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在分娩中采取全程连续助产护理对提升自然分娩率和分娩安全性的有效性

2021-05-21 14:55李立英
中外医疗 2021年9期
关键词:助产全程产程

李立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产科病区,福建厦门361000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分娩方式,主要适用于出现难产或有严重妊娠并发症的产妇,可有效避免出现母婴不良结局,临床效果明显[1]。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增加,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增加,这类产妇对助产护理的要求更高,需要改进传统助产护理。常规助产护理是临床常用的助产方法,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分娩,但是其不具备个性化,不注重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呵护,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方案,分娩效果不理想。临床发现,全程连续助产护理能够改善再次妊娠结局,提高阴道试产率[2]。为进一步证实上述观点,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该文便利选取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进行分析,总结全程连续助产护理的方法,探讨其在分娩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年龄24~35岁,平均(27.36±1.22)岁;孕周36~42周,平均(39.11±1.02)周;距上次剖宫产术时间35~60个月,平均(48.63±5.23)个月。实验组年龄24~36岁,平均(28.42±1.24)岁;孕周37~42周,平均(39.16±1.03)周;距上次剖宫产术时间35~60个月,平均(49.01±5.28)个月。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距上次剖宫产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皆为足月单胎妊娠产妇;既往存在剖宫产史的产妇;产妇家属签字同意;该次研究符合该院医学伦理会标准,并经过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剖宫产次数超过2次的产妇;存在异位妊娠的产妇;精神异常,不能进行简单交流的产妇;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重大器官疾病的产妇;一般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的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助产护理,具体措施为:产妇入院后由护理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告知产妇及家属分娩相关知识,待产妇宫口开至3 cm后,送入产房进行分娩,分娩的过程中由助产护士协助协助分娩,并注意观察产妇的情况。

实验组则在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行全程连续助产护理,具体措施为:①提前介入护理,加强对助产士的岗前培训,要求助产士熟练掌握助产方法,充分了解产科分娩知识,定期组织助产士学习和培训新技术、新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弹性排班。②为产妇提供产前咨询。帮助产妇建档、预产期等,主动到病房与产妇沟通,安排产妇及家属参加孕妇课堂,通过示范幻灯片等方式仔细向患者介绍分娩相关知识,尤其是阴道试产对新生儿的影响,让产妇意识到阴道试产的重要性;采用图画方式将分娩知识制成手册,并在产妇入院初期进行发放,叮嘱产妇在空闲时间翻阅手册;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为产妇及产妇家属提供分娩知识,促进产妇及产妇家属对于分娩知识的理解。③加强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干预。动态监测产妇的情绪,主动与产妇交谈,做好心理疏导与安抚工作,告知产妇分娩前的不良情绪对胎儿的不良影响,鼓励产妇对分娩保持信心。增加巡房次数,每隔2 h巡房1次,延长陪护时间至产妇睡眠时间,加强夜间陪护,及时了解产妇的需求,耐心倾听产妇的诉求,安抚产妇的情绪,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使产妇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鼓励产妇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其他产妇交流沟通,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④加强疼痛护理。疼痛是产妇最直观的感受,其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感,还会加重产妇的心理负担,影响分娩效果。故需要通过音乐疗法、聊天、看电视等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弱化产妇的疼痛感官,提高产妇的痛阀。⑤加强分娩中护理。助产士陪同产妇进入产房,适时给予产妇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缓解产妇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协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⑥加强产后护理。助产士产后进行病房探视,叮嘱产妇家属保持病房安静,确保产妇得到充足的休息。了解产妇的实际情况,仔细倾听产妇的真实感受,肯定和表扬产妇分娩期间的表现,向产妇传授新生儿护理经验和自护能力。鼓励产妇多与婴儿亲近,帮助产妇尽快转变心理角色,为产妇及其家属发放免费的新生儿护理宣传手册,指导产妇及家属掌握新生儿喂养、换尿布、抱宝宝姿势等,不断增强产妇及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技能。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

记录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与总产程。在分娩过程中注意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仔细记录和计算各产程耗费时间。

在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评估标准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焦虑量表包括焦虑、紧张、失眠等14个条目,抑郁量表包括有罪感、抑郁心境、早醒、迟缓、全身症状等17个条目,分数与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疼痛程度。疼痛程度评估标准参照视觉模拟评分[4](VAS),总计10分,按照无痛到严重疼痛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则表示产妇的疼痛程度越强烈。

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估标准参照该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护理内容、护理质量、护理态度以及护理差错等,总计100分,按照分数划分为非常满意(90分以上)、一般(70~89分)、不满意(70分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00%。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2,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1,信效度良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果

实验组自然分娩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与胎儿窘迫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对比[n(%)]

2.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

实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s)

?

2.3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HAMA评分与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明显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幅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产妇疼痛程度

实验组无痛率6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对比[(±s),分]

表3 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对比[(±s),分]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

?

表4 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对比[n(%)]

2.5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上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剖宫产是妊娠女性常用的分娩方式,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是近年来产科常见的一类产妇,由于产妇对分娩缺乏足够的认识,错误地认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在分娩时只能选择剖宫产术,事实上,重复性剖宫产更加容易导致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了产妇的心理压力,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5]。常规助产护理是临床常用的助产方法,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分娩,但是,缺乏连贯性,临床助产效果不理想[6]。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该科室在引用和尝试了一种新型的助产干预模式——全程连续助产护理。助产士在分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减少产妇死亡率,确保分娩顺利完成[7]。全程连续助产护理是指为保障产妇与婴儿的健康,对产妇进行产前、产中以及产后连续性护理服务,具有适用范围广、弹性较大、等特点[8]。在全程连续助产护理中,当产妇确定分娩时间后,助产士提前介入护理,并通过多种途径为产妇提供各种护理服务,不断增强产妇的分娩信心[9]。通过产前咨询能够让产妇了解分娩知识,对分娩心理有底;加强心理干预可有效稳定产妇的情绪,为顺利分娩提供前提和保障;强化疼痛护理能够评估产妇的疼痛程度,结合实际情况为产妇提供个性化的疼痛护理,转移产妇的注意力,进而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开展分娩中护理能够确保分娩顺利完成,确保母婴安全;实施产后护理能够转化产妇的角色,增强产妇的育儿能力[10]。

该次研究显示,实验组产妇经全程连续助产护理后,其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与胎儿窘迫率10.00%、4.00%、4.00%低于28.00%、20.00%、20.00%对照组(P<0.05)。伍丽霞等[11]在一项研究指出研研究组胎儿窘迫、胎儿缺氧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1.70%、6.45%、4.15%)低于对照组(18.40%、20.14%、18.47%),这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全程连续助产护理用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的效果明显。这是因为健康宣教能够纠正产妇“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理念,促使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方式;而心理指导能够有效降低因不良情绪所致的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尽可能的防止出现不良分娩的结果,确保母婴的健康;产后护理可改善妊娠结局,减少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2]。

刘金玲[13]在一项研究指出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耗时分别是(7.24±2.22)、(1.21±0.42)、(8.24±2.46)h,明显短于常规组 (8.67±2.01)、(1.76±0.56)、(10.43±2.02)h,这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能够将护理措施细化到各产程,从而缩短了各产程时间,提高分娩质量。史文婷[14]在一项研究指出,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该次研究发现,实验组HAMA评分、HAMD评分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采用全程连续助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在分娩期间,助产士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指导方案,频繁与产妇交流沟通,不断转变产妇传统、落后的思想,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避免产妇胡思乱想[15]。给予产妇疼痛护理,能够转移产妇的注意力,鼓励产妇克服心理恐惧,进而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王培君等人[16]在一项研究指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该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上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全程连续助产护理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的效果理想,能够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在分娩期间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分娩,进而使产妇及家属对本次护理满意。

综上所述,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采用全程连续助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率,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助产全程产程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手工制鞋全程LOOK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40例无创分娩的助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