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探索

2021-05-23 12:07张琴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探索

[摘 要]应用型本科课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探索课程改革时要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校、应用型本科课程的内涵,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宽口径”与“厚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文章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进行探索,研究如何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构建“模块化”应用型课程体系,配套相应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1)01-0076-05

引言

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作出了决策部署。各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将目光投向自身,立足实际,为地方服务,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进行探索。玉林师范学院(以下简称玉师)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要面向地方培養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应用型高校的内涵

(一)应用型高校

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多种多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高等学校分为三种类型:(1)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2)专业性应用型的多学科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3)职业性技能型院校(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职业技术人才[1]。学术型人才是能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人才。技能型人才重在技能培养,这类人才毕业后能直接从事具体的某一项工作。应用型人才介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都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那么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培养方式和方法上有何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应用型人才。《现代汉语词典》中“应用”一词的解释是:“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的”。应用型人才是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2]。应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应用型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潘懋元先生对于应用型高校的特征有过详细论述:第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某些学科可培养专业研究生;第三,以教学为主,同时开展应用性、开发性研究。此外,学校以面向地方办学为主,某些专业可面向全国[3]。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和有力支撑,教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建设和实施。广义的课程是指受教育者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按照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安排。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应用型高校如何才能突出“应用型”的课程特征?潘懋元先生也有过相关论述: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就是理论的科学性很准确、实在,但是不要求过深。具体来说,一个正确的理论摆出来,把它说清楚,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个理论,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构成学派等,就适可而止。应该着重于这个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4]。潘懋元先生的这段论述指出了应用型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用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应突出技术逻辑来系统构建。在课程设置上,以提高应用能力为导向,围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坚持通识课程实用、学科基础课程适用、技术基础课程管用、专业课程能用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合肥学院在应用型课程建设上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合肥学院是2002年以合肥联合大学为主体组建的一所新型本科院校,升本以后,借鉴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之路,并进行了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了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5]。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在分析某一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或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构建出以能力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模块化课程各模块的设计密切联系岗位需要,突出了能力培养,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应用型课程。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

在之前的论述中,我们提到了课程的内涵。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受教育者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本文论述的课程为广义的课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一定的课程体系中,各课程之间并不是彼此隔离、互不相干,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处理好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据,而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有力支撑,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培养目标解决的是高校培养什么人才的问题,而课程体系解决的是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只有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才有助于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学校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可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不强,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必须与学校自身的定位及社会的需求相契合,不能与社会需求脱节,这样制定出来的培养目标才是合理的。而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依据,只有在充分研究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如何进行排列组合以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自足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专门人才,那么课程体系就应该围绕人才对应的岗位能力进行相应的设置。

(二)辩证处理“宽口径”与“厚基础”的关系

所谓“宽口径”,即培养的学生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较宽的视野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上,应科学合理设置通识课程,打造大通识课程格局,将原来的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英语、公共体育以及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纳入通识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和基本能力。以“博雅”为目标,设置丰富的通识选修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广泛兴趣。所谓“厚基础”,即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根据潘懋元先生的论述,应用型课程理论知识要“求实”,即准确实在,不要求过深,如何做到理论知识求实,这个度是比较难把握的。辩证处理“宽口径”与“厚基础”的关系就是要正确处理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面临着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占比问题,在学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识课程占比过大,那么专业课占比就相应减少,如何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要正确处理好的问题。

(三)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应用型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应用型课程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过去的教学尽管也强调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课时占比也不少,但是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相脱节,过于强调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实训教学,重视实验室建设,较少关注实训基地建设。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实训教学则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进行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时候,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在全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玉林师范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的办学定位,提出了要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应用型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开展了模块化课程改革。

(一)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玉林师范学院“模块化”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和实践教育模块组成。这是从宏观层面对课程模块进行的顶层设计。通识教育模块,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教育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教育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行业或职业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知识,为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育模块,包括实验实训课程模块、集中性实践课程模块和综合性课程实践模块,直接面向就业岗位培养学生从事某一项目的能力,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中观模块的建构上,要求各专业展开充分调研,找准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职业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主要链接的课程,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相应的模块。以园艺专业(职业群)为例,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见表1。

在微观模块的建构上,对中观模块进一步细化,具体到某个专业的某一门课程,对每一门课程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会使用文字编辑、电子表格处理等软件,就要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模块,针对这门课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确定三个教学模块,即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按照这三个模块进行划分,使整个课程内容精简、结构清晰,学生能够轻松上手。

“模块化”课程体系让学校开出的课程在模块内实现有机整合,从而优化了课程体系。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的措施

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采取了多项措施,不断深化应用型课程改革,通过优化通识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措施,确保应用型课程改革落细、落实。

1.优化通识课程体系

(1)强化通识教育必修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公共体育等课程纳入大通识的课程体系,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改革、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改革,推行美育和劳动教育改革,提高公共必修课的有效性,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2)充实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校将通识教育选修课分为艺术审美、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科学态度与方法、科学精神与品质、科技与生活、创新与创业、体育与健康九个模块,拓展通识选修课的领域。同时,引进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断丰富通识选修课的课程资源。

(3)推行博雅教育。学校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以“博通古今,雅识人文”为教育理念,开设博雅大讲坛,并将学生听博雅大讲坛讲座纳入课程学分进行管理,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聆听10~15次讲座并提交学习心得,博雅教育的推行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了学生的人文修养。

2.加强实践环节

应用型人才是能直接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的专门人才,实践环节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进行应用型课程改革时,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将实验实训学时数提高到总学时数的30%,切实保证了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开展。

(1)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打破原有的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模式,增加综合性实践课程和设计性实验。以“行业素质+实践能力+创业能力”为主线,按照“符合行业要求,校内实践与行业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延伸至生产一线,将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2)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出台《玉林师范学院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鼓励学生通过参加课外创新创业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取创新创业学分。出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学分转换,纳入学分制,激发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

3.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質量保障体系是推行应用型课程改革的保障。学校构建了多主体、闭环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教学检查为抓手,推行“三段式常规教学检查”,抓好教学过程的动态监督。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和教学信息员的作用,并完善网上评教系统,做好课堂评价的监督工作。

四、结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进行课程改革探索时要注意辩证处理好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通识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构建起适合本校校情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为保障应用型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来支持。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4-7.

[2]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5-38.

[3]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教育探索,2010(1):10-11.

[4]蔡敬敏.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张琴,玉林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郑 鸿]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探索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