见表2。

表2 棉花颜色级对照

表2中,棉花国际通用标准中棉花颜色级较国棉分级多了61级、71级,国际通用标准中颜色级分为11,21,31,41,51,61,71级与国棉2007标准[3]可以建立1,2,3,4,5,6,7级对应关系,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和育植加工技术提高,低等级棉花越来越少,2012标准中取消6级、7级棉花是合理的,有利于颜色级的区分。

2.2 长度整齐度

国际通用标准与国棉标准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对照,见表3。

如表3所示,棉花国际通用标准和国棉标准长度整齐度指数基本相同,这说明: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其追求的不是在现有条件下出现整齐度指数很好(大于86%)的棉花,而是希望既可以满足产量需要,也可以满足棉花长度质量一致性改进提高的需要,长度整齐度指数高级别标准具有前瞻性,却不具有实用性,具体如下。

表3 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对照

a) 标准中长度整齐度“很高”的棉花,无论是手摘棉还是中长绒棉都很少见,几乎不存在,所以该档长度整齐度指数分级应该取消。

b) 长度整齐度“高”的棉花,细绒棉全球占比约5.0%~10.0%,几乎均为83.0%~83.5%;83.5%以上的长度整齐度指数极少,所以长度整齐度的“高标准”是偏离实际的。

c) 长度整齐度“很低”的棉花也很少,一般而言,棉花长度只要达到23 mm以上,长度整齐度指数都会大于77.0%,这也说明了此指数不具有实用性。

2.3 断裂比强度

棉花国际通用标准与国棉标准的断裂比强度对照,见表4。

表4 棉花断裂比强度分档对照

国棉标准断裂比强度等级和国际通用标准差别不大,但是棉花本身是受气候环境、品种等条件限制的,而国际通用标准由美国制定,美国棉花品种和气候条件也许会产生一定比例31.0 cN/tex以上的棉花,但是国棉就未必如此。未来要在棉花品种突破和推广方面下功夫,具体如下。

a) 断裂比强度“很强”的棉花,较少一部分存在于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的优质棉花,总量约占全球棉花产量的1%,该棉花的长度、整齐度和成熟度均较好,属于优质棉花。

b) 断裂比强度“强”的棉花,总量约占全球棉花产量的10%~25%,备受纺织厂青睐。

c) 断裂比强度“平均(中等)”的棉花较为常见,占比最广,总量约占全球棉花产量的85%,是仪器化标准符合棉花实际的真正指标体现,与纺纱厂混配棉控制标准要求相适应。

d) 棉花断裂比强度的高中档应再细分,以更适应于实际操作。具体控制档次等级应该为:高级30 cN/tex~30.9 cN/tex、中高级29.0 cN/tex~29.9 cN/tex、中级27.5 cN/tex~28.9 cN/tex、中级加26 cN/tex~27.5 cN/tex。

2.4 马克隆值

马克隆值是棉花成熟度和线密度的综合反映,国际通用标准将其单列,独立于等级之外。国棉标准将马克隆值划分为A,B1,B2,C1,C2级,是考虑棉花在纺纱过程中的实用性,以及棉花区域环境的影响性,重点考量棉花育种技术和繁殖技术中,马克隆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棉花国际通用标准与国棉标准马克隆值分级见表5。

表5 棉花马克隆值分级对照

2.5 国际通用标准杂质测定与目测叶屑

国际通用标准将棉花“含杂”作为划分等级的组成因素之一,将其分为7级,分别用1~7代表含杂从最低到最高(并不代表含杂率数值)[4]。棉花杂质测定与目测叶屑等级关系见表6。

表6 棉花国际通用标准杂质测定与目测叶屑等级

国际通用标准杂质测定与目测叶屑等级只是单纯的杂质面积,与轧花技术、纺纱技术没有任何衔接关系,而目测叶屑等级也与棉花的采摘、加工、纺纱控制未建立对应关系。国际通用标准取样量和测试的局限性说明,国际通用标准杂质面积、叶屑等级具有很大的偏差性。国棉标准采用含杂率衡量杂质量,一般含杂率在5%以上的棉花,不适于常规棉纱生产,因为会产生较明显的危害性疵点。国棉标准将含杂率确定为2.5%,对棉花脱叶、采摘、加工、混配棉、纱疵控制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2.6 国棉标准轧工质量

国棉标准轧工质量参考指标,见表7。

表7 棉花轧工质量参考指标 单位:粒/(100 g)

表7中,棉花轧工质量参考指标说明如下。

a) 含杂率的高低把各类疵点掩盖在含杂率的范围之间,未对含杂率中的疵点种类进行区分,无法说明籽棉收购及轧花加工质量控制的优劣。

b) 轧工质量参考指标细化了轧工指标、轧工条件、轧工环境、籽棉收购条件的影响,有利于加工厂改进加工工艺。

c) 轧工质量参考指标为棉花采购、混配棉疵点数量控制、纺纱质量疵点控制提供了标准和数据支撑,是改进纺纱工艺、稳定棉纱质量的基础。

2.7 国棉标准异性纤维

国棉标准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分档及代号见表8。

表8 国棉标准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分档及代号

表8说明如下:

a) 气候环境和采摘技术决定了美国棉花、巴西棉花、澳大利亚棉花几乎不需要异性纤维控制。

b) 棉花国际通用标准未对异性纤维提出具体的控制要求,也使棉花生产国和使用国无法很好地控制异性纤维。

c) 棉花国际通用标准是美国制定的标准,该标准没有很好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因棉花种植环境、采摘技术等原因导致大量异性纤维的产生,未来国际棉花通用标准中增加异性纤维控制标准势在必行。

d) 国棉标准异性纤维用g/t为单位,与下游工序对异性纤维疵点控制不适应,应该提出g/t、根/t两种单位的对应标准;国际棉花通用标准增加异性纤维的控制标准,对棉花收购、加工、下游使用具有指导作用。

3 结语

3.1棉花国际通用标准是美国仪器化标准向全世界发展的结果,由于美国制定的仪器化控制标准,未能很好地考虑收购、轧花、混配棉使用的影响,且美国虽然大量生产棉花和研究棉花,但是却无大量棉花用于纺纱,因此美国棉花的通用标准在一些指标范围内缺失属于正常。

3.2随着仪器化标准在世界棉花领域的应用,未来棉花国际通用标准必定要结合主要产棉国、用棉国的棉花标准来完善。

3.3虽然棉花国际通用标准和中国棉花标准都有棉花的手感目测实物样品,但是使用和了解棉花实物样品标准的人越来越少,棉花实物标准逐渐被忽视。进行棉花实物样品标准培训和强制执行,有利于棉花品质一致性的发展。

3.4无论是国际通用标准还是国棉标准,随着轧花技术和采摘技术的发展,增加棉花疵点数量、种类、短绒率、成熟度、未成熟纤维含量的控制标准势在必行,这是控制轧花、混配棉和棉纱质量的关键。

3.5由于各国棉花种植水平、采摘质量、轧花质量等存在差异性,加之棉花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增加棉花异性纤维控制标准是必须的;鉴于棉花品种、气候环境、纺纱需要等因素,修正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的控制标准,是防止棉花标准偏离使用方的主要因素。

猜你喜欢
异性长度棉花
棉花是花吗?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绳子的长度怎么算
棉花
异性齿轮大赏
爱的长度
长度单位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