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静为用 是以永年

2021-05-21 08:32李理
收藏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窑变清宫粉彩

李理

“以静为用,是以永年”,此句是清朝皇帝刻制于松花砚底部的铭文。其意与“宁静致远”具有相同含义:想要一朝、一事长久延续,就必须坚守初衷,守住道统,以不变之“静”,应万变之动;以天下稳定为基,使百姓修养生息,国祚方能长治久安。

清高宗乾隆帝弘历,是人们熟知的中国古代最为高寿的皇帝。关于他的史事和传说,从清朝到现在可谓不胜枚举。令今人更感兴趣的,是他参与制作、用心珍藏并传承至今的无数清宫宝贝,包括瓷器、玉器、书画、漆器、金银器、珐琅器等等,它们不仅具有价值连城的经济利益,也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作为勤于政务的大清皇帝,弘历可谓日理万机、终身繁忙,而他所喜爱的那些内府珍藏,正是为他内心起到“静”的作用,使他积蓄了人生智慧,提高了处事能力,使深陷国政的疲惫身心得到修养。

一、遵祖法守成例

满清前身女真部在明末时尚不能制瓷。后金天命六年(1621),清太祖努尔哈赤统率八旗军刚攻下辽东,有辽南海州析木乡汉人归降,献上当地所烧造的绿色瓷器,令努尔哈赤大喜过望,令赏银20两(图1)。满清入关后,很快陷于中原传统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其对各类传世艺术品的仰慕,也很快得到实现。除在紫禁城内设立各类用器的厂、作外,还在京城、圆明园等处设有其他御用器物的生产工厂,其后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瓷器御窑等。不仅如此,康、雍、乾诸帝还深深投入到各式御用器物的设计、制造过程,无论是画样修改、材料选择,还是器物大小、器型调整、彩色变换、装饰纹样等等,他们经常参与其中,具体事例在清宫档案文献中屡见不鲜,最终形成了清宫各类御用器物的大批量生产,为当时和后世留下无数珍贵典藏品。

清高宗弘历深感祖父、父亲对自己的厚爱,无论在宫廷政治、礼仪方面,还是在文化传承乃至宫廷器物制造方面,终生奉行“祖制”,特别是在御用瓷器制作上,他从多个方面都对前朝成法予以遵行。如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厂,乾隆朝沿袭康熙、雍正朝派遣督窑官之制,派遣淮安、九江关监督唐英兼理景德镇窑务。唐英奉旨深入窑厂,与工匠共同设计和生产瓷器,从而烧造出大量精美高档美瓷。

又如在仿造烧制历代名瓷方面,弘历与参与制瓷的官员悉心揣摩,尽力为之,不仅生产出仿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瓷器,对元青花、釉里红瓷品,对明代三彩、五彩、斗彩瓷器,甚至对康熙、雍正朝官窑瓷器等,均有很高级仿烧。因此在乾隆一朝,景德镇御窑厂所造各类瓷器,很好继承了古代制瓷工艺精华,将传统瓷器生产推上了顶峰。

从仿烧历代名瓷方面看,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乾隆朝仿宋瓷的诸多品种,典型的有清乾隆款仿官六方贯耳瓶(图2)、清乾隆款仿哥窑八卦纹琮式瓶(图3)、清乾隆款仿哥窑瓶、清乾隆款仿哥双兽耳瓶、清乾隆款仿哥窑葵瓣碗(图4)、清乾隆款仿汝窑三足洗(图5)等。此类乾隆仿宋瓷器虽缺少宋瓷的神韵,但真实反映出满洲皇帝对古代名瓷的仰慕,以致于不惜物力、人力悉心追古的情怀。

清代康、雍、乾三朝前后计130余年,虽时间跨度较长,但因只有三位皇帝,其瓷器制作基本保持着较完整的传承和持续性。从乾隆朝沿袭和仿烧康熙、雍正朝瓷器品种看,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丰富的乾隆仿烧康熙朝、仿烧雍正朝的官窑瓷器制品。如藏品中较典型的有乾隆仿康熙所烧造的青花海水红彩龙盘(图6)、绿釉紫龙纹碗(图7)、黄釉紫绿龙纹盘(图8)、青花八卦云鹤碗、青花番莲赏瓶(图9);有乾隆朝仿雍正朝所烧造的青花红釉龙纹大盘(图10)、黄釉绿花卉纹盘等。这些乾隆仿烧前代瓷器,其图案纹饰有的十分相像,有的就是用原来的纹样重新绘制和烧造,形成对祖、父辈瓷器精品的忠实传承。

从清中期官窑瓷器的器型方面看,康、雍、乾三朝造型具有十分接近的外形关联度。在这一时期,清宫瓷器中的玉壶春瓶、长颈瓶、双耳瓶、赏瓶、琮式瓶以及各式大盘、大碗、压手杯等造型均较为接近。如果将三朝器物不看瓷釉和图案、款识,仅从其造型来看,其中的有许多器型几乎完全一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似度。

二、擅尝试喜创新

清高宗弘历承继康熙、雍正两代盛世,在社会相对安定、国家财力相对富足的前提下,他拥有了60余年的稳固执政,这就为其在前两代基础上创新备类宫廷器物,提供了足够的物力空间与可能性。

弘历出生后,清宫中早期形成严格的皇子教育体制,使他很小即可进入南书房学习。通过系统而严格的诗、书、礼、易、经等儒家教育,造就其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底蕴,这为弘历在宫廷器物制作过程中开拓新方法、新技艺,使各类器物以新的面貌展现于世,皆奠定了思想理念基础。

综观弘历一生,他在父、祖辈大规模制造各类宫廷器物基础上,既有心悦相承的快乐,也有陷入藩篱的苦闷。前面两代祖先几乎把能够想到工艺都已开发创立,自己如何能够走出新路呢?于是在清宫各类档案和文献中,我们看到弘历与大臣、奴仆的许多探讨性对话,如是瓷器图案或色彩的更改,器物造型和外观的变更,所用材料或使用工艺的借鉴等等,不一而足。在几十年的探索中,弘历并未囿于前辈的的辉煌之中,而是在不断尝试,努力创新。最终,他也开拓出多条新的路径,创制了宫廷瓷器烧造的一些新品。如仿生瓷、粉彩瓷、各色釉瓷、窑变瓷、墨彩瓷等等,而且几乎所以新品都被大量制作,使新的技术和工艺得以广泛传播。

仿生瓷,系指盛行于乾隆时期以仿拟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不同物体而烧制的主要用于陈设和欣赏的艺术类瓷器。乾隆朝,景德镇皇家官窑厂的工匠利用所掌握的各种制瓷工艺,在釉料配合、烧成火候、烧成气氛等项各有专工,因此烧造出纹理多样、外观逼真的各类仿生瓷。从清宫传世仿生瓷器物看,它们既可以是仿拟人类、动物类、植物类的产品,亦可以是仿拟青铜器、漆器、竹木器、珐琅器或织绣品的瓷胎新品。由于乾隆朝清宮御用仿生瓷做工精湛,惟妙惟肖,真正达到了以假乱真、锦上添花的目的。

沈阳故宫博物院现藏清宫仿生瓷器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仿生瓷器主要有:清乾隆款仿漆菊瓣盘 (图11)、清乾隆款仿红雕漆描金缠枝花暗八仙冠架(图12)、清仿木釉金里碗(图13)、清仿木漆花卉山石笔筒(图14)、清仿小海螺式水丞(图15)、清乾隆款古铜珐琅彩出脊四龙罍(图16)、清乾隆款古铜彩四足双耳盖炉(图17)等。

粉彩瓷器,最早出现于康熙晚期。当时,随着宫廷中引入西方珐琅彩原料,特别是采用进口胭脂红等釉料,使瓷器制造有了较大改变。在皇帝的直接授意下,工匠们通过不断实践,成功烧造出粉彩瓷器(乾隆时期称为“洋彩”)。进入乾隆朝,由于瓷釉材料的改变和皇帝个人特殊喜好,粉彩瓷器开始在宫廷内外大量盛行,最终超越三彩、五彩、斗彩、珐琅彩和青花、釉里红以及单色釉等诸多品种,成为制作广泛、最受欢迎的瓷器新品。

从沈阳故宫博物院瓷器类藏品看,粉彩瓷亦是宫廷瓷器中数量最大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粉彩瓷器有清乾隆款粉彩多穆壶(图18)、清乾隆款粉彩九桃瓶(图19)、清乾隆款粉彩开光山水如意耳瓶(图20)、清乾隆款粉彩双凤耳百鹿尊(图21)等。

窑变釉在古代制瓷业早已有之,但并未被确立为一个瓷器品种。只是到清康熙特别是乾隆年间,御窑厂工匠在完全掌握窑变釉规律之后,它才被正式纳入传统瓷器新品。当时,除窑变釉外,郎窑红、豇豆红、苹果绿、炉钧釉等特殊彩釉,亦属于窑变釉品种。总体来看,乾隆朝窑变釉以红釉、蓝釉之变为主色,其变化莫测的釉色或如霞光,或如流云,或如夏花,使人望而怡悦。

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瓷器中,亦收藏一定数量的窑变釉瓷器(图22 ~ 24),从郎窑红到豇豆红,再到单纯的窑变釉瓷和炉钧釉瓷,都有较多藏品。特别是乾隆朝所制红、蓝色系的窑变釉,品种更多,色彩多变,令人耳目一新。

在清高宗弘历及其文臣们的热心参与下,宫廷官窑瓷器在遵循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也因此获得巨大的进步。乾隆一朝,清宫制瓷业达到囊括古今技艺、仿烧各代名瓷、勇于实践创新的高度,极大提升了传统制瓷工艺,为我们留下不可胜数的瓷器精品,亦使中国瓷器至今仍然是各国工匠无法超越的高峰,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田红玉)

猜你喜欢
窑变清宫粉彩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华清宫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B超在产后宫内胎盘残留清官术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建水紫陶工艺之窑变 紫陶“变形记”
药物流产不全清宫后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