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中物理教学 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2021-05-23 06:00吴万山
成才之路 2021年15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吴万山

摘 要:预习是各科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明确相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文章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物理预习能力的意义、培养高中生物理预习能力的策略两方面,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预习能力;核心素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1;G63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5-0054-02

当前,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预习是语文、英语等学科才有的学习环节,实则不然,预习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其与语文、英语等学科的预习方式又有所不同,语文、英语常常采取记忆的方式进行预习,而物理的预习需要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储备采用物理公式去发现物理规律,观察物理现象,找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所在。还有一些教师对物理的预习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对物理的课前预习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导致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接受知识的速度较慢,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在课堂上留下许多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物理预习能力进行探讨。

一、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物理预习能力的意义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科学思维能力,二是实践探索精神。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与实践探索精神,让他们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物理问题。高中物理的学习不同于初中物理,其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涉及的知识点难度比初中有大幅提升,知识面广,是对初中物理知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拓展。一些高中生对课本中的抽象知识难以正确理解和掌握运用,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实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进而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迫,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他们在课堂上的讲课速度普遍较快。再加上课堂教学内容繁多,使得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物理知识不能完全吸收掌握,学习效率不高,久而久之,他们在课堂上遗留的问题不断累积,就会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产生畏惧心理。这样,会严重阻碍教师的物理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一些教师迫切地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通过不断摸索,他们发现课前预习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与掌握。

所以,教师不能将物理知识的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应当向课外进行适当的延展,把物理课前预习作为一个必备的教学环节,培養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扫清障碍,进而唤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二、培养高中生物理预习能力的策略

1.为学生做好预习大纲的设计

教师需要为学生设定相应的预习大纲,使学生抓住预习的重点与难点,明确教师所教的中心,避免在预习的过程中不知从何入手,导致预习效果差。教师还要让学生重点预习课本的重要知识,并对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反复的分析研究,为课堂上学习物理扫清障碍。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进行教学时,要进行适当的精讲,针对学生预习时不懂的问题以及教学的重点进行重点讲解,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缓解课堂紧张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设计教学大纲。(1)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几种运动形式?(2)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属于匀变速运动吗?如果自由落体运动属于匀变速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3)加速度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时间、运动路程以及运动位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一矿井深度为125米,在井口每隔一段时间落下1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2个小球的下落时间间隔为多少?这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多少米?(g取10 m/s2)这样,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预习,明确预习的方向与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去独立思考和解答预习大纲所包含的问题,能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预习大纲时,所涉及的问题应当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再进行更深层次的问题研究,避免在预习的过程中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2.让学生的预习更有针对性

在高中物理的预习中,教师的预习设计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和心理特点,让学生的预习更有针对性。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应侧重培养其预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对于高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教师应主要放在训练他们物理思维、引导他们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上。必要时,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以增强他们预习的效果。指导预习方法也不能忽视。一般而言,物理预习可采用以下的步骤:粗读教材,了解主要的内容;细读教材,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重点;尝试练习,检验预习的效果。

3.指导学生做好预习笔记

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重点内容用醒目的彩笔进行圈画,并且对课本上的物理公式进行批注,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当学生预习万有引力公式F=GMm/r2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本的空白处做好批注,分别写下F、G、M、m、r所代表的含义,以及G值的大小:6.67×10-11 N·m2/kg2,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许多知识点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琐碎混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框架,让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

4.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和思考

物理学习具有很强的严谨性,要求学生对物理定义和概念的记忆要准确全面。而物理定义和概念往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部分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字词理解不到位,就会导致对概念的认识不够清晰,走入学习的误区。例如,“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这句话,学生抓住“一切”“固有”这两个词,明白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形态大小等无关,就会加深对惯性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物理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概念进行反复的阅读和思考,分析每一个字词的含义,进而准确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前预习能够有效地推动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物理预习能力时,要为学生做好预习大纲的设计,让学生的预习更有针对性,并指导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物理预习能力,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进行深入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响.高中物理课前预习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吴粤荣.高中物理预习案的设计与有效利用研究[J].物理之友,2016(06).

[3]杨菲菲.高一学生使用物理教科书预习的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4]陈瑞安.培养高中生物理预习习惯的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02).

[5]谢燕忠,李岩萍.创新预习作业设计模式 培养学生物理预习能力[J].中学物理,2016(04).

[6]梁家勇.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10).

[7]秦春雷.打造有效预习 切实提高物理自主学习能力[J].中学物理,2011(10).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