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藏乾隆官窑瓷器选介

2021-05-21 08:32王卫丹
收藏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龙纹篆书粉彩

王卫丹

乾隆皇帝,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享年最高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将清朝康熙以来的繁荣推向顶峰,史称“康乾盛世”。乾隆朝在总结和发扬康熙、雍正瓷器艺术的基础上,使清代制瓷业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乾隆官窑瓷器的生产,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艺术上均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同时也成为中国制瓷业由强而微、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山东博物馆收藏乾隆官窑瓷器近百件,今择其中的代表性器物进行介绍。

一、青花和青花釉里红

青花是乾隆官窑瓷器生产的主流,早期保留着雍正时期呈色不稳而晕散的特征,此后逐渐形成正蓝明快的色调,呈色稳定,纹饰清晰①。青花釉里红呈色稳定,深浅浓淡相互补充,红色中偶见铜绿疵点。

清乾隆青花松竹梅纹碗(图1)

口径12.9、足径5.2、高6.9厘米。碗口微撇,弧腹,圈足。碗心以青花绘团云纹,外壁满绘松竹梅纹。外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松、竹、梅分别象征着常青不老、君子之道和冰肌玉骨,这三种植物不畏严冬,故名“岁寒三友”,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此碗釉色洁白,青花淡雅,“岁寒三友”纹饰构图疏简,更显清雅高洁。

清乾隆青花雷纹盖豆(图2)

口径9.5、足径8.2、高17.5厘米。豆圆唇,短颈,鼓腹,上腹部饰两对称双环形耳,下承高圈足。豆盖顶隆起,中心处凸起一球形钮,下置有子口,以与豆套合。盖豆胎体洁白精细,造型规整精巧。内外施白釉,釉面光亮,釉层莹润,青花色调青翠鲜艳,纹饰以云雷纹和如意云纹为主,布局严谨工整。底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乾隆青花云龙纹盘(图3)

口径17、底径9.8、高3.6厘米。撇口,浅腹,圈足,胎体坚致,胎质细腻,釉面柔和光洁,青料发色纯正,画工精细。盘心绘青花升龙纹,盘外壁绘二龙赶珠纹,龙身空隙处饰“山”字形云纹。龙张嘴吐舌,怒目圆睁,扬须摆尾,生动传神。 外底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托梵文高足杯(图4)

口径14.7、足径7.2、高13.5厘米。碗撇口,斜腹,下承喇叭状高圈足。外壁绘缠枝莲纹,上托八字梵文真言,底部绘一周莲瓣纹,足上端饰青花留白朵花纹,凸起的棱线上绘折枝花卉,圈足中部为如意垂璎珞纹。圈足内侧款识:“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篆书横款。乾隆皇帝为加强各民族的联系、缓和民族间的矛盾,曾下令景德镇御窑厂制作了一批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器物。这件高足杯正是依照西藏寺庙常用的铜酥油灯仿制而成,作为佛龛前常年供奉着的长明灯使用,具有鲜明的佛教色彩。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狮球纹盘(图5)

口径20.3、底径12.5、高3.8厘米。折沿,弧腹,圈足。盘心为青花釉里红狮子滚绣球图案,以青花绘头尾眼睛,以釉里红绘狮身毛发,以青花绘飘带,以釉里红绘火焰。红蓝相间,互为映衬。盘沿为青花缠枝花卉,外壁绘青花朵花。碗底青花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狮子被视为祥瑞之兽,狮子滚绣球图案是中国历代瓷器喜闻乐见的装饰,尤得皇家喜爱。

二、斗彩

乾隆斗彩继承了雍正时期的风格,以构图繁复饱满、色彩丰富、彩绘精致、画面艳丽著称②。纹饰也更趋图案化,往往是对称或开光装饰,色彩淡雅,亦有浓艳。

清乾隆斗彩团花马蹄碗(图6)

口径15、底径8.9、高6.5厘米。敞口,斜削腹,矮圈足。内壁光素无纹,外壁以青花勾线,用红、黄、绿彩略加点缀形成斗彩团花图案,空白处以折枝石榴点缀其间,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一圈。此器画工精细,色彩艳丽,给人以鲜明清新之感。碗底青花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马蹄碗,以形似倒置的马蹄而得名,明代即有制作,有各种单色釉品种,清代则以斗彩较为流行。

清乾隆斗彩八宝云龙纹盖罐(图7)

口径6、腹径18.8、底径8、通高21.3厘米。胎质洁白细腻,釉色温润纯净。腹部主题纹饰为二龙赶珠纹,肩部以佛家常用象征吉祥的“八宝”装饰,近足处为变形莲瓣纹,盖面饰云龙抢珠纹。底白釉书青花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罐属斗彩器中的单彩产品,即以釉下青花勾边,釉上彩只使用单一的绿彩覆盖龙体,色彩淡雅清新。

三、粉彩

乾隆粉彩是乾隆官窑瓷器中所占比重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粉彩的基础上又有创新。除了白地绘粉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装饰题材也更为丰富,以各种花卉、花果多见。

清乾隆粉彩三孔葫芦瓶(图8)

口径每孔2.3、底径7.9、高33.2厘米。瓶作三联葫芦形,口微撇,短颈,束腰,上椭圆,下扁圆,卧足。器里松石绿釉,外金彩口,口沿下绘一周如意云头纹。通体松石绿地上以金彩勾边,其内绘红蝠、绿叶、黄葫芦等纹饰。蝙蝠谐音“福”,葫芦谐音“福禄”,寓意洪福齐天、福禄双至,充分体现了乾隆时期粉彩器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特色。底有金彩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四、杂釉彩

杂釉彩是对各种单一色地上绘单一色釉彩瓷的称谓,为低温釉彩瓷。。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白釉地绘单彩,如白地绿彩、白地矾红彩等;另一类是在其他色釉地上绘彩,如黄地绿彩、绿地黄彩、青花地黄彩等。

清乾隆白地绿彩云龙纹盘(图9)

口径18、底径11、高4.3厘米。侈口、浅腹、圈足,器里口沿及圈足处有两道弦纹。盘心饰绿彩云龙纹,外壁饰二龙赶珠纹。龙纹刚劲有力,神态凶猛。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盘形制规整,釉面匀净,是在烧制好的白瓷盘上,以黑彩勾框,以绿彩填色。白地绿彩云龙纹盘是乾隆官窑的常见品种。

清乾隆黄釉绿彩云龙纹菊瓣盘(图10)

口径13、底径9.5、高3厘米。盘口呈菊瓣形外撇,弧壁,圈足。口沿以青花料勾边,在黄釉的映衬下,边线呈紫黑色。盘心绘正面龙戏珠纹,内外壁均绘二龙赶珠纹,龙纹周围衬以花草纹,所有纹饰均先在釉下经锥拱而成。整体形成黄地绿彩的装饰,纹饰青翠,黄釉娇艳。该盘构图严谨,形制华丽,色彩高贵。圈足内饰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清乾隆白地矾红蝙蝠纹盘(图11)

口径15.5、底径9.5、高3.5厘米。敞口小盘,弧壁,圈足。除圈足回纹装饰及双圈边饰以青花描绘外,盘内、外壁均以矾红彩绘蝙蝠纹,盘心绘五蝠,众蝙蝠姿态各异,寓意着“洪福齐天”。外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矾红蝙蝠纹盘是清代官窑的传统品种。

清乾隆黄釉青花缠枝花卉纹盘(图12)

口径21.5、底径17.3、高5.2厘米。盘敞口,浅腹,圈足,器型制作规整。整器以黄釉为地,盘心绘青花九桃纹,盘外壁绘缠枝花卉。青花纹饰线条纤细、秀丽,青花色泽有明显的仿永宣痕迹。此器黄与蓝对比强烈,相映成趣。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乾隆青花地黄彩龙戏珠纹盘(图13)

口径25、底径16、高4.3厘米。盘撇口,浅腹,圈足,胎体坚致,胎质细腻,釉面柔和光洁。盘内及外壁施蓝釉,盘心绘黄彩独龙戏珠纹,内外壁绘黄彩二龙赶珠纹,龙纹周围衬以云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整体形成蓝地黄彩的装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清乾隆青花红彩海水龙纹盘(图14)

口径17.5、底径11、高4厘米。器型规整,胎釉坚致温润。盘心绘青花海水和矾红龙纹,外壁亦同样形式绘海水行龙,为仿明宣德風格的传统品种。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五、颜色釉

乾隆时期对于颜色的把握更加炉火纯青,各种色釉浑然天成,五彩缤纷,种类十分丰富,仅青色就有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乾隆时期的颜色釉大体可分为高温色釉和低温色釉两种,部分颜色釉瓷,釉下还暗刻花纹。

清乾隆天青釉菊瓣盘(图15)

口径18、底径11、高3.7厘米。盘敞口折腹浅盘,盘壁模制成菊瓣,菊瓣大小分布均匀,线条流畅。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天青釉,又名“雨过天青色”,是一种颜色淡雅的高温釉。菊瓣状的造型仿于漆器,流行于清雍正乾隆两朝,品种有单色釉、粉彩等。

清乾隆白釉暗花高足碗(图16)

口径14.2、足径4.2、高9.5厘米。胎体轻薄,釉面莹润,侈口圆腹,下承高圈足。碗内外壁于釉下以暗刻缠枝莲纹装饰,刻划线条流畅清晰。碗心暗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高足碗在明清两代多为皇室对蒙藏贵族的赏赐物。该高足碗为乾隆官窑仿永乐甜白瓷的一个著名品种。

清乾隆茄皮紫釉爵(图17)

长12、足高3.7、高10.5厘米。茄皮紫釉,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因颜色似茄皮而得名。爵敞口深腹,杯口左右两侧立两柱,腹部一方耳,下承三个细高足。釉质紫中泛蓝,莹润光洁。器型仿商周青铜爵式样,主要用于祭祀或陈设。底部款识“乾隆年制”篆书暗款。

清乾隆窑变釉双耳瓶(图18)

口径4.4、腹径12.2、足径6.5、高22.3厘米。瓶圆唇,直口,折腹,圈足外撇,颈部饰两对称螭形耳。该瓶造型端庄稳重,胎质细腻。色彩以红为主色调,釉层里同时出现深浅不同的乳絮般的蓝色线条,这些线条在艳丽的红釉中向下垂流,与红釉互相浸润,出现蓝、黄、白各种颜色,犹如天际彩虹,美不胜收。底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铭款。窑变釉是一种以铜红釉为主,并添加多种金属元素烧制而成的高温釉,它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色釉,是颜色釉工艺的创新和突破,其中以乾隆时期窑变釉质量最佳。

注释:

①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第276页,紫禁城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 995。

②王莉英主编《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第2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③耿宝昌、吕成龙主编《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第1 9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田红玉)

猜你喜欢
龙纹篆书粉彩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瓷器上的龙纹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浅谈中国古代龙纹的演变历程
商周青铜器龙纹漫谈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